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20:27
(來源:華為中國政企業務)
無邊界、無拘束,藍天是夢想的畫布;無晝夜、無晴雨,安全是永恆的基石。
當一架架滿載旅客與貨物的飛機劃破天際,機場作為連接世界的樞紐,其安全防護如同隱形的盾牌,守護着每一次起降的平安。然而,隨着全國民航旅客運輸量突破7.3億人次,以及複雜環境與高安全需求的多重挑戰下,傳統機場圍界安防系統已難以應對,而華為攜手華海智匯、白雲建發共同打造出了一套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以光纖感知與智能視覺的融合之力,為機場築起一道全天候、高精準、免運維的「智慧長城」。
傳統圍界之困:
安全與效率的雙重挑戰
作為航空安全的第一道屏障,機場圍界,長期面臨着環境與技術的雙重考驗。風、雨、雪、霧等惡劣天氣,以及植被、野生動物、車輛等周邊因素,持續干擾着安防系統的穩定性。
同時,傳統防護手段的侷限性日益凸顯。例如振動電纜在面對梯子搭建、滾籠攀爬等場景時,信號靈敏度明顯不足,漏報風險居高不下;微波對射、紅外對射等設備則在惡劣天氣下誤報頻發,某機場30公里圍界曾出現日均誤報超400次的情況,惡劣天氣時更是突破千次。頻繁的誤報不僅意味着傳統防護技術頻頻失靈,而且加重了管理及運維人員的工作負擔,更可能導致其對真正的安全威脅產生麻痺,延誤處置時機。
不僅如此,運維難題同樣困擾着機場運營。傳統系統前端設備繁多且多為有源設備,故障率高,巡防人員需每日敲擊設備驗證其正常性,維護成本十分高昂。例如某機場僅圍界運維費用每年就超過300萬元,而原有廠商的故障響應慢、維修周期長,進一步加劇了系統的不可靠性。
由此可見,在航空安全需求不斷升級、旅客運輸量逐年攀升的今天,機場亟需一種能實現「零漏報、低誤報、易運維」的新一代圍界防護方案。
破局之道:
華為光感圍界的技術革新
面對傳統方案的痛點,華為憑藉在光通信領域的深厚積累,攜手專注ICT智慧項目總集成解決方案研發與實施的華海智匯,以及深耕機場建設領域的白雲建發,共同推出了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通過「光纖智能感知+視頻AI」技術融合,開創機場圍界安防的新標杆。
這套方案的核心在於分佈式光纖傳感技術與智能視頻AI功能的結合。通過優化的光纖傳感佈局,系統不僅實現了±5米的高精度定位,而且利用華為獨有的全光相干噪聲抑制和增強oDSP算法,將光纖信號採集率提升至99.9%。一旦發生入侵,系統可立即鎖定具體位置,聯動視頻進行實時複覈,並觸發聲光警報,從而大幅縮短處置響應時間。在某機場的測試中,該方案成功解決了金屬圍欄攀爬、剪網、滾籠搭梯等場景的漏報問題,在多批次、多場景測試中,均實現了及時有效報警,真正實現了「零漏報」的效果。
「智能視頻AI」是方案的另一大突破。方案利用先進的2012聲音降噪算法和振動波紋分析算法,華為方案的視頻識別準確率超過95%,有效減少了誤報情況。視頻AI能夠智能識別和過濾非威脅性的行為,能夠精確區分入侵事件和環境干擾,如動物活動和日常維護工作,從而避免了不必要的誤報。部署與運維的簡化同樣值得關注,方案前端採用無源光纜設計,無需電源支持,從根本上減少了故障點,實現「免運維」;一套光感知系統最長可覆蓋10公里圍界,大幅減少設備數量。這種設計不僅降低了30%的運維成本,更提升了系統在複雜環境下的耐用性,即使面對7級大風、中雨等惡劣天氣,仍能保持高可用度。
實踐驗證:
從實驗室到機場的全面落地
技術的價值最終要通過實踐來檢驗。如今,華為與華海智匯、白雲建發攜手打造的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已在多個機場成功應用,用實際表現證明了其可靠性與優越性。
某機場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30公里圍界曾長期受困於高誤報率。引入華為方案后,日均誤報降至30次以下,惡劣天氣時誤報減少25%,運維人員的無效複覈時間大幅縮短,應急響應效率顯著提升。針對此前難以檢測的梯子攀爬、滾籠搭建等場景,系統實現100%準確識別,徹底消除了安全盲區。
在華南某機場,7.3公里的圍界應用該方案后,日均誤報更是控制在5次以內,即使遭遇大雨、7級大風等極端天氣,系統仍能穩定運行。運維團隊表示,前端光纜的無源設計讓日常維護工作量減少了一半以上,每年節省的運維費用相當可觀。
不難看出,無論是繁忙的大型樞紐機場,還是環境複雜的中小型機場,華為光感圍界解決方案都能根據實際需求靈活部署,提供一致的高安全防護水平。
夥伴體系協同:
構建智慧安防的全鏈條能力
華為深知創新不止於技術本身,更在於構建開放的合作伙伴體系,才能推動民航安防的整體轉型升級。因此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並非孤立存在,而是眾多夥伴與華為F5G全光網深度融合,構築起智慧機場的數字化底座。
通過光傳輸、光接入、光感知等全產業鏈技術的協同,方案與機場全光園區網、數據中心互聯(DCI)等系統無縫銜接,實現安防數據的高效流轉與共享。例如,圍界入侵信號可實時同步至機場SOC智能化系統,與航班調度、地面交通等數據聯動分析,為應急處置提供全面決策支持,真正實現「安防一張網」的協同效應。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的核心器件自主創新,不僅保障了供應鏈安全,更提升了系統的長期穩定性,為機場的長期安全運行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最后一縷夕陽掠過跑道,無源光纜仍在風中無聲守望;當暴雨傾瀉而下,AI雙目穿透雨幕緊盯邊界。華為智慧光感圍界以科技之力,將安全從「被動響應」推向「主動免疫」。這不僅是圍欄的升級,更是機場安全理念的重塑——用0漏報消除隱患,用低誤報解放人力,用免運維輕裝上陣。
面向未來,華為不斷深化與夥伴之間的合作,全力推動光感知、智能算法等領域的創新,持續打磨智慧機場光感圍界解決方案的同時,推出更多智慧機場領域的場景化解決方案,為機場的數智化轉型和智慧民航的蓬勃發展注入澎湃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