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電源行業近況及推薦標的更新

2025-08-18 17:49

(來源:紀要頭等座)

1、AIDC電源市場關注問題解答

·海外電源供應商選擇決策主體:海外電源供應商選擇的決策主體經歷了歷史演變。早期由NV等供應商主導電源選擇,但七八年前,隨着數據中心耗電量持續增大,海外CSP廠商發現僅依賴供應商提供的電源設備存在問題——供應商主要聚焦賣卡,對電源要求不高,導致耗電量增大后電費成本佔比顯著上升。基於此,Meta、谷歌等CSP廠商開始組建專業電源團隊。這些團隊工程師多來自臺達等資深電源廠,擁有十幾年至二十年從業經驗,對電源及數據中心有深刻理解,會根據自身需求定義產品規格,定製化開發電源產品(包括ACDC電源)。

·海外客户選擇供應商要求:海外客户選擇電源供應商主要有四方面要求。產品層面,海外服務器電源定製化程度高,對功率密度要求嚴格(服務器電源高度僅約4釐米,設計難度大),當前國內因此類電源使用少,設計經驗豐富的主要是臺達系團隊(如歐陸通、長城、奧海),客户對臺達背景研發團隊更認可。產能層面,北美客户為應對供應鏈穩定性,要求供應商具備海外產能(如臺達電源在泰國生產)。供應鏈層面,客户傾向選擇供應鏈穩定、規模大的供應商(如臺達供應鏈更穩定,優先保障大客户)。平臺化研發能力層面,具備多類型電源方案(ACDC、DCDC等)開發能力,且能同步多團隊開發的供應商更易早期合作,這類供應商可替代客户完成部分開發工作,客户滿意后訂單傾斜明顯。

·定製電源開發流程:海外客户定製電源開發需經歷多階段流程。首先,客户提出初步需求(場景、效率、功率密度、電壓等級等),供應商據此提方案並報價,此階段可能同步對接多家廠商。客户選定合作供應商后進入研發立項(行業稱「award」),客户支付開發費,供應商啟動定製開發。樣機開發完成后,需依次通過EVT(工程驗證測試,測試基本功能如效率、輸入輸出性能)、DVT(設計驗證測試,測試可靠性如老化、安規)、PVT(小批量過程驗證測試,優化產線良率)階段,最終進入MP(量產)階段。從award到MP周期約一年,客户通常提前1.5-2年啟動研發。

·海外HVDC進度與需求:海外HVDC(800V/±400V)因英偉達2027年高功率產品Revan Ultra需求興起。此前海外HVDC滲透率幾乎為零,主要使用48V PSU電源。為應對Revan Ultra(其服務器將原生支持HVDC),Meta、谷歌、微軟等CSP大廠明確將採用HVDC。其中Meta進度最快,計劃2026年投用±400V數據中心,其他廠商最晚2027年跟進。

2、AIDC電源重點標的推薦

·陽光電源推薦邏輯:陽光電源上半年挖角麥克米特與臺達研發人員,成立子公司佈局AI DC業務,核心高管有臺達背景,對電源理解有優勢。依託大儲技術積累,在綠電直聯等特定場景優勢明顯;平臺化研發能力可配合客户開發產品,作為逆變器龍頭,供應鏈優勢突出,是大陸唯一有機會與臺達競爭的企業。業務將覆蓋ACDC PSU、服務器電源、DCDC板載電源模塊等。雖業務剛佈局,但基於研發、供應鏈優勢,以及北美市場經驗和過往轉型案例,遠期潛力值得看好。

·奧海科技推薦邏輯:奧海科(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技主要業務為消費電子,2025年利潤約6億,當前估值20倍出頭。近一個月長城研發團隊部分人員加入,該團隊有臺達背景,曾開發5.5千瓦高功率密度PSU獲好評,加入后產品研發節奏將加快。雖未給出出貨或客户指引,業務尚早,但基於團隊和產品方案成熟優勢,后續有望取得進展,當前估值便宜,是重點推薦標的。

·歐陸通補充關注:歐陸通核心研發人員來自臺達,研發能力獲認可。奧海科技研發團隊資深且有成績,未來有望複製歐陸通發展路徑;奧海有海外業務基礎,未來或拓展海外市場。

Q&A

Q: 電源供應商的選擇由NV決定還是海外CSP廠商決定?

A: 早期電源供應商的選擇由NV等供應商主導。約七八年前,隨着數據中心耗電量增加,海外CSP廠商發現僅依賴供應商提供的電源設備存在問題,導致電費成本佔比上升。此后,CSP廠商開始組建專業電源團隊,根據需求定義產品規格,定製開發AC/DC電源等產品。對於DC/DC電源,CSP廠商購買NV的卡后通過OEM組裝服務器,但核心電源仍由其指定。

Q: 海外客户選擇供應商的主要要求有哪些?

A: 海外客户選擇供應商的要求主要包括四方面:產品層面重點關注工藝密度,尤其是服務器高度僅約4釐米的場景下對散熱設計要求高,國內具備此類電源設計經驗的主要為臺達系研發團隊,客户更傾向與臺達團隊研發的供應商合作;產能層面,北美客户關注中美貿易風險下的供應鏈穩定性,要求供應商具備海外產能;供應鏈層面,客户因擔憂供應商供應鏈問題影響交貨,傾向選擇供應鏈更穩定、實力更強的企業,此類企業通常優先保障大客户,從而獲得更多訂單份額;平臺化研發能力是重要加分項,臺達等企業可針對客户定製化需求提供ACDC、DCDC等多類型電源方案及同步開發服務,在客户新產品未成熟階段即可開展早期定製合作,最終獲取大部分訂單,這一能力與企業規模、研發實力及平臺化水平直接相關。

Q: 海外客户定製電源需要經過哪些流程?

A: 主要流程包括:客户提出需求,電源供應商根據需求提供方案並報價,該階段周期較長且客户可能同步對接多家供應商;客户選定合作供應商並啟動研發立項,客户支付研發費用,供應商開始定製開發,進入此階段后獲取訂單的概率較高;立項后開發樣機,量產前需完成四個測試階段:EVT、DVT、PVT,最終進入MP階段。從award到MP周期約一年,客户通常提前一年半至兩年啟動與電源廠商的研發對接。

Q: 海外HVAC的進度情況如何?

A: 海外過去HVAC滲透率幾乎為零,主要使用48伏PSU電源;由於2027年NV將推出高功率Revan Ultra產品,Meta、谷歌、微軟等CSP大廠已明確后續將採用HVDC,以應對NV2027年新產品需求,屆時服務器可能原生支持該HVDC方案。

Q: 海外CS市場的發展節奏及各公司佈局時間如何?

A: 海外CS市場發展節奏較快,其中Meta佈局節奏最快,計劃於2026年啟動±400V數據中心投入;其他企業預計最晚於2027年啟動相關佈局。主要因英偉達產品將於下半年量產,需配合其進度,2027年各數據中心將啟動HVDC部署。

Q: 海外電源市場空間的測算結論是什麼?

A: ACDC電源遠期需求空間預計超1,000億元,其中HVDC電源需求佔比將逐步提升;DCDC電源需求未來預計達1,000億元以上,其中800伏轉48伏降壓模塊電源需求增速最快。ACDC與DCDC電源合計市場空間預計2028年達2,360億元。

Q: 近期比較看好的標的有哪些?各自的優勢是什麼?

A: 主要看好的標的為陽光電源和奧海科技。陽光電源上半年引入麥克米特與臺達研發人員,成立子公司佈局AIDC業務,核心高管具備臺達背景,在電源領域理解上具有優勢;依託大儲業務積累的綠電直聯場景經驗形成差異化競爭力;未來計劃佈局ACDC PSU、服務器電源、DCDC板載電源;憑藉平臺化研發能力與供應鏈優勢,具備與臺達競爭(更多實時紀要加微信:aileesir)的潛力,並擁有成功商業轉型案例及北美市場優勢。奧海科技以消費電子為主營業務,今年預計利潤約6億,當前估值20倍出頭;近期引入原臺達背景的長城研發團隊,研發節奏有望加快;團隊體系與產品方案成熟,未來或複製歐陸通發展路徑,拓展海外業務機會。此外,歐陸通研發團隊核心成員來自臺達,研發能力可靠。

免責申明:以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以此作為投資依據出現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