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韓國總統李在明:要將AI投資作為重中之重 力爭成前三大AI強國

2025-08-22 16:33

財聯社8月22日訊(編輯 周子意)周五(8月22日),韓國總統李在明表示,將把人工智能領域的投資列為該國政策的首要重點,並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立場。與此同時,由於美國加徵關税導致的貿易逆風影響,韓國政府下調了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

韓國總統李在明周五在電視講話中表示,政府計劃在2026年將相關研究支出增加近五分之一,達到創紀錄的35.3萬億韓元(約合252.3億美元),以幫助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同一日,韓國財政部詳細説明道,在李在明政府實施的首個兩年期經濟政策規劃中,將從2025年下半年開始,將推出針對30個重大人工智能及創新項目的政策方案,包括用於機器人、汽車、船舶、家用電器、無人機、工廠和芯片的人工智能技術,以及諸如「韓粧」和「韓食」之類的先進文化產品。

財政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通過向人工智能領域進行重大轉型,是擺脫因人口驟降而導致的經濟增長下滑的唯一途徑。」聲明中所指的「人口驟降」正是韓國的低出生率現象。

在上述這些政策方案中,韓國政府計劃納入諸如財政投資、税收優惠和監管改進等措施,此外,韓國當局還表示,將與私營部門共同設立一個100萬億韓元(約合715.6億美元)的基金,用於投資戰略領域。

這些政策規劃旨在使韓國成為世界前三的人工智能強國,並推動韓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

經濟增長前景黯淡

目前,韓國的潛在經濟增長率預計約為2%,但預計到本世紀40年代末可能會降至1%以下,不過政府希望新政策能夠將這一增長率提升至3%。

韓國在今年第二季度的經濟增長速度達到了一年多以來的最快水平,GDP環比增長了0.6%,好於預期的0.5%,這得益於消費需求的回升以及技術出口的持續強勁。儘管如此,該國仍因美國提高關税而面臨貿易方面的不確定性。

上個月,韓國與美國之間達成一項貿易協議,該協議下,美國將把對韓國商品徵收的關税從25%下調至15%,不過仍然遠高於此前實行的10%的基準税率。

受貿易局勢不確定性的影響,財政部下調了韓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其預計依賴出口的經濟今年將增長0.9%,這一增速低於該部門1月預測的 1.8%,也較去年2.0%的增幅大幅下降。同時該部門表示,2026年經濟預計將增長1.8%。

此外,該部門還預測,2025年的出口額將增長0.2%,但到2026年將下降0.5%。相比之下,2024年韓國的出口額增速為8.1%,可見之間的懸殊差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