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一圖看懂 | 創歷史新高!小米Q2營收1159.56億元,同比增長30.5%,超市場預期

2025-08-19 19:00

華盛資訊8月19日消息,小米集團-W公佈截至2025年6月31日止的二季度業績。 

🎦點擊直播:【08月19日 19:30直播】小米集團2025年第二季度業績電話會

Q2關鍵數據如下:

  • 小米集團-W第二季度營收11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0.5%,創歷史新高。預估1149.4億元人民幣。
  • 調整后淨利潤108.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5.4%,同樣創下歷史新高。預估102.3億元人民幣。
  • 營業利潤134.4億元人民幣,預估104.3億元人民幣。
  • 毛利率提升至22.5%,但環比略降0.3個百分點。

根據Canalys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場份額為14.7%。小米交付新車達81302輛。

Q2業務亮點:

智能電動汽車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集團-W的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收入為人民幣213億元,其中,智能電動汽車收入為人民幣206億元,其他相關業務收入為人民幣6億元。

本季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毛利率為26.4%。 2025年第二季度,智能電動汽車及AI等創新業務分部經營虧損為人民幣3億元。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交付新車達81,302輛。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米已在中國大陸地區92個城市開業了335家汽車銷售門店。

手機業務

儘管全球出貨量同比微增0.6%至4240萬台,但收入同比下滑2.1%至455億人民幣,主要因海外市場低價機型拉低了整體平均銷售單價(ASP)。毛利率也從12.1%降至11.5%,反映出市場競爭加劇和促銷活動帶來的壓力。

根據Canalys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市場份額為14.7%。其中,

  • 智能手機出貨量在東南亞地區排名上升至第一,市佔率同比提升1.6個百分點至18.9%;
  • 在歐洲地區排名上升至第二,市佔率同比提升3.4個百分點至23.4%;
  • 在中東和拉美排名穩居第二,市佔率分別為18.7%和19.6%;
  • 在非洲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同比提升2.7個百分點至14.4%。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全球60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三,在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排名前五。

AIoT業務

保持強勁增長勢頭。收入同比增長44.7%至387億人民幣,創歷史新高。智能大家電(空調、冰箱、洗衣機)表現尤為突出,收入同比增長66.2%,毛利率提升至22.5%,成為穩定業績的重要支柱。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電的收入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長達66.2%。其中,空調產品出貨量超540萬台,創歷史新高,同比增速超過60%;冰箱產品出貨量超79萬台,同比增速超過25%;洗衣機產品出貨量超60萬台,同比增速超過45%。2025年6月,發佈了一系列科技家電產品,其中包括米家空調 Pro健康風 1.5匹超一級能效 ,採用小米離子淨化技術,為用户提供健康舒適風感。

根據Canalys數據,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的可穿戴腕帶設備5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一,中國大陸地區出貨量排名第二;TWS耳機全球出貨量排名第二,中國大陸地區出貨量排名第一。

互聯網服務

2025年第二季度,小米的互聯網服務業務收入達到人民幣91億元,同比增長10.1%,互聯網服務業務毛利率為75.4%。

小米的互聯網用户規模持續擴大,全球及中國大陸的月活躍用户數再創歷史新高。 2025年6月,全球月活躍用户數達到731.2百萬,同比增長8.2%。其中,中國大陸月活躍用户數達到184.8百萬,同比增長12.4%。 2025年6月,智能電視6全球月活躍用户數達到73.8百萬,同比增長7.3%。

小米的廣告業務收入為人民幣68億元,同比增長14.6%。本季度,遊戲業務收入為人民幣11億元,同比增長5.1%。2025年第二季度,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為人民幣30億元,同比增長12.6%。境外互聯網收入在整體互聯網收入中佔比為32.9%,創歷史新高。

高管評論

小米集團-W合夥人、集團總裁盧偉冰:智能手機業務在行業大盤幾乎不增長的情況下,今年出貨量目標維持在1.75億台左右,國內目標每年提升1%的份額,並保持ASP增長,長期目標是進入「2億俱樂部」。

小米集團-W合夥人、集團總裁盧偉冰在今晚的業績電話會上透露,2025全年小米集團整體收入預計增長30%以上,對實現該目標充滿信心。小米預計今年智能手機市場不會有太大增長。擬於2027年進軍歐洲電動汽車市場。

小米集團-W(01810.HK)高管明確,小米不參與汽車價格戰,也不參與內卷,小米汽車重要任務是把汽車產品交付出去。其表示,小米汽車經營虧損正在大幅收窄,有望在下半年實現單季或者單月的汽車新業務盈利。小米SU7和YU7都取得了成功,公司對汽車業務持續成長有信心。

點擊前往財報站,速覽更多業績要點>>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