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二季度單票收入淨下降0.06元,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直呼價格戰「慘烈」 即時零售會成為行業新變量嗎?

2025-08-20 21:01

「今年上半年,價格競爭還是非常慘烈的。我們認為,行業要想持續穩定健康發展,一定是從價格戰走向價值戰,一定是用服務的品質去贏得市場。」8月20日上午,中通快遞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賴梅松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同日,中通快遞(02057.HK,股價154.7港元,市值1244.51億港元)公佈了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財報顯示,二季度中通完成包裹量98.5億件,同比增長16.5%,市場份額環比提升0.6%;季度散件業務量同比增長超50%;營收118.3億元,同比增長10.3%;調整后淨利潤20.5億元,同比減少26.8%。

中通快遞首席財務官顏惠萍表示,將全年業務量指引下調至388億至401億件區間,對應年業務量增速為14.0%至18.0%。

當前,快遞行業挑戰與機遇並存。一方面,激烈的價格戰影響企業業績;另一方面,對AI(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佈局與落地,也在考驗着快遞企業管理層的戰略眼光。

「只有把服務品質做好,把用户服務提升,從而促進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纔是正道。長期來看,我相信行業一定會朝着正確的方向健康發展。」賴梅松説。

顏惠萍透露,中通二季度核心快遞業務單票收入淨下降0.06元。

「這主要源於:增量激勵增加0.18元、單票平均重量下降影響0.05元,而KA客户(重點客户)單價提升0.17元部分抵消了前述影響。得益於運營效能的顯著提升,單票運輸與分揀成本合計下降0.07元。管理費用佔收入比重保持穩定,為5.2%。經營性現金流為22億元,資本支出為11億元。」顏惠萍表示。

從經營數據來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通擁有94個分揀中心,31000余個攬/派件網點,直接網絡合作夥伴數量約6000個,分揀中心間干線運輸路線約3900條,自有干線車輛數量為10000余輛,其中超9400輛自有車輛為車長15米至17米的高運力車型。

在發佈本次財報時,賴梅松表示,中通將長期堅持「質量為先」的戰略重點,致力於打造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體驗。

「當前市場環境下,低價偏好看似主流,但我們相信,真正具有競爭力的價值主張是既經濟實惠,又在品質上毫不妥協。我們在末端環節重點推進的降本增效與能力提升舉措正取得預期成效。長遠來看,這將打造出更具競爭力與盈利能力的合作伙伴及快遞員網絡。」賴梅松説。

對中通快遞這一季度的業績,快遞專家趙小敏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中通強調高質量發展的路徑並沒有錯,但在這一路徑上,需要更加主動,「所以從路徑和結果呈現來看,還是有一點偏差」。

值得一提的是,自8月4日起,廣東省快遞底價整體上調0.40元/票,單票均價漲至1.40元以上。按照有關部門要求,各家快遞公司均不得以低於1.40元成本價攬收,否則將遭受處罰。據報道,8月5日起,「通達系」快遞公司已開始執行漲價。

電話會議上,賴梅松表示,從8月5日開始,廣東的整個行業價格做了一些調整,正朝着良性方向發展。「現在行業最低價是1塊4毛錢,所以有一部分快件利潤比原來確實漲了一些,對公司的整體利潤(影響)是正向的。」賴梅松説。

不過,中通快遞當前面對的挑戰更多元了。

當前,包括阿里、美團、京東在內的互聯網大廠都對即時零售表現出了高度的重視,紛紛加大投入。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發佈的《即時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預計到2030年,我國即時零售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萬億元。

即時零售的崛起,是否會給快遞行業帶來影響?

對此,趙小敏認為,即時零售越發達,傳統快遞行業的業務量就越可能受到一定挑戰。

「如今,即時零售的影響範圍已從廚房拓展至客廳、卧室,甚至延伸到衞生間。未來兩三年,其對傳統電商快遞的影響將十分顯著,關鍵在於快遞企業能否成功應對並做出相應變革。」趙小敏表示。

當前,快遞行業格局的變動仍在持續。

7月25日晚,申通快遞發佈公告稱,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浙江丹鳥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丹鳥物流」)100%股權,交易對價為3.62億元。

申通方面表示,申通和丹鳥物流未來可在多個環節開展資源整合,逐步優化成本費用,釋放協同價值,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整體盈利。

趙小敏指出,在「三通一達」中,中通目前仍處於領先地位,其必須抓住當前的領先時間窗口,採取具有開拓性的舉措,才能鞏固並延續這一優勢。例如,可通過提升解決方案能力,在快遞領域實現新的突破並完善戰略佈局。

在他看來,中通是否願意犧牲部分短期利益以進行超前佈局,或是推出更具魄力的策略,將對其未來發展產生深遠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電話會議上,賴梅松表示,無人車已經在中通的部分網點實現商業化運用,在降本方面的成效顯著。目前,公司已在700個網點投入超過2000台無人車,覆蓋城市超過200個。

在提及AI的落地應用情況時,賴梅松表示,過去幾年,中通在精細化管理和經營決策上實現了數字化崛起。

「接下來,我們將深化人工智能工具在全業務環節的應用,持續為客户、網點、中心及一些業務員降本增效。」賴梅松説。

在趙小敏看來,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影響,多數企業尚未做好準備。「如果有長遠戰略,現在就該全力投入,因為人工智能已進入深度滲透階段,不再僅僅是一種工具。」

封面圖片來源:ZTO.US)\中通快遞(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攝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