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22 07:44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龍蟠科技大手筆斥資擴產,鞏固其在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市場的領先地位。
8月20日,龍蟠科技(603906.SH、02465.HK)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過20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的募集資金淨額將全部用於11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8.5萬噸高性能磷酸鹽型正極材料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龍蟠科技持續提升產能規模,目前擁有6個數字化生產基地,總建成產能約27萬噸。?
近年來,龍蟠科技頻頻獲得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大單,通過提升產能和訂單量,逐步改善經營狀況。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36.22億元,同比增長1.49%;歸母淨利潤虧損8515.34萬元,虧損同比縮小61.70%。
聚焦主業在手訂單充足
作為電力設備行業的領軍企業,龍蟠科技主營業務涵蓋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及車用環保精細化學品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近年來,公司產能規模快速擴張,目前已建成6個數字化生產基地,總產能達27萬噸。其中,印尼一期3萬噸磷酸鐵鋰產線已於2024年投產,首批產品於2025年1月出貨,二期項目預計年底完成建設。這一全球化佈局不僅提升了公司的生產能力,也為其拓展國際市場奠定了基礎。
2025年以來,龍蟠科技在訂單獲取上表現亮眼,頻頻斬獲磷酸鐵鋰正極材料大單。6月2日,公司控股孫公司鋰源(亞太)與EveEnergyMalaysia簽署協議,將在2026至2030年間供應15.2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預估合同總金額超50億元。該訂單的特殊之處在於,它是中國鋰電產業鏈在東南亞實現「材料—電池」全環節海外閉環佈局的典型案例,彰顯了龍蟠科技在國際市場的強大競爭力。
此外,龍蟠科技還成功簽訂多個大額訂單。2024年12月,公司與LGES達成補充協議,將2024至2028年間的磷酸鐵鋰供應量從16萬噸提升至26萬噸,總市場價值接近百億元,成為當年全球磷酸鐵鋰市場最大單筆合同。2025年1月,鋰源(亞太)又獲得BlueOval的五年期訂單,同時與寧德時代簽訂框架協議,預計年內銷售上限達70億元。5月,公司控股子公司及孫公司與楚能新能源簽署協議,將在2025至2029年間銷售15萬噸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總金額預計超50億元。
龍蟠科技此次擬募資20億元投建高性能材料項目,將進一步擴大產能規模,提升市場競爭力。
業績回暖大幅減虧
龍蟠科技自2017年上市后,業績總體呈增長趨勢,營業收入從2017年的12.97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9.15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從0.92億元增長至2.03億元。
2021年,公司通過收購天津貝特瑞納米和江蘇貝特瑞納米股權,涉足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業績猛增。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達40.54億元,同比增長111.72%;歸母淨利潤3.51億元,同比增長72.98%。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進一步增至140.72億元,同比增長247.15%;歸母淨利潤7.53億元,同比增長114.61%,達到歷史巔峰。
2023年受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大幅下跌及鋰電池產業鏈去庫存影響,公司成本費用佔比增加,業績急轉直下,營業收入降至87.29億元,同比下降37.96%;歸母淨利潤虧損12.33億元,同比由盈轉虧。
2024年,公司減虧明顯,實現營業收入76.73億元,同比下降12.10%;歸母淨利潤虧損6.36億元,同比減虧48.46%。
進入2025年,龍蟠科技經營業績持續改善。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5.92億元,同比增長7.99%;歸母淨利潤虧損2594.88萬元,同比減虧66.98%。上半年,公司營收達36.22億元,同比增長1.49%;歸母淨利潤虧損8515.34萬元,虧損同比縮小61.70%。
公司營收增長主要得益於新能源行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磷酸鐵鋰正極材料的市場需求增加。利潤虧損縮小則與公司加強成本控制及優化財務結構有關。公司通過多元化融資渠道緩解資金壓力,並積極引入戰略投資者,提升了整體經營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