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抱緊牛市主線!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025220/025221)今日首發

2025-08-20 10:05

近日滬指創出十年新高,A股做多情緒亢奮,盤點來看,科技/AI+創新葯+有色/稀土等已清晰浮現為4月以來本輪行情的主線。港股方面,創新葯板塊同樣是一馬當先。統計顯示,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HSSCPB)以112.33%的年內漲幅(2025.1.1—2025.8.18)領漲恆生行業指數中的全部74只恆生香港上市指數(行業),創新葯無可辯駁地成為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最靚之星。

今日(8月20日)起,緊密跟蹤這一指數的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A類 025220;C類 025221)開啟火熱發行,該聯接基金未來將主要投資於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兩者的基準指數均為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HSSCPB)。其中,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為全市場首隻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的ETF產品,於今年6月由華寶基金發行成立,7月上市,成立以來淨值表現良好,二級市場交易活躍。此次隨着聯接基金的發行,場外投資者也將由此獲得擁抱「港股創新葯」的良好機遇。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發行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的華寶基金是公募基金業內ETF先鋒機構,在醫藥/醫療賽道上深耕良久、底藴深厚,已推出一系列相關優質主題基金,獲得了投資者良好反饋與好評。

行情迅猛,看好創新葯「剛需+科技」屬性

能成為行情主線,往往是相關投資標的在產業趨勢、企業基本面與市場情緒等多方面產生共振的結果。那麼,為何本輪行情中創新葯勢頭來得如此迅猛呢?

細捋創新葯背后的投資邏輯,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A類 025220;C類 025221)的擬任基金經理豐晨成表示,從長期持有的價值看,創新葯是醫藥領域「剛需+科技」屬性的特有標的,是成長性領先的賽道,未來大部分的醫藥領域投資都會向創新葯集中。

在業界共識中,創新葯是醫藥行業「皇冠上的明珠」。創新葯指的是從機理開始源頭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具備完整充分的安全性、有效性數據作為上市依據,首次獲准上市的藥物。由於研發技術壁壘深厚,因此儘管創新葯研發耗時耗資巨大,但一旦形成足夠的門檻和護城河,創新葯龍頭往往形成越來越強的馬太效應。

年初以來(2025.1.1—2025.8.18),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HSSCPB)上漲112.33%,不僅領漲在港上市的各細分行業,同時大幅超越了同期港股寬基指數的表現(同期恆生綜指漲29.51%,恆生中國企業指數漲23.92%,恆生科技指數漲24.87%)。創新葯的卓越行情,一定程度上反映的是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空間的強烈憧憬。

業內人士認為,「積十年之功」,我國創新葯事業即將迎來「破曉時刻」:首先從國際產業趨勢來看,創新葯已成為全球醫藥市場發展的主體。根據沙利文全球醫藥市場報告,2024年,全球醫藥市場整體規模為1.64萬億美元,其中創新葯市場達到1.13萬億美元,創新葯佔比已達68.9%。同時,我國政策層面也正在戰略性地全方位支持創新葯大發展:創新葯不僅明確被認為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方向,2024年7月5日國務院審議通過的《全鏈條支持創新葯發展實施方案》,更是在價格管理、醫保支付、商業保險、藥品配備使用、投融資、優化審評審批和醫療機構考覈機制等領域協同支持創新葯發展,其中就包括「新葯不集採」,以此來明確保護創新葯合理利潤空間。

出海熱潮,展現中國創新葯全球影響力

目前在許多投資機構及各大平臺上,中國創新葯出海授權與BD(Business Development)交易是較高頻討論的熱點話題。

令業界興奮的是,中國創新葯企業正從「代工生產」轉向「全球研發」,產業端的「換檔加速」帶來了企業全球影響力、競爭力不斷提升。根據DealForma統計, 2020—2024年期間,在全球前期價值5000萬美元及以上的大型製藥交易中,涉及中國藥企的比例,無論交易數量還是金額都體現出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2024年,這一比例已飆升至近30%。同時,2025年上半年,我國藥企對海外授權總金額達608億美元,全年增速有望達到新的高度。

2021—2024年醫藥出海交易趨勢

數據來源:上市公司年報,DealForma數據庫,統計區間:2020.1.1—2024.12.31

指數風采,創新葯純度高、彈性大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創新葯今年以來在A股、港股均成為「頂流」,但港股創新葯的強勢總體更勝一籌。業內人士表示,創新葯主要還看港股:港股市場雲集了中國創新葯優質稀缺標的。自2018年港股「18A」上市規則允許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提交上市申請以來,中國香港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目前正在發行的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A類 025220;C類 025221)跟蹤的是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HSSCPB),該指數正是精準聚焦創新葯產業鏈的高純度指數,其成份股以創新葯研發企業為主,創新葯產業鏈相關性高,重倉股集中度較高,龍頭效應顯著。

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部分權重股

數據來源:恆生指數公司、截至2025.7.31,圖中所示個股均為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15大權重股,權重佔比分別為:百濟神州 15.86%、信達生物 13.05%、康方生物 9.35%、石藥集團 7.2%、中國生物制 6.97%、三生製藥 5.53%、再鼎醫藥 2.89%、科倫博泰生物-B 2.43%。以上僅作展示,個股表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

目前,創新葯的行情已持續一段時間,投資者對相關板塊估值的關注也有所加強。而仔細審視恆生港股通新葯精選指數,截至2025.7.31,該指數的市盈率PE估值尚明顯小於其他創新葯指數;具體來看,當前PE市盈率為32.86倍,處於近3年40%分位點水平。此外,分析人士也指出,對於在港上市的創新葯企業而言,個股扭虧、業績高增長一定程度上消化了前期高估值,板塊在業績支撐下的估值安全邊際仍然存在。

數據來源:華寶基金指數研發投資部,截至2025.7.31。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深耕醫藥/醫療,華寶基金連推優質基金

在ETF領域,華寶基金是公募基金業內實力突出、規模領先的資管機構之一。截至今年7月,華寶基金旗下權益ETF規模已超千億元。2021年至2023年,華寶基金並連續三屆蟬聯《上海證券報》「金基金·被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獎」,公司在指數基金及ETF投資領域內的能力體系建設受到業界高度專業認可。近年來,「醫藥+硬科技」成為華寶基金在ETF業務領域的特色產品矩陣,獲得市場矚目。

今年5月,華寶基金發行推出聚焦製藥剛需賽道的工具型產品——全市場首隻「藥ETF」(562050),隨后,全市場首隻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的ETF——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接踵而來,目前面向場外投資者的聯接基金(A類 025220;C類 025221)又開啓發行。同時,目前華寶基金旗下擁有同主題ETF中規模最大的醫療ETF(512170)及聯接基金(A類 162412;C類 012323),其在投資方向上緊密契合「內需主導+國產替代龍頭」的市場主線,充分體現了醫療產業的高成長風采。此外,隨着「創新葯兑現大周期」已至,華寶基金醫藥/醫療基金梯隊中的主動產品——華寶大健康基金(A類006881;C類 018529)、華寶醫藥生物基金(A類 240020;C類 019029)也氣象喜人,以良好的業績表現獲得了投資人的青睞。未來,隨着優質基金快速佈局,華寶基金在醫藥/醫療領域的深厚優勢將有望進一步發揚光大。

特別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風險提示:

1.2023年8月17日,在《上海證券報》舉辦的第二十屆「金基金」獎評選中,華寶基金榮獲「金基金 被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獎」。2022年11月14日,在《上海證券報》舉辦的第十九屆「金基金」獎評選中,華寶基金榮獲「金基金 被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獎」。2021年7月13日,在《上海證券報》舉辦的第十八屆「金基金」獎評選中,華寶基金榮獲「金基金 被動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獎」。

2.根據滬深交易所、統計數據,截至2025.7.24,公司旗下權益類ETF總規模1008億元。

3.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港股通創新葯ETF聯接基金(A類 025220;C類 025221)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發佈以來各個完整年度漲跌幅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是全市場首隻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的ETF。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3.根據滬深交易所公開信息,藥ETF(562050)是國內首隻跟蹤中證製藥指數的ETF。藥ETF(562050)被動跟蹤中證製藥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11.12.30,發佈日期為2013.7.15,2020-2024年分年度收益分別為:41.61%、-9.10%、-21.09%、-3.70%、-6.53% ,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4.截至2025年6月30日,醫療ETF(512170)規模261.47億元,在全市場11只同主題ETF中排名第一。醫療ETF(512170)及聯接基金(A類 162412;C類 012323)所跟蹤的指數為中證醫療指數。中證醫療指數基日為2004.12.31,發佈於2014.10.31,指數2020-2024年年度歷史收益分別為:79.67%、-14.71%、-25.10%、-24.25%、-17.1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5.華寶大健康基金(A類006881;C類 018529)業績比較基準為中證醫藥衞生指數收益率×55%+恆生醫療保健指數收益率×15%+上證國債指數收益率×30%,其2020-2024年分年度淨值增長率及其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分別為:78.53%、4.72%、-26.23%、1.83%、-10.95%及33.73%、-9.86%、-12.37%、-9.13%、-7.29%。

6.華寶醫藥生物基金(A類 240020;C類 019029)業績比較基準為80%中證醫藥衞生指數+20%上證國債指數,其2020-2024年分年度淨值增長率及其業績比較基準增長率分別為:75.19%、7.56%、-23.96%、-3.07%、-14.59%及40.82%、-8.62%、-17.31%、-9.21%、-9.27%。

7.港股通創新葯ETF及聯接基金、藥ETF醫療ETF及聯接基金、華寶大健康基金、華寶醫藥生物基金由華寶基金發行與管理,代銷機構不承擔產品的投資、兑付和風險管理責任。投資人應當認真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基金產品資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選擇與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的產品。基金管理人評估的港股通創新葯ETF及聯接基金、醫療ETF聯接基金風險評級為R4-中高風險,適合適當性評級C4及以上投資者,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藥ETF醫療ETF華寶大健康基金、華寶醫藥生物基金風險等級為R3-中風險,適宜平衡型(C3)及以上的投資者。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業績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保證。基金過往業績不預示其未來表現,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銷售機構(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銷機構和其他銷售機構)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以上基金進行風險評價,投資者應及時關注基金管理人出具的適當性意見,各銷售機構關於適當性的意見不必然一致,且基金銷售機構所出具的基金產品風險等級評價結果不得低於基金管理人作出的風險等級評價結果。基金合同中關於基金風險收益特徵與基金風險等級因考慮因素不同而存在差異。投資者應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情況,結合自身投資目的、期限、投資經驗及風險承受能力謹慎選擇基金產品並自行承擔風險。中國證監會對以上基金的註冊,並不表明其對以上基金的投資價值、市場前景和收益做出實質性判斷或保證。基金有風險,投資須謹慎。

關聯行情(08月20日)

加自選

10:42

09:30

09:46

10:02

10:18

10:34

10:50

11:06

11:22

13:08

13:24

13:40

13:56

14:12

14:28

14:44

15:00

10:42

15:00

倍速

1.0X

  • 2.0X

  • 1.5X

  • 1.25X

  • 1.0X

  • 0.75X

  • 0.5X

上一期 下一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