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8 09:52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英國首相斯塔默今年5月曾在捷豹路虎的工廠宣佈,他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達成的世界領先的貿易協議中,包括將美國對英國鋼鐵的關税削減至零。
三個多月后,行業組織「英國鋼鐵」的貿易與經濟政策主管、鋼鐵行業的遊說人士Peter Brennan仍在等待這一承諾成為現實。
Brennan表示,由於美國25%進口關税的不確定性,大多數成員企業的美國訂單都在下降。他補充説,一家生產極具價格競爭力的產品的製造商表示,如果關税不降至零,他們到年底就得關門。
「人們越來越擔心,敲定鋼鐵協議的最終細節,已經不再是英美兩國政府的優先事項了,」Brennan上周表示。「雙方完成這筆交易的意願很可能都在動搖。」
與英國類似的挫敗感和經濟損失正在日本、歐盟和韓國蔓延。這三方在過去一個月里也宣佈了類似的消息:在就特朗普於8月7日生效的全面關税水平進行談判時,華盛頓在汽車出口方面給予了他們寬減。
但對於這三大汽車出口強國而言(與英國不同,它們的鋼鐵和鋁面臨50%的關税),它們仍在等待特朗普的讓步,而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進口的豐田、寶馬、現代等汽車徵收的高達25%的懲罰性關税依然存在。
日本首席貿易談判代表赤澤亮正上周五在提及該國汽車行業時表示,「我們仍在持續受到損害——流血並未停止,我們希望美國儘快簽署行政命令。」
三周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蘇格蘭與特朗普就她所謂的15%「全包」關税握手言和,布魯塞爾的官員后來理解這應是一個同樣適用於汽車的關税上限。
代表德國汽車工業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正在敦促快速執行,以減輕製造商及其供應商的「巨大負擔」。
「歐盟與美國之間的協議尚未為德國汽車行業帶來任何明確性或改善,」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Hildegard Müller在上周四在一份聲明中説。「由此產生的成本已達數十億,並且還在持續增加。」
現為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非駐所研究員的前歐盟貿易專員Cecilia Malmström提醒説,任何延誤可能純粹是行政程序問題。
但「如果什麼都沒發生,歐盟委員會將面臨巨大的壓力,需要採取報復或其他行動,特別是來自德國、意大利、法國、瑞典等國的汽車製造商,」她説。「美歐協議以及其他協議中還有很多模糊之處,因此我們很可能會看到永久的談判和大量的拖延戰術。」
在8月14日的新聞發佈會上,歐盟委員會發言人Olof Gill表示,華盛頓和布魯塞爾正在敲定一份聯合聲明。「美國已就此向我們做出了政治承諾,我們期待這些承諾得到履行,」他説。
在歐盟宣佈消息前不到一周,美國和日本於7月22日達成了一項出人意料的協議,將全面關税和汽車關税降至15%。到目前為止,更廣泛的關税已經實施,但對汽車的附加税仍為25%。
這個亞洲第二大經濟體的官員們正在等待特朗普發佈行政命令以降低汽車關税,以及一份官方指令以澄清全面關税不會在現有税率之上疊加徵收。
赤澤亮正曾提到,由於關税問題,一家日本汽車製造商每小時就損失1億日元(約68萬美元)。
上個月,日產汽車公司表示,預計較低的關税税率將帶來3000億日元的衝擊,低於此前估計的4500億日元。但其首席執行官Ivan Espinosa警告稱,只要關税何時以何種方式生效尚不明確,就很難給出準確的預測。
赤澤亮正本月早些時候飛往美國,以確認美方將很快調整其行政命令以取消疊加徵稅,並退還多收的關税。這兩項至今都尚未實現。
面臨類似問題的是韓國,該國於7月31日宣佈與華盛頓達成貿易協議。該協議將對包括汽車在內的輸美商品徵收15%的關税,同時韓國承諾在造船業投資3500億美元,並採購1000億美元的能源。
15%的全面關税已於本月早些時候根據特朗普的命令生效,但與日本一樣,針對汽車行業的關税仍為25%。貿易數據顯示,儘管韓國公司因預期美國將提高關税而提前出貨,使其上半年整體出口保持韌性,但對美汽車出口額下降了近17%,鋼鐵出口下降超過11%。
據彭博行業研究分析師Joanna Chen稱,即使在新的15%汽車關税下,韓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現代汽車公司及其關聯公司起亞公司今年仍可能面臨高達50億美元的額外成本。Chen表示,雖然避免25%的關税將節省超過30億美元,但在需求疲軟和補貼收緊的情況下,這一關税仍擠壓了利潤空間,加劇了與日本汽車製造商的競爭。
韓國總統李在明計劃於8月25日與特朗普舉行峰會——這是自李在明6月上任以來的首次會晤——這將考驗3500億美元投資承諾的持久性,以及兩國在國防開支、美軍駐紮水平和對朝政策等敏感問題上的盟友關係。
對於斯塔默和英國來説,協議的大部分內容現已生效,包括10%的所謂對等税率,這是所有美國貿易伙伴中最低的。然而,在削減關税的延誤中,特朗普對英國鋼鐵徵收的25%關税仍然令人惱火。
有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是,美國堅持鋼鐵必須在英國「熔化和澆鑄」纔有資格享受減免。這是該國最大的生產商之一塔塔鋼鐵英國公司在去年關閉高爐后已無法滿足的要求,其新的電弧爐預計要到2027年底才能準備就緒。
熟悉政府想法的人士謹慎樂觀地認為,他們或許能夠獲得「熔化和澆鑄」規則的豁免,即允許從某些歐洲國家進口、然后在英國進一步加工的鋼鐵有資格被認定為英國產品。
「這並非英國政府不努力,」塔塔鋼鐵公共事務總監Tim Rutter説。「我們聽説美國各部門只是應接不暇。」
英國商業和貿易部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官員們將繼續與華盛頓合作,儘快執行該協議。
上周五晚些時候在華盛頓,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發佈了新的鋼鐵和鋁產品關税清單,於本周一生效,其中一些指南影響了從英國的進口。
日本的赤澤亮正承認,即使是與英國的協議,其關鍵部分的實際執行也花了54天。因此,他表示如果美國的行政命令能在9月中旬左右下達,就算「不錯了」。
倫敦富林特全球(Flint Global)合夥人、該公司貿易和市場準入業務主管Sam Lowe表示:
「這只是進一步證實,談判從未真正結束,尤其是在美國將對製藥和半導體等行業徵收更多關税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