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CPO賽道,2025年高成長企業梳理

2025-08-18 18:01

(來源:金融小博士)

共封裝光學CPO產業鏈投資深度解析:誰是成長最快企業?

一、行業背景與市場機遇

在AI算力需求爆發與數據中心升級的雙重驅動下,共封裝光學(CPO)技術憑藉低功耗、高帶寬密度的優勢,成為下一代光通信的核心解決方案。據預測,2023-2030年CPO市場規模將以172%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從800萬美元躍升至93億美元。產業鏈中,光引擎、硅光芯片、連接器等環節價值佔比最高,而技術迭代與產能擴張能力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二、核心企業成長能力與競爭優勢分析

1. 中際旭創(300308.SZ)

核心優勢

  • 全球龍頭地位:2023年光模塊全球市佔率第一,深度綁定英偉達、亞馬遜等頭部客户,800G產品佔全球40%以上份額。

  • 技術壁壘:自研硅光芯片良率達95%,1.6T硅光模塊已通過英偉達認證並小批量交付,成本較傳統方案降低30%。

  • 產能佈局:泰國工廠60%產能規避貿易壁壘,800G月產能50萬隻,1.6T年底將達10萬隻/月,供應鏈韌性顯著。

    財務表現: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預增36-44億元(同比+53%-87%),毛利率逐季提升至38.7%。

    風險點:硅光技術路線競爭加劇,海外供應鏈依賴。

2. 新易盛(300502.SZ)

核心優勢

  • 極致降本能力:800G LPO光模塊取消DSP芯片后功耗降至8.8W,獲Meta大模型訓練集羣獨家訂單。

  • 技術突破:全球首發支持多芯光纖的800G模塊,1.6T產品通過亞馬遜認證,硅光方案良率突破95%。

  • 產能擴張:泰國基地二期投產,海外產能佔比40%,成本控制能力行業領先。

    財務表現: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預增37-42億元(同比+328%-385%),毛利率達48.66%。

    風險點:存貨周轉率下降,客户集中度過高(前五大客户貢獻71%營收)。

3. 劍橋科技(603083.SH)

核心優勢

  • 華為生態綁定:英偉達核心供應商,1.6T OSFP-XD光模塊採用3nm DSP架構,傳輸功耗降低40%。

  • 技術儲備:硅光方案良率達92%,浸沒式液冷模塊工作温度降低10℃,目標三年內800G市佔率提升至8%。

    財務表現:2025年Q2新增訂單佔比15%,全年營收增速預計120%。

    風險點:國際市場份額僅5.3%,需突破海外高端市場。

4. 光迅科技(002281.SZ)

核心優勢

  • 全產業鏈佈局:覆蓋芯片-器件-模塊全環節,自研25G DFB激光器芯片自給率超70%。

  • 政策紅利:國內唯一實現10G及以上高端光芯片自研自產的廠商,深度參與「東數西算」工程。

    財務表現:2024年營收82.72億元,研發投入7億元(同比+23%)。

    風險點:國際市場份額低(5.3%),高端光芯片國產化率不足30%。

5. 華工科技(000988.SZ)

核心優勢

  • 華為核心供應商:獨家中標華為920C硅光模塊(技術難度最高),單模產品佔比超60%。

  • 板級光互聯技術:聯合華為研發CPO板級方案,應用於超算中心,2025H1淨利潤預增42%-52%。

    產能佈局:武漢基地800G模塊月產能30萬隻,北美客户佔比35%。

    風險點:高端光芯片依賴進口,需加強自主化進程。

6. 仕佳光子(688313.SH)

核心優勢

  • IDM模式壁壘:覆蓋芯片設計、晶圓製造、封裝測試全鏈條,AWG芯片全球市佔率前三。

  • CPO適配能力:1.6T AWG芯片完成客户驗證,MPO連接器切入綜合佈線大客户,泰國工廠提升海外交付能力。

    財務表現:2025年上半年淨利潤2.17億元(同比+1712%),毛利率提升至37.38%。

    風險點:存貨周轉率下降,資產負債率升至39.93%。

三、投資邏輯與策略建議

  1. 技術路線選擇:優先關注硅光與LPO技術領先企業(如中際旭創、新易盛),其技術迭代速度決定市場份額。

  2. 客户綁定深度:英偉達、亞馬遜、華為等頭部客户供應鏈企業更具業績確定性(如劍橋科技、華工科技)。

  3. 產能彈性:泰國、越南等海外基地產能釋放快的企業(如新易盛、仕佳光子)將優先受益需求爆發。

  4. 風險對衝:關注供應鏈國產化進展(如光迅科技)、存貨周轉率(如新易盛)及客户集中度(如劍橋科技)。

四、風險提示

  • 技術替代風險:CPO可能面臨硅光、薄膜鈮酸鋰等新技術的替代威脅。

  • 地緣政治:美國BIS出口管制清單可能加劇高端光芯片供應波動。

  • 估值泡沫:部分企業PE已超100倍,需警惕業績不及預期導致的回調。

五、結論

CPO賽道正處於技術突破與需求爆發的共振期,中際旭創、新易盛憑藉技術領先與產能優勢領跑市場,劍橋科技、華工科技則依託生態綁定實現高彈性增長。投資者需在技術路線、客户結構、產能佈局三維度篩選標的,同時警惕供應鏈與估值風險。長期來看,具備IDM能力(如仕佳光子)和全球化交付能力的企業,有望在AI算力時代持續受益。

【免責聲明】本文引用官方媒體和網絡新聞資料,如有錯誤,請以最新信息爲準。本文絕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引導或承諾,僅供交流探討,請審慎閲讀。市場有風險,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理性獨立思考之上。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