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信用債啞鈴策略

2025-08-18 09:57

來源:郁言債市

摘 要

8月11-15日,股市走強壓制債市表現,普信債收益率全線上行,但信用利差大多被動收窄。銀行資本債表現弱於普信債,收益率上行2-10bp,信用利差大多走擴,與同期城投債相比,4-5Y大行資本債收益率多上行5-8bp。

目前信用債收益率、利差均處於歷史低位,疊加債市不確定性較多、波動加大,機構整體偏謹慎,尤其是對長久期信用債。一方面,7月中下旬以來基金對長久期信用債的需求偏弱,最近三周合計淨賣出47億元5-10年信用債。另一方面,5年以上信用債二級成交佔比也明顯下降,從7月中旬15.4%的偏高位置持續降至5.9%,而1年以內成交佔比由29.4%升至36%。 

在此背景下,信用債啞鈴策略或佔優,即同時持有票息較高、低波動的防守型品種,以及流動性好的高波動博弈型品種。其中,防守型品種首選1-3年中低等級城投債,由於票息較高,在債市下行或震盪行情下不會表現太差,並且在調整階段票息能夠覆蓋一部分資本損失,回撤比較可控。

我們計算各類型信用債2025年以來的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票息收益+資本利得/損失),根據行情分為四個階段,1-3年中低等級城投債的持有期收益率普遍要高於中長久期高等級品種,並且整體持有體驗要更好。截至8月15日,3年AA和AA(2)城投債收益率分別為2.03%、2.15%,信用利差在36-47bp之間,距離2024年1/4分位數值還有2-6bp的空間,在利差均值-1倍標準差附近,比利差下限(均值-2倍標準差)高9-12bp。

博弈型品種可以選擇流動性好的大行資本債。今年以來窄幅震盪的行情中,大行資本債「利率波動放大器」的屬性有所削弱,其信用利差變動與相應期限利率債之間的相關性明顯下降,這也意味着其操作難度在上升。不過,最近一周,由於債市波動加大,大行資本債「放大利率波動」的屬性迴歸,5年 AAA-級銀行二級資本債信用利差與5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之間的相關係數回升至0.4以上,並且結合往年來看,這種高相關性往往會維持一段時間,這也為波段操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目前4-5年大行資本債收益率已調整至2%以上,有一定吸引力,但仍需觀察資金面及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化,不過越調整越是買入契機。一方面,8月以來銀行資本債表現分化,短久期、低等級品種收益率大幅下行,而中長久期大行資本債收益率上行,且表現明顯弱於同期的普信債,性價比有所回升,如果后續債市修復,或迎來補漲機會。尤其是4年AAA-銀行資本債性價比更高,目前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1/4分位數值還有8bp的壓縮空間。另一方面,目前4-5年大行資本債收益率上行至2%以上,保險機構開始積極參與,最近一周淨買入其他類債券(主要是銀行資本債)61億元,或起到一定託底作用。

風險提示: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信用風險超預期。

8月11-15日,股市走強壓制債市表現,普信債收益率全線上行,但信用利差大多被動收窄。具體來看,城投債收益率上行1-8bp,其中2-4年、7-10年AA(2)及以上品種表現更弱,收益率上行幅度在4-8bp之間。信用利差大多被動收窄,其中5年利差收窄3-5bp。

銀行資本債表現弱於普信債,收益率上行2-10bp,信用利差大多走擴。其中,中長久期品種表現更弱,4-5年和10年大行二級資本債、4-5年銀行永續債收益率上行幅度在7-10bp之間。與同期城投債相比,4-5Y大行資本債收益率多上行5-8bp。

7月中下旬,「反內卷」政策使得商品、權益市場行情火熱,風險偏好明顯上升,信用債跟隨債市調整。月末政治局會議落地,通稿對「反內卷」的表述相對温和,股市下跌,且各商品交易所追加開倉限制,平抑投機交易,債市隨之進入修復階段。但權益市場在經歷了急跌之后再度進入上升通道,導致債市再次調整。目前信用債收益率、利差均處於歷史低位,疊加債市不確定性較多、波動加大,機構整體偏謹慎,尤其是對長久期信用債。

一方面,7月中下旬以來基金持續賣出長久期信用債。7月中上旬基金、理財等非銀機構對信用債的配置需求較大,如基金在6月30日-7月18日共買入1264億元信用債,其中5-10年買入87億元。7月第四周(7月21-25日),債市調整疊加資金面收斂,理財預防性贖回基金,導致基金在二級市場拋售信用債,當周基金淨賣出234億元信用債。最近三周,雖然基金恢復信用債需求,整體維持淨買入狀態,但買入期限主要集中在3年以內,對於5-10年長久期信用債需求依然偏弱,合計淨賣出47億元。

另一方面,5年以上信用債二級成交佔比也明顯下降。7月中旬以來,5年以上信用債成交量明顯下降,成交佔比從15.4%的偏高位置持續降至5.9%。與之對應的是,短久期信用債成交活躍度提升,1年以內成交佔比由29.4%升至36%,1-2年佔比由17.5%升至18.8%。

在此背景下,信用債啞鈴策略或佔優,即同時持有票息較高、低波動的防守型品種,以及流動性好的高波動博弈型品種。其中,防守型品種首選1-3年中低等級城投債,由於票息較高,在債市下行或震盪行情下不會表現太差,並且在調整階段票息能夠覆蓋一部分資本損失,回撤比較可控。

我們計算各類型信用債2025年以來的持有期收益率(持有期收益率=票息收益+資本利得/損失),全年來看,1-3年中低等級城投債的持有期收益率普遍要高於中長久期高等級品種,並且整體持有體驗要更好。將2025年以來的信用債行情分為4段,年初-3月12日的調整階段、3月12日-4月7日的修復階段、4月7日-7月7日震盪下行階段、7月7日以來震盪走弱階段。其中,在債市下行階段中,信用債各品種收益率均下行,1-3年中低等級城投債持有期收益率雖不靠前,但不會比中高等級、中長久期低太多。而在債市調整階段,1-3年中低等級城投債表現出較強的抗跌性,尤其是1年品種,如2025年初-3月12日收益率上行40bp左右,票息收入依然能夠覆蓋資本損失。

目前3年AA和AA(2)收益率在2%以上,並且7月上旬以來調整幅度較大,也有一定的利差壓縮空間,值得關注。截至8月15日,3年AA和AA(2)城投債收益率分別為2.03%、2.15%,信用利差在36-47bp,距離2024年1/4分位數值還有2-6bp的空間,在利差均值-1倍標準差附近,比利差下限(均值-2倍標準差)高9-12bp。

高波動博弈型品種可以選擇流動性好的大行資本債。今年以來窄幅震盪的行情中,大行資本債「利率波動放大器」的屬性有所削弱,其信用利差變動與相應期限利率債之間的相關性明顯下降,這也意味着其操作難度在上升。以5年 AAA-級銀行二級資本債為例,將其信用利差與5年期國開債收益率做滾動30日相關性分析,得到兩者之間的相關係數。整體來看,2023年之前,兩者之間的正相關程度並不算高,在這一階段中絕大多數時間相關係數都在0.4以下(一般來説,相關係數絕對值小於0.4為低度線性相關,在0.4-0.7之間為顯著性相關,在0.7-1之間為高度線性相關)。2023、2024年銀行資本債「利率波動放大器」的屬性凸顯,相關係數在0.4以上的交易日佔比在50%左右。但是2025年以來,兩者的相關係數在0.4以上的交易日佔比僅為27%,比2021年、2022年的34%還低,其中,相關性弱的階段主要是利率窄幅波動期間。

不過,最近一周,由於債市波動加大,大行資本債「放大利率波動」的屬性迴歸,5年 AAA-級銀行二級資本債信用利差與5年期國開債收益率之間的相關係數回升至0.4以上,並且結合往年來看,這種高相關性往往會維持一段時間,這也為波段操作提供了有利條件。

目前4-5年大行資本債收益率已調整至2%以上,有一定吸引力,但仍需觀察資金面及市場風險偏好的變化,不過越調整越是買入契機。一方面,8月以來銀行資本債表現分化,短久期、低等級品種收益率大幅下行,而中長久期大行資本債收益率上行,且表現明顯弱於同期的普信債,性價比有所回升,如果后續債市修復,或迎來補漲機會。尤其是4年AAA-銀行資本債性價比更高,目前信用利差相比2024年1/4分位數值還有8bp的壓縮空間。另一方面,目前4-5年大行資本債收益率上行至2%以上,保險機構開始積極參與,最近一周淨買入其他類債券(主要是銀行資本債)61億元,或起到一定託底作用。

01

城投債:融資繼續回暖,短端票息品種抗跌

城投債境內外融資均有回暖跡象,關注持續性。2025年8月1-17日,城投債發行2859億元,到期2458億元,淨融資401億元,淨融資額較7月進一步增加。分省份來看,浙江、廣西、湖北和陝西為主力,淨融資超50億元,其中浙江主要為市級和區縣級平臺淨融入,廣西和湖北主要為省級平臺。本周城投點心債發行數量回暖,成都、贛州、徐州、鄭州等多地均有平臺發行,其中部分用途為項目建設。

發行利率未進一步向下突破,但仍處在歷史低位。8月以來,城投債1年以內、1-3年、3-5年和5年以上平均發行利率分別為1.74%、2.13%、2.48%和2.41%,其中3-5年發行利率較7月上行2bp。發行期限縮短,8月以來3年以上佔比為42%,相較7月下降6個百分點。

二級市場方面,城投債跟隨債市調整,收益率全線上行,但部分品種相對抗跌,信用利差壓縮。短端票息品種表現較好,1Y各品種收益率大多上行3bp以內,弱資質則更加抗跌,1Y和3Y AA-收益率分別僅上行1和2bp,利差壓縮2bp。不過長期限品種表現較差,比如7Y AA及以上收益率上行8bp,利差走擴1bp,10Y及以上收益率也大多上行4bp以上。

從經紀商成交數據看,本周中短端品種基本在估值附近成交,5年以上則平均高估值1.5bp成交。本周城投債成交筆數較少,單日多在600筆左右。在資金面較平穩的情況下,中短端城投債成交偏離估值幅度不大。不過5年以上個券在成交筆數減少的同時,平均高估值1.5bp成交,其中常州城投、陝西交控、河南交投等主體多筆長債高估值3bp以上成交。此外,本周科創城投債成交也非常少。

02

 產業發行利率全線上行,高評級成交佔比回升

8月,產業債發行規模同比減少,淨融資同比小幅上升。8月1-17日,產業債發行3580億元,同比減少203億元,淨融資1021億元,同比增加138億元。其中,建築裝飾行業淨融資規模最大為289億元,煤炭、非銀金融和綜合淨融資也在150億元以上。發行情緒轉弱,全場倍數3倍以上佔比由26%降至22%,2-3倍佔比由31%降至25%。

1年以內短久期發行佔比明顯下降。8月以來,產業債1-3年佔比由7月的35%升至43%,而1年以內佔比由39%降至32%,5年以上佔比由7%降至6%。發行利率全線上行,中長久期上行幅度更大。8月產業債3-5年和5年以上發行利率分別為2.15%、2.32%,較7月上行11-15bp,1年以內和1-3年發行利率分別為1.63%、2.09%,較7月上行1-4bp。相比城投債,產業債3-5年平均發行利率低33bp,1年以內、1-3年和5年以上發行利率低3-11bp。

從經紀商成交來看,產業債買盤情緒明顯轉弱,TKN佔比由75%環比下降至63%,低估值佔比從70%降至31%。成交小幅降久期,1年以內成交佔比環比上升4pct至37%,1-2年、2-3年成交佔比分別環比下降2pct、3pct至14%、20%。高評級成交佔比回升,AAA-及以上佔比上升4pct至52%,AA+、AA佔比分別下降1pct、2pct至24%、22%。

03

   銀行資本債:收益率全線上行,中長久期表現更弱

2025年8月11-15日,浙江稠州商業銀行發行15億元5+5年二級資本債,發行利率為2.65%,東營銀行、寧波通商銀行分別發行20、5億元5+N年永續債,寧波通商銀行發行利率為2.60%,東營銀行由於發行截止日為8月19日,暫未披露發行利率。

二級市場方面,股市上漲壓制債市情緒,銀行資本債收益率全線上行2-10bp,中長久期品種表現更弱。其中,4-5Y和10Y大行二級資本債、4-5Y銀行永續債收益率上行幅度在7-10bp;1年短久期收益率上行幅度較小,在2-4bp。信用利差普遍走擴,其中3-4Y AA及以上二級資本債、2-4Y銀行永續債利差走擴2-4bp,5Y中小行資本債則較為抗跌,利差小幅收窄1-3bp。與同期中短票相比,銀行資本債普遍表現更弱,尤其是中長久期品種,4Y二級資本債、4-5Y銀行永續債相對同期限中短票收益率多上行4-7bp。

從經紀商成交來看,8月11-15日銀行資本債成交筆數環比增加,成交情緒大幅轉弱,TKN佔比降至60%以下,二級資本債、永續債低估值佔比分別環比下降35pct、49pct至26%、27%。從期限結構來看,成交主要集中在流動性較好的中長久期品種,國有行二級資本債4-5年成交佔比環比下降2pct至52%,5年以上成交佔比環比上升6pct至22%,永續債4-5年成交佔比環比上升6pct至60%;股份行二級資本債、永續債4-5年成交佔比分別上升4pct、17pct至46%、71%。

城商行成交情緒也明顯轉弱,二級資本債、永續債低估值佔比分別下降51pct、41pct至26%、37%。城商行資本債成交拉久期並向高等級集中,二級資本債、永續債4-5年成交佔比分別上升2pct、19pct至33%、58%,AA+成交佔比分別上升16pct、20pct至65%、74%。

TLAC債方面,我們在報告《TLAC債,成交活躍的新品種》中,將3Y、5Y、10Y AAA-二級資本債到期收益率減去3+1、5+1和10+1 TLAC債平均收益率,得到各期限二級資本債-TLAC債的利差。其中,3Y利差普遍在0-5bp之間波動,5Y多在0-6bp內波動,10Y多在2-10bp內波動。截至2025年8月15日,3Y、5Y、10Y二級資本債-TLAC債的利差分別為2.5bp、2.4bp、1.7bp,其中3年、5年處於中樞附近,10年處於中樞偏低水平,表明當前10年TLAC債比二級資本債更具性價比。

商金債方面,我們在報告《商金債,優質低波資產》中提到,2021年以來商金債估值基本跟隨利率債波動,利差中樞相對穩定。以3YAAA商金債為例,2021年以來其利差多在10-30bp內波動,利差中樞穩定在20bp。截至8月15日,3Y AAA商金債信用利差為12bp,在利差中樞偏低水平。

風險提示:

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調整:本文假設國內貨幣政策維持當前力度,但假如國內經濟超預期放緩、或海外貨幣政策出現超預期變化,國內貨幣政策相應可能出現超預期調整。

流動性出現超預期變化:本文假設流動性維持充裕狀態,但假如流動性投放少於往年同期,流動性可能出現超預期變化。

信用風險超預期:若發生超預期的信用風險事件,可能會引發信用債市場調整。

分析師:姜丹

分析師執業編號:S1120524030002

分析師:錢青靜

分析師執業編號:S1120524090001

分析師:曾禹童

分析師執業編號:S1120524090003

聯繫人:陳頌歌

證券研究報告:《信用債啞鈴策略

報告發布日期:2025年8月17日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