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23:46
每經記者|楊歡 每經編輯|劉艷美
圖片來源:攝圖網_500874556
據洛陽發佈消息,8月18日,洛陽市委書記江凌帶隊赴京,拜會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宋修德(現任國家鐵路局黨組書記),就加快推進呼南高鐵焦洛平段建設、提升洛陽龍門站樞紐功能等進行對接溝通。呼南高鐵焦洛平段是國家高速鐵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河南省「十四五」時期謀劃實施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今年6月已實現控制性工程正式開工。
另據頂端新聞消息,日前,平漯周高鐵新建三座高鐵站效果圖公佈。新建平漯周高鐵起自鄭萬高鐵平頂山西站,南進北出引入京廣高鐵漯河西站,終至鄭阜高鐵周口東站,全長199.7公里,設平頂山西站、平頂山南站、舞陽北站、漯河西站、周口西站、周口東站。
解讀:地處中部,河南的高鐵建設步子不慢。早在2022年6月,濟鄭高鐵濮陽至鄭州段、鄭渝高鐵以及鄭州航空港站「攜手」開通運營,河南不僅在全國率先建成以鄭州為核心的「米」字形高鐵網,還實現17個省轄市「市市通高鐵」,成為全國第7個「市市通高鐵」的省份。
然而,「市市通高鐵」並不代表市與市之間都能高鐵直達。以京廣線為界,豫東地區的高鐵建設走在全省前列,而京廣線以西的豫西地區,雖然有鄭渝、徐蘭高鐵以及隴海、焦柳等普速鐵路線路,但尚未形成網格化佈局,一直缺失縱向高鐵線路,也因此,建設焦洛平高鐵的呼聲一直很高。
當地發改委相關人士曾表示,待焦洛平高鐵建成通車后,將突破豫西山區的交通屏障,串聯起濟源、汝州等資源型城市,同時,洛陽至平頂山的車程將縮短至40分鍾,豫西將進入「同城時代」,從而進一步激活太行山、伏牛山地區旅遊資源。
此外,隨着焦洛平高鐵、平漯周高鐵的建設逐步推進,一個關於中原版「環線高鐵」的設想隨之而來——
據當地媒體報道,上述兩條高鐵將打通鄭太、鄭西、鄭萬、京廣、鄭合等國家干線通道,如果商丘至周口再修一條高鐵,就會形成一條串聯鄭州、焦作、濟源、洛陽、平頂山、漯河、周口、商丘、開封等城市的「中原城市羣環線高鐵」。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從線路走向上來看像環線,並不能等同於會開通運營環線高鐵。有業內人士表示,環線高鐵運營組織需要綜合考量鐵路運力、客流需求、開行成本等多方面因素。
高鐵「成環」背后的潛力幾何?正如地鐵常常選擇環形,一方面可以減少換乘,讓旅客可按需「分段乘坐」;另一方面能夠把客流更均衡地輸送到城市的多個角落,有利於城市各區域的均衡發展。環線高鐵也同樣可以促進沿線城市之間的融合發展,讓生產要素能夠在城市之間更充分地流動。
眼下,已有不少地方實現高鐵「成環」。去年6月,「長三角超級環線高鐵」開通,串起上海、南京、合肥、杭州4座樞紐城市,以及蘇州、黃山、嘉興等旅遊城市,單向行駛里程超過1200公里。此后,梅龍高鐵開通,廣東兩條「環線高鐵」也橫空出世。
聚焦中部地區,「武漢往返武漢」高鐵有望年內成環——2025年湖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成滬渝蓉高鐵武漢至宜昌段、呼南高鐵襄陽至荊門段,加快形成高鐵環線,打造三大都市圈「一小時」出行圈。今年2月,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明確表示,最快今年底,「武漢⇆武漢」環線高鐵就具備開通運營條件。
廣東發文推動商業航天發展
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門户網站,《廣東省推動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措施(2025—2028年)》印發,當中提到,加快商業航天技術轉化應用。推動商業航天領域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科學儀器設備面向社會開放共享,支持空天技術在民用領域轉化應用。開展商業航天專利導航及專利數據庫建設,從技術發展趨勢、產業創新路徑、創新主體分佈、專利成果轉化運用等維度為商業航天產業鏈與創新鏈協同發展提供支撐。
上海出臺「AI+製造」發展實施方案
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網站,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等三部門19日聯合發佈《上海市加快推動「AI+製造」發展的實施方案》。方案提出,實施「模塑申城·AI+製造」行動,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製造業深度融合,加快賦能新型工業化,形成新質生產力。通過三年時間努力,本市制造業智能化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在語料、模型、平臺、場景等領域形成一批創新成果。
雲南支持低空經濟健康發展
《雲南省支持低空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措施》於近日出台,提出以製造業為重點、以應用為引領、以出口為導向,立足資源特色、發揮比較優勢,努力把雲南打造成為高原無人機制造集聚地、低空飛行多元應用基地、低空飛行裝備出口基地。《措施》提出,劃設低空經濟重點發展區域,根據需求規劃低空飛行航路航線,建立軍地民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機制,以昆明、曲靖、紅河、麗江、怒江等為試點,探索可複製推廣的低空應用示範場景。
海南發佈新辦法優化緊缺人才個税優惠政策
8月19日,海南省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通氣會,詳細解讀《海南自由貿易港享受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高端緊缺人才清單管理辦法》出臺背景和主要內容。據悉,此次新辦法針對2022年發佈的舊辦法進行了優化和完善。例如,將舊辦法中「航空、航運、海洋油氣勘探」這一享受優惠的特定行業範圍,優化為「航空航天、航運、海洋油氣勘探」。此舉旨在支持海南航天產業的發展需求,進一步強化政策對重點產業的人才支撐作用。
7月民航運輸規模創歷史新高,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達709萬人次
據央視新聞消息,7月我國民航運輸規模創歷史新高,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8.6%,總體運輸規模進一步擴大。客運方面,7月國內航空市場完成旅客運輸量6473萬人次,同比增長2.7%。
國際客運市場表現尤為亮眼,我國航空公司在國際航線完成旅客運輸量達709萬人次,同比增長15.7%,規模創歷史新高。外籍遊客家庭出遊比例進一步攀升,在線預訂平臺上,暑期外國旅客的預訂已經覆蓋了國內百余個城市。
此外,貨運方面,7月國內、國際貨郵運輸量均保持兩位數增長態勢。其中,國內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10.8%,國際航線完成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21.5%。
中國GEP百強縣/區榜單發佈,長三角拿下「雙第一」
8月16日,《中國縣域/市轄區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研究報告2025》(以下簡稱《報告》)發佈。GEP即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綜合評價以測度生態產品價值轉化成效為根本,為加快實現縣域/市轄區生態產品價值提供重要支撐。
《報告》採集遙感影像、生態環境監測、社會經濟統計、基礎地理和規劃等多種類型數據,構建了包括物質產品、調節服務、文化服務3大維度,共17項指標的GEP覈算和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報告》顯示,GEP綜合評價指數較高的區域,主要分佈在我國東北部的大小興安嶺地區,西南部的西藏南部地區、四川西部,西北部的新疆、西藏和青海交界地區,東南部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沿海等地區。
基於覈算結果,《報告》分別形成了2025年全國縣域GEP百強榜和市轄區GEP百強榜,浙江省杭州市淳安縣和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分別位居全國縣域GEP百強榜首位、全國市轄區GEP百強榜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