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9 14:4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網易科技)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當下,人工智能(AI)已經成為推動各行業變革的核心力量。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作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頂級盛會,更是匯聚了全球的目光。
在這場科技盛宴中,鷹瞳科技作為AI醫療領域的佼佼者,無疑是一顆耀眼的明星。它帶着其引以為傲的三大AI產品線閃耀登場:軟硬一體化的視網膜影像AI診斷解決方案、全自動智能眼底相機、PBM視力康復儀和人工智能抗壓能力檢測儀。
專業人士們圍繞鷹瞳科技的技術應用前景展開熱烈討論,在社交媒體與行業論壇上,相關話題熱度飆升,不少人認為鷹瞳科技的成果為AI醫療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向,點燃了整個AI醫療行業的熱潮,也讓大眾對AI在醫療領域的未來有了更多期待。
高光背后,市場冷遇
鷹瞳科技於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大放異彩的背后,其在資本市場的處境卻堪稱艱難。
上市首日,鷹瞳科技就未能逃脱破發的命運,此后股價更是一蹶不振,持續低迷。截至2025年8月15日,鷹瞳科技- B報收於13.5港元,相較於發行價,跌幅已超過80%,總市值也大幅縮水至僅13億港元左右,曾經的輝煌似乎已遙不可及。
從財務數據來看,鷹瞳科技的業績表現同樣不容樂觀。
在營收方面,雖然從2019年的3041.5萬元起步,到2023年增長至2.04億元,看似有一定的成長性,但2024年卻突然出現大幅下滑,全年營收為1.564億元,同比下滑23.34%,這無疑給公司的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盈利方面,虧損更是成爲了鷹瞳科技多年來難以擺脫的困境。自2019年至2024年,公司已連續六年處於虧損狀態,累計虧損金額高達8.8億元,僅2024年一年,歸母淨利潤就虧損2.55億元,同比增虧92.75%,虧損幅度進一步擴大,經營狀況愈發嚴峻。
究其原因,作為一家AI醫療企業,鷹瞳科技高度重視研發,多年來持續投入大量資金,2022年研發支出更是達到1.26億元,超過全年營收的10%。然而,高額的研發投入卻未能帶來相應的收益增長,產品商業化進程緩慢,市場對其產品的接受程度和需求尚未達到預期,導致投入產出嚴重失衡。
爲了應對持續虧損的壓力,2023年和2024年,鷹瞳科技不得不削減研發費用,分別降至1.12億元和1.017億元,但這又可能影響到公司未來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競爭力,使其陷入兩難的境地。
鷹瞳科技在高光之后一路"骨折",股價破發八成、六年虧近九億,讓市場唏噓不已。
競爭激烈,監管趨嚴
AI醫療行業正處於蓬勃發展階段,吸引了眾多企業紛紛入局,不斷擠壓着鷹瞳科技的市場空間。
一來,一些互聯網科技巨頭也憑藉強大的技術研發能力與海量的數據資源涉足AI醫療,使得鷹瞳科技在獲取客户、拓展市場份額時面臨重重困難。
比如:騰訊健康已落地1300家機構,阿里"ET醫療大腦"加碼影像識別。這些巨頭的加入,讓競爭格局更加複雜,它們擁有更雄厚的資金、更廣泛的用户基礎與更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在市場推廣、技術研發投入上更具優勢。
二來,政策監管是AI醫療行業發展繞不開的重要因素,對鷹瞳科技的業務同樣產生着深遠影響。
醫療器械認證等政策,猶如一道道關卡,考驗着鷹瞳科技產品上市與銷售的進程。以醫療器械註冊審批為例,AI醫療產品要獲得上市許可,需經過嚴格的臨牀試驗、技術評審等環節。而且臨牀試驗燒錢耗時,一旦翻車,鷹瞳的"王牌"牌設備直接胎死腹中,前期投入瞬間打水漂。
比如,2024年7月1日起,國家藥監局禁止銷售未獲第三類醫療器械認證的激光近視治療儀,鷹瞳科技因此計提商譽減值4320萬元,還對相關客户未償還應收款計提2370萬元虧損撥備,這一政策變動直接導致公司財務狀況惡化,打亂了原有的業務佈局與市場推廣計劃,凸顯出政策監管對其業務的重大影響,稍有不慎,便可能因政策變動陷入經營困境。
三來,鷹瞳科技雖擁有技術優勢,但在將技術轉化為實際收益方面,效率並不理想。
鷹瞳科技自主研發的萬語醫療大模型完成升級並接入Deepseek - R1推理模型,10年3000萬病歷、800條循證圖譜加持,診斷又快又準——技術衝高,鈔票卻原地踏步,前沿成了"前研"。
一方面,AI醫療產品作為新興事物,市場認知度與接受度的提升需要一個過程。醫生怕被搶飯碗,患者信不過機器,AI診斷卡在"人"這一關:叫好難叫座,技術再炫也賣不動。另一方面,儘管鷹瞳科技在技術研發上不斷投入,但部分技術成果可能與臨牀實際需求存在偏差。視網膜"一孔之見"難替醫生綜合診斷,臨牀不買賬,再貴的算法也只能躺倉庫吃灰。
總之,在巨頭圍剿、政策勒脖、臨牀不買賬的背景下,鷹瞳空有頂尖算法卻賣不動貨,技術領先成了"賠本賺吆喝"。
破局求變,蝶變新生
面對諸多困境,鷹瞳科技需要積極探索改革與突破之路,以實現破繭重生。
在技術創新方面,鷹瞳應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吸引和留住頂尖的AI醫療技術人才,打造一支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研發團隊。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的技術合作,共同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臨牀試驗。
例如,與高校合作開展基於人工智能的醫學影像分析算法研究,利用高校的大數據資源和先進的計算設備,優化算法模型,提升算法的性能和準確性。同時,通過與科研機構合作開展臨牀試驗,驗證技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為產品的商業化推廣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市場拓展方面,隨着全球對AI醫療技術的需求不斷增長,國際市場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鷹瞳科技除了鞏固國內市場份額外,加大國際市場的開拓力度。
鷹瞳科技可以利用其在AI醫療領域的技術優勢和產品優勢,積極拓展海外市場,與國際知名醫療機構、企業開展合作,提高產品的國際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例如,通過參加國際醫療展會、學術會議等活動,展示公司的產品和技術,加強與國際客户的溝通和交流,建立合作關係。
在成本控制方面,鷹瞳科技應該進一步加強財務管理和預算控制。對各項費用支出進行嚴格審覈和監控,優化成本結構,降低運營成本。同時,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降低採購成本等方式,降低產品的生產成本。
總而言之,鷹瞳科技雖深陷困局,但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與優化結構等一系列舉措,仍有機會破繭重生。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挑戰與機遇並存,AI醫療行業前景廣闊,但競爭也將愈發激烈,政策監管也會持續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