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歸母淨利潤增長137%,平安好醫生(01833.HK)解碼AI醫療增長密碼

2025-08-21 15:20

當前,港股醫療保健板塊正經歷一場價值重構。其中,平安好醫生(01833.HK)憑藉AI醫療的突破性佈局,成為這輪行情中最為耀眼的標的。

昨日,公司發佈2025上半年中期成績單。根據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總營收25億元,同比增長19.5%,歸母淨利潤1.34億元,同比增長136.8%。其中,F端及B端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0.2%,公司整體付費用户數同比增長35.1%。

這份強勁增長的成績單,也為資本市場帶來一劑強心劑。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8月20日,平安好醫生以年內158.06%的漲幅,強勢領跑港股醫療保健板塊,市值站上346億港元創近4年新高。 

這家被資本市場貼上"港股AI醫療第一股"標籤的企業,究竟憑藉什麼打破行業估值天花板?或許,我們可以穿透股價表象,解碼其爆發式增長的底層邏輯。

圖表一:平安好醫生股價走勢圖

數據來源:WIND,格隆匯整理 數據截至2025年8月20日

 

AI醫療:技術紅利轉化為增長確定性

 

首先,行業政策與技術雙輪驅動,AI醫療進入黃金發展期

近期,互聯網醫療板塊迎來多重利好,政策端與技術端形成共振。2025年7月,國家藥監局發佈《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明確將AI影像診斷、手術機器人、腦機接口等創新醫療器械納入重點支持範圍,並加速制定相關技術標準。同期,北京市"AI+醫藥健康"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構建"人工智能+醫藥健康"創新生態體系,推動30個以上核心技術和創新產品落地轉化。

有分析指出,總體來看,互聯網醫療行業在政策、技術、資本和市場需求的共同推動下,正迎來快速發展期,未來在AI診療、遠程醫療、數字療法等領域仍有較大增長空間。

其次,市場數據印證產業趨勢,AI醫療滲透率加速提升

根據WIND數據顯示,中國AI醫療市場規模正以超30%的複合年增長率擴張,預計2028年達976億元,占人工智能行業比重15.4%。這一增長背后,是DeepSeek等大模型技術在新葯研發、醫學影像、輔助診斷等領域的突破性應用——研發成本降低50%,研發周期縮短30%,推動AI醫療龍頭企業盈利增速預期突破35%。

然后,行業龍頭加固技術壁壘商業模式跑通。

平安好醫生作為行業龍頭,公司強化建設醫療AI閉環服務能力及應用落地,構建技術壁壘與商業閉環。

今年上半年,基於平安全球領先的平安6大醫療數據庫、超14.4億線上問診數據,持續迭代升級的"平安醫博通"醫療大模型並優化針對關鍵醫療場景的5大垂域模型,推出"7+N+1"醫療AI產品體系,包括名醫數字分身、AI家庭醫生、AI養老管家、AI醫務室、AI健管師、AI慢病管理師、AI健康福利官等,為業務全流程、全場景提供智能化決策支持。

圖表二:平安好醫生「7+N+1」產品體系

數據來源:公司官網,格隆匯整理

最后,財務拐點確認成長動能,生態協同打開價值空間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內領先的醫療健康養老管理服務提供商,公司依託「數據+模型+場景」閉環優勢,將AI技術的深度滲透轉化為明確的業務增長動能。

2025上半年,公司創新推出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輔助平臺,已在乳腺癌病種落地應用,可為用户提供治療、康復全流程診療輔助,大幅提升複雜疾病就醫效率和體驗,未來還將擴展至更多病種。通過AI賦能, 實現AI輔助諮詢問診準確率約98%,複雜疾病MDT(多學科會診)治療方案准確率近80%,AI輔助醫生日問診承接量可達400萬人次;AI助力家醫客均服務成本同比下降約52%,助力業務中臺運營效率提升約50%等。這些核心運營數據印證了其AI醫療戰略的商業化落地能力,為持續領跑行業價值重構奠定基礎。


頭部券商密集覆蓋,AI醫療龍頭獲價值重估

 

對此,聰明資本對平安好醫生的關注度持續升溫,多家境內外機構相繼發佈深度研報,從戰略路徑、技術壁壘、盈利預期等維度給予積極評價。

其中,中泰證券重點關注公司戰略升級驅動盈利改善,上調盈利預測彰顯成長信心。

該券商指出,基於公司強化與平安集團戰略協同、推進新戰略落地及加大AI投入等舉措,中泰證券調整盈利預測:將2025/2026年收入預測從51.05/58.14億元上調至55.39/63.25億元,淨利潤從2.70/3.41億元調整為2.45/3.96億元,並新增2027年預測——收入達70.91億元,淨利潤突破5.90億元。研報強調,互聯網醫療行業高成長性疊加公司業務結構優化,維持"買入"評級。

西部證券則在首次覆蓋聚焦公司AI技術賦能,DeepSeek部署驗證場景落地能力。

作為首次覆蓋平安好醫生的機構,西部證券重點分析其醫療AI佈局:依託自主研發及平安集團技術優勢,公司持續深化各業務環節的信息化、數字化,並持續探索及創新AI在醫療場景中的應用落地。其中,對DeepSeek大模型的部署驗證已體現技術變現能力。研報預測2025-2027年營收分別為54.59/61.57/69.77億元,歸母淨利潤2.05/3.11/4.17億元,同樣給予"買入"評級。

花旗證券則再次重申平安好醫生為行業首選地位,AI+家庭醫生模式構建生態壁壘。

花旗證券連續第二年將平安好醫生列為醫療健康行業首選,核心邏輯在於其"AI+家庭醫生"整合服務對用户粘性的提升。通過深化F2C(金融端到用户)和B2C(企業端到用户)模式,公司已建立覆蓋診前-診中-診后的服務閉環。研報預測2025-2027年淨利潤達2.22/3.38/4.92億元,維持"買入"評級。

此外,里昂看好其在醫療AI方面的進展和改善的盈利前景,大幅上調目標價。

里昂發表研報指,平安好醫生上半年業績令人矚目,作為中國AI醫療和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主要受益者,這兩個大趨勢在中國醫療行業中正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預期AI醫療賦能和商業健康保險發展的蓬勃發展,將推動其進一步增長,將公司2025年至2027年收入預測上調1.9%至5.6%,對其目標價從10港元上調至20港元,重申「跑贏大市」評級。

 

小結

 

從戰略轉型到盈利兑現,平安好醫生商業模式驗證成功,股價創新高則成為對其商業模式最有力的認可。

在AI技術滲透率快速提升、政策支持力度加大的雙重利好下,公司通過"技術降本+服務增值"雙輪驅動,正持續重塑互聯網醫療價值鏈。儘管面臨諸多挑戰,其構建的"醫療+保險"生態閉環仍展現出穿越周期的發展潛力。

對於尋求科技賦能與醫療健康雙重紅利的長期投資者而言,這家港股AI醫療龍頭的進階故事或許纔剛剛啟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