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百度和李彥宏漫長的季節

2025-08-20 23:37

(來源:銀杏科技)

8月20日晚,百度發佈2025年第二季度財報。

二季度,百度整體營收相對企穩,略有收縮,達到339.3億,同比減少4%。其中,百度的核心業務收入為263億,同比減少2%。

核心亮點,在於沈抖主導下的百度智能雲業務,拉動了集團AI新業務收入突破百億,同比增長34%。

可一直撐起百度現金牛的在線營銷業務,二季度營收為162億,同比減少15%,下滑幅度徒然加劇。此外,在百度業務版圖里,已經相對邊緣的愛奇藝,在二季度同樣沒有太多驚喜,營收66億,同比下滑11%。

這足以説明,儘管AI已經爆發出一定能量,可在傳統搜索日漸式微的趨勢下,一直以搜索廣告為核心創收點的百度,仍在經歷一場迟緩又漫長的戰略轉軌。

一、意料之外的廣告

8月20日,百度二季度財報發佈,集團總營收為327億,同比減少4%,歸屬百度核心淨利潤74億元,同比增長35%。

過去兩年,GEO模式對傳統SEO搜索模式的衝擊,起碼在百度身上出現了一定滯后性。

事實上,在傳統搜索日漸式微的前提下,市場衡量百度市值何時能均值迴歸、得以真正重估時,關鍵標準之一,就在於百度的在線營銷業務,什麼時候能夠真正扭轉下滑趨勢,最終平穩落地乃至出現回升。

一直以來,百度以在線營銷營銷為主的核心業務,撐起了集團超70%的營收,以及絕大多數的利潤,是百度基本盤,也是百度能夠常年不斷試錯的核心支撐。

回看2024年百度廣告業務表現,集團全年業務僅下滑3%,下滑相對可控,保持住了穩定,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市場對百度基本盤的擔憂。甚至在上季度,百度廣告收入同比下滑僅6%,仍在可控範圍內。

可令人頗感意外的是,2025年第二季度,一直能撐起百度現金牛的廣告營收,仍在延續着下滑,且下降速度甚至出現了加速:數據顯示,二季度,百度在線廣告收入同比下滑15%,來到162億。

並且,百度爲了維持住整體業績增長,為之付出的成本代價,其實並不低廉。

二季度,百度整體營收同比下降4%、環比增長1%,可百度整體的營業成本則同比增長了12%、環比提升4.9%,均超過營收增速,這意味着百度運營效率出現了一定放緩。

二季度亮點在於,AI驅動下,沈抖掌舵的智能雲不負眾望,拉動了集團AI新業務收入繼續增長,營收超100億,同比增長34%。

可因為受到廣告業務下滑的影響,二季度百度核心業務營收262.5億,同比下降了2%,這也意味着,一季度沈抖帶領智能雲還能穩住百度核心業務的局面,到了二季度已經成了過去式。

並且,在百度核心業務的成本表現上,二季度百度核心業務的營業成本同比提高21%、環比提升7.9%,綜合影響下,二季度百度的核心業務經營利潤率,也從上年同期的21%下滑到了13%。值得注意的是,在研發開支上,二季度百度該項投入同比減少了14%,延續了上季度的衰減。

多年來,百度在利潤端表現一直不錯,一度被譽一家利潤導向型公司。

可從二季度不算太優秀的成本管控上來説,百度沒能延續過去兩個季度三費支出環比下降的態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面對越發激烈的行業競爭態勢,百度也不得不加大投入,火力全開。

二、搜索從不過時

百度搜索表現至關重要。

這既是,市場對百度市值預期的核心衡量標準之一,也是近年來圍繞業務聚焦,百度創始人李彥宏多次自上而下深刻的反思的由頭之一。

多年來,當業務多番嘗試未能達成理想成果、外加市場越發激烈競爭格局的倒逼下,百度迴歸搜索、聚焦核心,已經成為一種必須做出的戰略調整。

這也是百度穩住業務基本盤的需要。當下,百度搜索市佔比已經出現了常年下滑,壓力已經迫在眉睫:數據現實,百度搜索從2022年1月的使用佔比接近90%,到了2024年,全年搜索市場份額卻未能超過70%。

搜索從未過時,也一直是互聯網關鍵的基礎入口。當下,幾乎每一個APP內,搜索功能都是平臺連接用户、內容、服務的核心關聯點。

可關鍵點在於,用户的需求痛點一直在變。

如今,移動時代的平臺已經有了高牆,加上不同人羣隨着興趣、需求、消費場景等激烈變化,已經出現了明顯的圈層分化。在此基礎上,用户對搜索的需求,已經不再是PC時代的廣大「網友」的簡單「百度一下」,而是人羣多元匯聚在更多樣產品后,用户對搜索有了更為垂直、精確、高質量的需求。

注意力就是一切的時代,各個平臺的內置的搜索功能,也無可避免地挑戰着傳統全局式搜索引擎的地位。此時,擁有更多垂直內容、掌握用户更多行為習慣痕跡的平臺,就可推出更多個性化、定製化信息,以此凝聚用户。

並且,近來來,本身就擁有特定用户聚集、大量用户垂直數據庫,還可精準匹配用户搜索內容需求的各大APP,近年來更是在搜索框中嵌入AI。這對倚靠搜索服務發家的百度來説,面臨的挑戰或許不是加法,而是乘法。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AI平臺相關流量年增速超30%,而傳統SEO渠道同比下降10%-20%。

這意味着,百度等傳統搜索引擎的流量正被AI平臺無可避免的分流。

注意力在哪里,商業可能性就在哪里。分流只是結果,用户注意力的流失,也讓不少企業已經將預算傾向從傳統的SEO轉移到GEO上,以適應用户獲取信息方式的變化。當商家的真金白銀,開始倒向了另一端,這在某種程度上,或許正在消解着百度廣告業務的基座。

在此作用下,百度要想重新奪回人羣搜索的需求,難度無疑在增加。

三、李彥宏長久的耐心

「百度始終聚焦於那些最具長期價值創造潛力的AI新領域,讓我們的技術與創新,產生最具意義和持久的影響。」

此次財報中,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表示,本季度內,百度加速推進搜索的AI轉型與蘿卜快跑全球化進程。

面對搜索基本盤的衝擊,百度已經開始了一系列調整。AIGC技術的出現,已經讓搜索服務涌現出全新業態,若正確消解拋開挑戰,這對在智能方向投入多年的百度來説,或許是最好的機會。

在AI核心驅動下,尤其在內容生態建設和協同上,近期百度系包括網盤、文庫、雲在內的多個業務出現了聯動,在如何服務好用户,優化內容池,以及探索商業化落地上,整體都呈現出一種激進的戰鬥狀態,足以看出百度求變的決心,還在提升。

百度AI改造加速度,在二季度財報中,是一組直觀的數字:7月,移動搜索結果頁中AI生成內容的佔比從4月的35%迅速提升至64%。6月,百度APP月活用户達7.35億,同比增長5%。

不過,比起靠AI去煥發自己的第二春,蟄伏期間的百度,更大的挑戰不止於此。

在這一場從SEO到GEO的搜索變革中,如何實現最終商業化探索和落地,需要試錯,也會有陣痛:除了新的搜索服務或許將顛覆過去以競價排名為主的盈利模式、集團未來將可能出現利潤艱難表現外。

百度搜索朋友圈,或許也將迎來全新的變革:一個直觀的例子是,以往寄託於百度傳統搜索業務的合作伙伴們,例如武漢世紀百捷、開創集團等代理商,近期相繼遭遇經營困難,也以某種形式加速告別舞臺。

此時,如何去彌合集團轉軌期間可能出現的裂痕,是百度變革必須要付出的代價,這也將極為考驗李彥宏的耐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