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特朗普的「大動作」能否撼動油市?答案出人意料!

2025-08-19 19:23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音頻由釦子空間生成

這幾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爲了推進解決俄烏衝突,接連與俄羅斯總統普京、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以及歐洲多國領導人會晤,頻繁展開外交行動。但是,分析師分析稱,無論俄烏最終結果如何,都不太可能對全球油氣市場造成衝擊。

自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以來,俄羅斯已多次遭受西方制裁和限制,嚴重打擊了該國龐大的石油和天然氣產業,令莫斯科大量失去關鍵收入,並重塑了全球能源格局。

俄羅斯天然氣如今僅佔歐洲進口的18%,較2021年的45%大幅下降;同期歐盟自俄羅斯進口的原油份額也從約30%降至3%。歐盟計劃在2027年前全面淘汰俄羅斯能源。

與此同時,印度顯著提高了俄羅斯原油的進口比例,從2021年的16%升至目前的38%。土耳其和其他亞洲國家的採購量也明顯上升。

俄烏衝突已造成逾百萬人死傷,若能終結,自然會受到普遍歡迎。然而,分析認為,除非實現全面停火併解除美歐所有制裁,否則能源市場反應有限。顯然,這種情況的可能性極低。

在更可能出現的情境下,無論是上周五特朗普與普京舉行的峰會,還是他本周一與澤連斯基及歐洲領導人的會晤,結果都不太可能撼動油氣市場。

路透社能源專欄作家羅恩·布索(Ron Bousso)分析認為,全面和平幾乎不可能。

特朗普似乎傾向推動全面和解而不僅僅是停火,這一立場反而加大了美國、烏克蘭與歐洲之間的分歧。同時,他提出為烏克蘭提供戰后安全保障的設想,幾乎必然遭到莫斯科的抵制。換言之,俄西關係短期內不可能全面正常化。

特朗普可能會施壓澤連斯基接受暫時或部分停火。但即便如此,只要普京仍在位,歐洲也不太可能恢復進口俄羅斯能源。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2022年以前,歐洲幾乎消化了俄羅斯470萬桶/日原油出口的一半,以及其天然氣出口的75%。

特朗普政府或許會嘗試單方面放松部分制裁,但若無廣泛的和平協議,這將在國會遭遇阻力,甚至共和黨內部也不一定支持。

布索稱,更可能的情況是,特朗普未能達成協議,但這同樣不會對能源市場造成重大影響。

美國可能會收緊制裁,尤其是針對俄羅斯能源的購買方,特朗普已對此發出過威脅。不過,上周五特朗普表示,現在無需考慮對中國實施所謂「二級制裁」,理由是他與普京的會談取得「成功」。

印度早已因購買俄羅斯原油而面臨二級關税。本月初,特朗普宣佈對印度商品加徵25%的關税,理由是印度繼續進口俄油。該新關税自8月27日起生效,使印度輸美商品的關税總水平達到50%。

儘管印度買家似乎已在減少採購俄羅斯原油,但對全球供應的影響有限,因為其它國家仍然增加了對俄石油的購買量。

更關鍵的是,油氣市場正步入供過於求階段,這意味着,俄羅斯供應的任何潛在中斷都能輕易被填補。國際能源署預計,2025年全球石油供應將比需求多176萬桶/日,2026年則將過剩300萬桶/日,主要來自OPEC+和美洲的產量增長。

全球液化天然氣(LNG)市場也在迅速擴張。未來幾年美國、卡塔爾、加拿大等地將有新產能投放。國際能源署預測,LNG年產能將從2024年的5億噸增至2030年的8億噸。

因此,儘管特朗普的外交政策難以預測,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無法如曾經聲稱的那樣「一天之內結束烏克蘭衝突」,而他能做到的事情,對全球油氣市場的影響也極其有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