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燒錢大戰」仍然如火如荼! AI初創公司吞下1220億美元 一己之力帶動VC復甦

2025-08-20 11:52

智通財經APP獲悉,根據市場研究機構BestBrokers的最新數據,自今年年初以來,全球範圍人工智能初創公司已籌集高達驚人的1220億美元風險投資公司資金,其中美國市場交易額達1043億美元,佔今年迄今籌資總額的85.5%。「這場關於人工智能的戰役可謂持續升溫。」BestBrokers.com金融專家兼主編Paul Hoffman在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表示。

聚焦於初創公司的數據提供商Dealroom 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全球AI初創公司融資約1100億美元,作為對比,在愈發火熱的全球AI燒錢大戰強勁刺激下,2025年迄今,OpenAI、Anthropic等AI初創公司的籌資規模已超去年。

BestBrokers匯編的投資趨勢顯示,第二季度全球AI初創公司的融資總額達到500億美元,佔同期風險投資(VC)公司總投資約1015億美元的近一半。

1755662256(1).png

上圖為自2025年以來最大規模的AI初創公司融資輪次。對於這股史無前例的全球AI投資熱潮來説,相對謹慎的數據則在於,BestBrokers分析顯示,與AI初創公司相關的總投資額已從上季度的創紀錄峰值731億美元小幅降至500億美元,儘管如此,與往年相比仍處於歷史高位。

AI主導風投格局

「AI驅動的風險投資規模在全球風投承壓的兩年內持續逆勢擴張,季度同比的AI融資自2023年同期至2024年同期實現同比增長了7.28%,至2025年同期則同比增長了9.26%,兩年合計則增長17.22%。」Hoffman表示。

本季度最大規模的一輪融資是Facebook與Instagram母公司Meta(META.US)對Scale AI的高達143億美元投資,這也使Met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在該公司中獲得49%的股份,並且扎克伯格親自聘請Scale AI 首席執行官Alexandr Wang 擔任公司首席AI官,並且任命Alexandr Wang 領導新成立的Meta超級智能團隊(Meta Superintelligence Labs),一小部分Scale AI員工也已加 Meta。

其他值得關注的初創公司風險投資則包括:由彼得·蒂爾(Peter Thiel)的Founders Fund領投的Anduril 高達25億美元融資輪,使該初創公司估值從140億美元躍升至305億美元;以及由Greenoaks、Alphabet旗下谷歌以及Andreessen Horowitz領投的Safe Superintelligence 20億美元融資。

根據BestBrokers的分析報告,正在出現向擁有「密集型基礎設施」的AI相關項目顯著轉移的趨勢,並且公共與私營部門都在進行大量人工智能相關的投資計劃。

「我們所見的並非此前幾年所呈現的風投興趣的崩塌,而是以AI底層基礎設施的長期建設以及先進AI應用為核心的AI投資超級浪潮。」Hoffman表示。

這一趨勢進一步得到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承諾的920億美元全美AI與電力系統投資資金包的支持,預計將為這兩大領域帶來更大規模投資。

儘管如此,由於美聯儲長期維繫高利率以及美債長期收益率持續位於歷史高位附近,整體風投市場仍面臨挑戰:2025年第二季度風投總額小幅度降至1015億美元,小幅低於第一季度創歷史紀錄的1284億美元。

「放緩背后的另一關鍵因素是持續的IPO乾旱:沒有公開市場的退出進行推動,風投機構為新基金募資的能力也隨之受到制約。」Hoffman表示。

Databricks與OpenAI等主要AI初創公司選擇繼續保持私有狀態,依靠后期融資與活躍的二級市場支持。

BestBrokers研報顯示,競爭格局顯示資本正向全球最領先的AI初創公司集中,OpenAI、Anthropic、Scale AI以及Infinite Reality等全球最大規模的先進科技初創公司在2025年各自獲得了數十億美元級別的融資。

這種集中化也造成了不均衡的融資環境,Hoffman表示:「對於規模較小的AI初創公司而言,這種資本集中度使得獲取融資變得相當困難,因為在當下長期美債收益率與基準利率高企,且資金仍然緊張的經濟環境中,VC越來越傾向於押注更安全的選擇,而不是聚焦於潛在的高風險高回報公司。」

軟銀集團、Andreessen Horowitz、老虎環球以及紅杉與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等大型風險投資機構,憑藉其數十億美元的投資組合,繼續主導全球AI初創公司融資版圖。

AI智能體向全球席捲而來,美股市值將再增16萬億美元?

8月15日,全球人工智能超級獨角獸OpenAI的掌舵者——CEO Sam Altma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OpenAI將在「不遠的將來」投入數萬億美元資金,用於AI的最核心基礎設施,這包括AI芯片、數據中心高性能網絡設備、先進電力系統等支撐愈發龐大的AI訓練/推理體系運行的底層資源。Altman認為,長期而言,AI將是全球最重要的事,全社會作為一個整體是不可能對大舉投資AI感到后悔的。

Bloomberg Intelligence匯編的分析師預期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預計谷歌、微軟、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今年將在以AI算力基礎設施為核心的數據中心擴建或新建上整體支出超3500億美元——意味着有望在2024年強勁增長基礎上同比增長接近50%,預計2026年將超過4500億美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策略師們最新表示,人工智能(AI)投資熱潮帶來的利潤增長、生產率提高以及成本削減熱潮,將為標普500指數再增加13至16萬億美元的價值。按照華爾街金融巨頭摩根士丹利給出的最高值預期,這意味着這個基準指數的市值將再提高足足30%。

自4月8日的年內低點以來,美股大盤基準——標普500指數已飆升25%,並且當前仍然徘徊於歷史最高點位附近。很大一部分漲勢歸因於人工智能熱潮驅動的狂熱漲勢,這股史無前例的AI熱潮將兩大科技巨無霸——英偉達(NVDA.US)和微軟(MSFT.US)推升至創紀錄的4萬億美元市值。此外,標普500指數穩健的企業盈利也支撐了這樣一種樂觀情緒:特朗普混亂的貿易政策並未造成此前市場預期的業績損傷。

該機構的策略師們在最新報告中寫道,其預測沒有具體的時間表,只是假設人工智能的能力將繼續「快速提升」,並且企業將廣泛採用人工智能。按年計算,這可能會為大盤股公司增加約9200億美元的淨利潤,主要是由於公司大規模裁員、降低成本和幫助創造新的收入。

大摩策略師們的預測數據顯示,其中人工智能智能體(Agentic AI,即能夠在比生成型人工智能更少的監督下做出決策和行動的更先進人工智能操作系統)可能貢獻高達約4900億美元的淨利潤價值。

從目前技術軌跡來看,AI應用軟件的發展方向集中於「生成式AI應用軟件」(比如DeepSeek、ChatGPT、Sora以及Anthropic推出的Claude等火爆全球的AI應用軟件),以及在生成式AI基礎上,AI功能從聊天框式一問一答轉向「自主執行各種繁瑣與複雜任務的AI智能體」。企業們對於提高效率和降低運營成本的迫切需求,在近期可謂極大力度推進AI應用軟件兩大核心類別——生成式AI應用與AI智能體的廣泛應用。其中,AI智能體極有可能是2030年前AI應用大趨勢,AI智能體的出現,意味着人工智能開始從信息輔助工具演變為高度智能化的生產力工具。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