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從芯片到全棧藍圖:AMD的「系統總規劃師」破局之路

2025-08-19 16:30

當碎片化的算力需求被整合,「系統總規劃師」的價值才真正顯現!

在拉斯維加斯CES展臺的聚光燈下,AMD CEO蘇姿豐展示着最新AI芯片;在2025年漢堡的高性能計算大會上,AMD Instinct MI350加速器引發行業震動;在中國南京的AMD ROCm實驗室中,開發者們正基於ROCm平臺開發創新應用。

這些看似割裂的場景,卻串聯起一個芯片設計巨頭向AI系統級解決方案提供者的驚人蜕變。2022年年底,Open AI的Chat GPT橫空出世,在掀起全球AI狂潮的同時,也讓那些全球的科技巨頭們猛然發現:起初支撐大語言模型訓練的「算力堡壘」基石已經出現松動。傳統芯片性能的線性增長已無法匹配指數級膨脹的模型參數,單一硬件指標的較量陷入瓶頸。行業痛點赤裸呈現——誰能提供從數據中心到端側邊緣側的系統級集成的優化方案,就能真正駕馭這場AI帶來的算力革命。

01

芯片巨頭的戰略佈局

「過去我們致力於打造出最快的單顆芯片,而如今我們已經更專注於如何將芯片與軟件結合,滿足AI最苛刻的計算需求。」AMD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裁潘曉明在不久前的訪談中表示。當客户需要的不再是孤立的性能指標,而是應對萬億參數模型訓練的整體方案時,這家芯片設計巨頭戰略重心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潘曉明表示:「AMD認為AI是50年來最大的科技轉型,AMD現在是‘All in AI’。僅過去一年就進行了超過25筆相關收購和投資。

2022年以350億美元鯨吞FPGA龍頭賽靈思(Xilinx)使芯片能根據任務實時重構計算架構;整合DPU新鋭Pensando獲得的數據處理單元,補全了高速網絡傳輸的關鍵拼圖49億將系統集成專家ZT Systems收入麾下,獲得了上千名機架設計專家,不久后又將數據中心基礎設施製造業務剝離,這一度讓市場捉摸不透。

潘曉明向我們透露了關於對ZT Systems「一買一賣」背后的生態合作智慧,他説:「因為當時收購ZT這個動作讓很多與AMD長期合作的硬件廠商十分緊張,以為AMD要來搶服務器製造業務。生態合作是AMD非常重視的,所以很快就把ZT的服務器製造業務給出售了,意在告訴市場和合作夥伴,AMD還是一如既往專注發展設計能力,不會靠併購而盲目擴展業務範圍,我們更看重與長期合作伙伴的戰略協同,術業有專攻。」完成被行業稱為「精準的外科手術式收購」后,AMD補全了從晶體管到機櫃再到數據中心繫統建設完整能力的拼圖

潘曉明還向我們講述了在複雜的、需要低延迟和實時處理的邊緣環境中AMD是如何通過多項技術和解決方案幫助客户實現低時延與高能效的AI部署

首先,AMD的處理器架構集成了專用的AI計算引擎,使得CPU不僅能夠執行通用計算,還能高效處理AI任務。這種集成減少了對外部加速器的需求,提高了能效,確保在邊緣設備中實現快速響應其次,AMD支持異構計算平臺,能夠在應用處理器(CPU)、圖形處理單元(GPU)、神經處理單元(NPU)與FPGA之間高效分配工作負載。這種靈活性使得不同類型的計算任務可以得到最優處理,提升整體系統性能

再者,AMD的解決方案注重實時數據處理。通過高效的數據同步和前后處理流水線,能夠確保邊緣設備在高速和大量數據湧入的環境中實時運行,滿足低時延的需求。這對於需要快速決策的應用場景至關重要此外,AMD還鼓勵使用新穎的數據格式來減少模型的內存佔用,這在嵌入式設備中尤為重要。同時,開發特定領域的模型可以簡化模型複雜性,從而降低部署的難度。

在工業領域,AMDKria SOM正幫助客户為移動工業機械構建視覺系統,提供強大的處理能力來執行復雜的圖像處理任務,從而提供高分辨率圖像處理和 AI分析,直接提高自主及半自主工業機器的安全性

機器人領域,Kria SOM還幫助構建基於 AI 的開源數字孿生仿真工具,助力打造安全、人性化的機器人。

在汽車領域,AMD的第二代Versal AI Edge自適應SoC正助力領先車企打造下一代安全系統。AMD的自適應SoC能提供高性能、超低時延及功能安全能力,這些都是準確描繪和響應動態駕駛場景所必需的。通過將立體攝像頭與AI推理功能相結合,不僅能提升圖像處理速度,還能進一步提高推理速度。

02

開源纔是終局?AMD的生態戰略

AMD一向鼓勵競爭,也歡迎競爭,因為我們的戰略重點從來不是盯着競爭對手的差距。實際上,單顆芯片性能已經拉不開差距了,未來將是系統集成、解決方案和生態服務之間競爭!」AMD在持續構建差異化價值通過領先的芯片、軟件生態和系統集成,推動開放AI生態系統願景落地」這是潘曉明向我們表達AMD面對AI行業競爭加劇的態度。

相比友商用軟件生態構築的銅牆鐵壁,AMD選擇了一條截然不同的突圍路徑:開放生態戰略。當行業被單一的生態架構鎖定的風險日益凸顯,AMD的ROCm開放軟件棧正在成為開發者的逃生通道。

封閉花園再美,終究是囚籠。微軟、MetaOpenAI等巨頭選擇與AMD合作,正是看中其避免被單一廠商鎖定的價值。在軟件生態方面,AMD的ROCm 7不僅支持TensorFlow/PyTorch等主流框架,更推出Developer Cloud實現開發環境開箱即用。爲了讓更多的開發者賦能AMD計劃通過開發者大賽、技術講座,駭客松競賽,聯合實驗室(如與武漢大學、重慶交通大學、武漢紡織大學合作)等方式,推動本地開發者基於ROCm開放平臺進行不斷創新

在硬件的技術路線圖上,AMD繼續保持着每年迭代的進攻節奏,這種持續創新的底氣帶來的是:客户陷於競爭對手帶來的單一GPU路徑風險時,AMD可以給出CPU+GPU+FPGA甚至是NPU組合拳,在推薦算法等場景實現毫秒級響應。

除了核心硬件和軟件生態,AMD還聯合了夥伴建立了新的AI數據中心加速器互聯技術——UALink,這是由AMD、Broadcom、Google、Intel等科技行業領軍企業聯合發起的UALink倡議,致力於構建一種開放、高速且低延迟的互聯技術標準。全面開源是其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潘曉明將其比喻成Type C接口對Lightning Dock接口的挑戰。而就在今年年初,UALink聯盟多了一位中國成員,阿里雲加入該聯盟,並將這項互聯技術推薦到了我國的ODCC(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國內的運營商和很多互聯網大廠都是ODCC的會員,也包括AMD,這對於UALink技術在中國的推廣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當談起AMD不久前與生態夥伴聯合拿下中東500MW數據中心,價值100億美元項目時,潘曉明表示:「AMD作為一家在硬件、軟件和解決方案層面全面堅持開放的公司,這一合作本身就是對AMD‘系統總規劃師’和生態融合戰略的一種認可,我們還是那個理念,開放帶來更多競爭、更快創新,最終讓用户受益。」

AI市場非常大,這一點毋庸置疑。用CEO Lisa Su博士所講,AI是50年來最重要的技術變革。將在未來的十幾年到幾十年里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等方方面面。AI的到來需要無處不在的AI引擎(芯片),為此AMD all in AI, 為AI做出了從雲、邊、到端的全棧AI解決方案,作為AI的賦能者隨時做好準備。

回望半導體產業演進史,每次技術革命都伴隨着價值鏈的重構。英特爾統治PC時代靠的是x86架構,英偉達制霸AI初期憑藉GPU+CUDA組合,AMD此次向「系統總規劃師」的躍遷,實則是AI算力時代重構產業規則。歸結為三重突破:通過全棧能力打破硬件邊界,以開放生態瓦解封閉和壟斷,用系統思維替代單點競速。

《孫子兵法》有云:「善戰者,求之於勢,不擇於人」。

AMD所謀之勢,是AI算力從硬件競賽轉向系統集成優化的產業變局。這場轉型能否真正撼動既有的格局?答案藏在客户機房的能效賬單里,也藏在開發者調用的ROCm接口中,更在那些部署於工廠的實時推理系統內——當碎片化的算力需求被整合,「系統總規劃師」的價值才真正顯現。

本文作者 | 劉超然     來源 | 英才商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