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2027年我國智能體應用市場突破1000億:2025智能體鏈接論壇暨第18屆中國數字智能生態大會(北京站)成功舉行

2025-08-21 17:31

(來源:中智觀察)

雲計算將算力化作水電煤,大模型熔知識為企業大腦,而今天,智能體(AI Agent)長出 「手腳」,讓主動決策直抵執行末梢。

8月19日下午,聚焦智能體落地應用的2025智能體鏈接論壇暨第18屆中國數字智能生態大會(北京站)在北京五道口東昇大廈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國軟件網主辦,AI原點社區·東昇大廈聯合主辦,來自騰訊雲、微軟、諸葛智能、網易數智、泛微等行業專家,和ISV、創新團隊、行業用户、高校、投資機構等代表共聚現場,就智能體的場景創新與價值體現進行交流探討,發掘成功應用標杆,培育創新生態,攜手產業各方共迎AI新機遇。

智能體解鎖任務萬花筒

智能體是一種能夠感知其環境,基於感知做出決策,並採取行動以實現特定目標的自主實體。它構建起「理解-規劃-執行-反饋」的完整鏈路,既可以是軟件程序、硬件設備,也可以是複雜系統。智能體在當今的集中式涌現,是人工智能從探索性階段邁入深化應用的重要標誌。

在《2025中國企業AI智能體市場趨勢與選型評估報告》發佈環節,海比研究院院長、中國軟件網CEO曹開彬對大模型對企業應用的影響、智能體市場的邊界與規模,以及智能體應用的目標客户、存在問題等進行了深入剖析。

海比研究院預計,2025年中國智能體應用市場將達到109億元,未來3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11%,2027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海比研究院數據表明,智能體應用市場佔比最大的行業是金融業,其比例達到25%;其次是軟件和互聯網,佔比18%;第三是製造業15%。從企業規模來看,智能體應用市場中,大型集團企業佔了絕大部分份額,比例達到85%;其次是小微企業,包括現在開始出現的1人企業,其比例達到10%;中型企業佔比最小,為5%。這和傳統的企業信息化、數字化市場有着不一樣的市場結構。

曹開彬認為,當前智能體廠商在營銷推廣中必須要注意的三大方面。第一,要重新梳理自己的品牌定位與差異化戰略,要實現從核心能力到核心價值的轉變;第二,要重新梳理自己的營銷戰略,從GTM策略到L2C流程,針對智能體業務,廠商不能採用傳統軟件產品和SaaS的營銷戰略;第三,要重新梳理自己的營銷手段,要實現從產品推廣到內容營銷的轉變。依靠內容營銷,針對清晰的目標市場進行鍼對性的營銷推廣將取代百度搜索,成為智能體市場獲取線索的關鍵。

在2025智能體鏈接論壇上,海比研究院還發布了業界專門針對企業AI智能體選型的排行榜——中國企業AI智能體選型排行榜(2025H1)。據曹開彬介紹,該排行榜依據海比研究院"智能體六力評估模型"對國內大模型、智能體開發平臺、通用智能體、領域智能體、行業智能體等各種智能體的主流廠商進行了評估,最終給出了國內企業AI智能體選型排行榜的Top100。排在前10強的智能體提供商分別是:華為雲、騰訊雲、阿里雲、科大訊飛、火山引擎、百度、京東科技、聯想、中國電信,及浪潮雲。這些公司的特點是在大模型、通用智能體等領域有很強實力,並且品牌經過了產業長周期檢驗;用友、金蝶、藍凌、泛微、普元信息等廠商在領域智能體中實力較強,容聯雲、數坤科技、麗晶軟件等廠商則在行業智能體領域表現突出。

曹開彬特別強調,2025年智能體市場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初期,同質化甚至惡性競爭開始顯現。海比研究院此次發佈「中國企業AI智能體選型排行榜(2025H1)」,目的就是為甲方用户進行智能體選型提供參考,幫助他們縮短選型時間、降低選型成本、控制選型風險,為他們找到合適的智能體合作伙伴、成功落地智能體應用起到參考和幫助作用。同時,也為廠商產品和服務優化指明方向,推動我國智能體市場健康、快速發展。

共探實踐真經

圍繞數智時代企業智能體建設,行業領先企業和業界新鋭企業在智能體鏈接論壇上分享了相關的產品創新和成功做法。

騰訊雲大模型及人工智能解決方案專家陳紅介紹,AI充滿想象,但企業服務場景應用落地仍存在接入成本高、試錯成本高等挑戰。騰訊雲智能體開發平臺支撐RAG、Workflow、Agent三大框架,滿足客户多樣需求,助力企業加速大模型應用落地。

在《諸葛金融業-智能業務分析Agent落地實踐》的主題分享中,諸葛智能產品總監徐晨以新一代產品「智能業務分析一本通DataInsight Agent」為例,聚焦金融行業,用一套系統解決所有業務分析需求,讓大模型應用落地事半功倍,實現「每一家銀行都能擁有一個經驗豐富的AI分析師」。

微軟大中華區 Windows 及應用商店生態合作負責人 Mindy Zhang 披露 Windows 11 融合 AI 的新動向。操作系統與 AI 能力的深度整合,為企業智能體提供了更便捷的部署環境,推動智能體從專業場景向普惠應用延伸。

網易 CodeWave 解決方案專家陳旭提出,研發是支撐業務的「元業務」,將研發過程與管理AI化,是AI時代企業最根本的升級。網易CodeWave 平臺作為統一的智能研發底座,支持高代碼與可視化雙路徑開發,覆蓋服務營銷、智能辦公、產品設計、社交互動等多類應用場景,正在幫助更多企業完成從工具調用向能力體系構建的躍遷。

泛微北方區總經理關大友介紹,泛微數智化運營平臺通過智能化、平臺化、全程數智化三大核心能力,貫穿整個管理、業務、財務的全過程運營體系,覆蓋研發、市場、銷售、合同、採購、項目、客服、檔案等各個業務應用,以及支撐業務的人事、行政、財務、IT的共享服務,泛微願意同業界夥伴共同攜手,持續產出,形成事業共同體。

同時,會上多家企業還提出,生態建設是智能體發展的關鍵要素,ISV的機遇在於聚焦垂直場景定製、利用開放平臺快速集成、通過數據資產增值運營,不斷為數智企業生態繁榮貢獻力量。

此外,針對產業各方資源對接需求,論壇還特別設定一對一洽談環節,有效提升供需雙方的合作進度。

論壇雖落幕,精彩仍在繼續。如同本次論壇所傳遞的創新應用、合作對接,智能體正以「主動進化」的姿態推開時代大門,人類探索智能協同的腳步已經加速,嶄新機遇與無限可能必將在智能體時代全面爆發!

附錄:中國企業AI智能體選型排行榜(2025H1)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