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訊飛醫療科技披露2025年中期業績:營業收入3億元,同比減虧超40%

2025-08-20 22:25

8月20日,訊飛醫療科技(HK02506,股價107.900港元,市值130.43億港元)發佈了上市后首份中期業績報告。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和淨利潤雙增長,其中營業收入2.99億元,同比增長30.26%,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為-0.74億元,虧損相比於去年同期收窄,幅度超過40%。

報告期內,公司實現毛利1.54億元,同比增加26.96%,毛利率51.5%,與去年同期的52.9%相比略有下降。

上半年營收近3億元

訊飛醫療科技是科大訊飛拓展智能醫療板塊的主體,2024年12月30日成功在港股上市。

財報顯示,訊飛醫療科技收入來源於基層解決方案、區域解決方案、醫院解決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務四類。基層解決方案、區域解決方案主要覆蓋G端客户,醫院解決方案覆蓋B端醫院客户,患者管理服務則面向C端消費者。

基層解決方案和患者管理服務兩項業務為主要業務,共計貢獻超過50%的業績收入,兩項業務毛利率均超過50%。

具體看,今年上半年,公司提供基層解決方案錄得收入8381.2萬元,較去年同期增長52.3%,佔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的28.1%。

區域解決方案業務實現了「爆發式增長」。提供區域解決方案錄得收入5762.5萬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78.1%,主要系AI(人工智能)傳染病防控解決方案在多省應用,佔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的19.3%。

提供患者管理服務錄得收入1.04億元,較2024年同期增長10.1%,佔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收入的34.9%。

提供醫院解決方案錄得收入5286.20萬元,較2024年同期減少10.0%,公司稱主要繫上半年大模型持續更新,相關的醫院解決方案應用略微放緩,佔2025上半年總收入的17.7%。目前,醫院解決方案已在全國500余家等級醫院落地。

政策驅動醫療+AI深度融合

醫療與AI的深度融合已經成為發展大趨勢,在「數字中國」與「健康中國」戰略引領下,國家密集出臺政策推動AI醫療融合。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醫療衞生強基工程」要求。國家衞生健康委等10部門同步發佈《緊密型縣域醫共體信息化功能指引》,推進AI應用。

4月,國家衞生健康委發佈《關於優化基層醫療衞生機構佈局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運用遠程醫療、AI輔診等創新技術,構建覆蓋居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體系。浙江、湖北等省份快速響應配套「AI+醫療」地方政策,技術落地全面提速。

目前,國內已經有數十家醫療上市公司試圖通過AI深度融入業務,在「GBC「三端鋪開激烈競爭。如何從競爭激烈的賽道中脫穎而出?一方面模型幻覺、數據和算法問題需要持續攻克,另一方面,大模型需要經得起市場考驗,需要產生實際價值,以產生收入反哺巨大的研發投入。

據訊飛醫療科技披露,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1.34億元,佔營收比例達到45%。

據悉,公司核心競爭產品星火醫療大模型是行業唯一基於全國產算力訓練的大模型,今年6月,中文醫療大模型權威評測平臺MedBench公佈最新榜單,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排名榜首,在複雜醫學推理、醫學語言理解、醫療安全和倫理等多項核心能力位居第一。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V2.5國際版在心血管內科、兒科、呼吸內科等專科的核心臨牀診療場景中,綜合診療能力達到三甲醫院主治醫師水平,尤其在完整性、實用性、可讀性等關鍵維度上顯著優於人類醫生。

封面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