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藥明生物上半年淨利增長54.8%

2025-08-22 02:3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得益於雙抗、多抗和ADC(抗體偶聯)等前沿療法在全球醫藥市場的持續升溫,聚焦CXO(醫藥外包)領域的藥明生物(02269.HK)近日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業績答卷。

藥明生物202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9.5億元,同比增長16.1%;實現淨利潤27.6億元,同比增長54.8%。同時,藥明生物將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從12%至15%上調為14%至16%。

半年報還顯示,藥明生物上半年新增86個綜合項目,推高綜合項目總數至864個,在86個新籤項目中,雙抗、多抗、ADC佔比超過70%。目前,公司平臺的產品線包含168個雙/多抗、225個ADC、80個融合蛋白、25個疫苗和326個單抗。

值得一提的是,藥明生物分拆出去的子公司藥明合聯(02268.HK)業績同樣表現亮眼,該公司專注於提供ADC等生物偶聯藥物端到端CRDMO服務。

上半年,藥明合聯實現營收27.01億元,同比增長62.2%;實現淨利潤7.46億元,同比增長52.7%。

不過,隨着港股市場眾多創新葯企的崛起,在行業生態中定位「賣鏟人」角色的藥明生物同樣面臨挑戰。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已有14家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企業在港交所上市,另有36家相關企業正在排隊等待上市。

以ADC藥物為例,作為一類新興的大分子靶向藥物,其憑藉在腫瘤治療領域展現出的卓越療效和巨大潛力,被譽為「魔法子彈」。弗若斯特沙利文預計,到2030年全球ADC市場規模將達到647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為30%。

今年4月,映恩生物正式登陸港股市場,該公司致力於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研發新一代ADC創新葯物。據悉,映恩生物IPO募資額超2億美元,成為2022年以來18A規則下融資規模最大的IPO案例,並創下18A企業歷史最高估值躍升紀錄。

隨着行業競爭加劇,藥企之間對於研發人才特別是核心研發人才的爭奪趨於白熱化。

今年7月,蘇州宜聯生物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宜聯生物」)宣佈,聘任周偉昌為公司首席技術官。此前,周偉昌長期在藥明生物工作,歷任執行董事、首席技術官、全球生物製劑開發及運營總裁等重要職位。據瞭解,宜聯生物成立於2020年7月8日,同樣是一家專注於ADC和相關技術的創新葯物開發公司。

中信建投研報稱,國內CXO行業在2023年至2024年進入調整階段。隨着今年上半年港股市場的活躍以及科創板未盈利企業上市渠道再次開啟,國內需求有望帶動CXO產業鏈進入新一輪發展階段。對於藥明生物而言,能否在借力行業東風重回高增長通道后行穩致遠,仍有待時間的進一步檢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