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H股指還有新高?十大券商最新研判來了!

2025-08-18 07:56

上周全球股指普漲,深證成指領漲全球股市,A股市場延續走強,投資者風險偏好整體抬升,A股兩市成交額與兩融余額雙雙突破2萬億元。伴隨量能的突破,上證指數錄得「八連陽」並一度突破3700點,創下近四年來新高。結構上,科技主線延續強勢表現,AI、半導體、機器人等成長板塊大漲。

后市市場將如何演繹?且看最新十大券商策略匯總。

1. 國泰海通證券:A/H股指還有新高

國泰海通證券研報稱,直以來,市場認為影響股票估值的因素主要在公司的業績、無風險利率、風險偏好等。事實上非常容易被忽視,但絕不能忽視的是制度的變化,這個因素在中國市場比其他市場更重要,在特定時期甚至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如今,「提高投資者回報」的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改變的不僅僅是制度,還有社會各界對中國資產的價值觀念,以及降低股市的風險評價。由此,國泰海通證券認為中國轉型加快、無風險收益下沉與資本市場改革共同構築起中國股市轉型牛的基石,A/H股指還有新高

2. 中信證券:建議聚焦創新葯、資源、通信、軍工和遊戲五大強勢行業

中信證券研報稱,市場賺錢效應持續積累,情緒難降温,增量流動性趨勢還會持續。考慮到宏觀因素的複雜性,依然建議聚焦創新葯、資源、通信、軍工和遊戲五大強勢行業。建議聚焦在具有強產業趨勢的五大行業中,更加聚焦於有真實業績兑現度的子行業,而不是靠情緒和意識流擴散。如果用ETF去表達,上述五大強勢行業對應的是有色ETF和稀有金屬ETF(聚焦稀土和能源金屬)、恆生創新葯ETF(聚焦在大的製藥公司而非小盤股炒作)、5G通信ETF(聚焦在光模塊和服務器)、遊戲ETF和軍工龍頭ETF。

3. 興業證券這是一輪健康牛

從去年9月底提出「市場邏輯已經反轉」,2025年度策略《強市場,新邏輯》進一步強調「資本市場再度肩負重任」、「中國股市、中國經濟要形成良性的正面循環,需要更長久的行情」,年初又鮮明提出「中國資產將迎來重估」,4月動盪中強調「以我為主」、「中國資產的重估遠沒有結束」,至今A股穩步向上,牛市正逐漸成為市場共識。在國家戰略方向指引下,疊加關鍵時刻的政策與資金託底、新動能的持續顯現,帶動市場信心活化、增量資金入市不斷形成合力之下,當前市場正在經歷「健康牛」。

4. 中泰證券​:市場有望延續偏強震盪格局

中泰證券維持此前判斷不變,即在三季度風險偏好仍處高位、企業盈利分化進一步強化的背景下,市場有望延續偏強震盪格局。

在配置上,繼續堅持「進攻與防禦並舉」的思路:一方面,重點把握科技主線(AI、機器人、算力)所代表的新質生產力方向;另一方面,延續港股高股息紅利資產的防禦配置,並保持對券商與保險等非銀金融板塊的積極關注,以獲取政策預期、交易活躍度和分紅回報的多重支撐。

5. 浙商證券:認準「系統性‘慢’牛」格局,看中長、略短期

上證指數帶量突破2024年高點3674,日線MACD頂背離有望被化解,下個目標或將指向2021年結構性牛市的高點3731。考慮到本輪牛市的性質是「系統性‘慢’牛」,「雨露均沾」是行情「底色」,因此「大金融+泛科技」的搭配有望持續戰勝基準。建議適度忽略短線走勢,在重要支撐(如20日、60日均線)附近分別增加短線、中線配置。

6. 華西證券:中期A股市場仍有充足空間和機會

其一,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增強,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正在得到越來越廣泛的國際認可。4月7日關税衝擊后,A股高風險偏好資金已率先入市;其二,過去居民部門積累了大量超額儲蓄,潛在增量資金充裕。截至2025年上半年,住户存款向上偏離2011-2019年間的趨勢線約50萬億以上,意味着股市潛在增量資金龐大;其三,新一輪牛市已抬升居民風險偏好,但A股總市值/居民存款、A股流通市值/居民存款均處於歷史相對低位,表明居民存款搬家仍處於早期階段。一旦資本市場活力進一步激發,則會產生居民存款搬家現象,從而促進「居民配置資金入市與股市慢漲」的正反饋效應。

7. 廣發:如果美聯儲降息利好哪些資產和行業?

20249月,美聯儲開啟新一輪預防式降息周期,受關税引發的再通脹擔憂影響,降息階段性停滯。但是近期7月非農就業數據超預期走弱,同時7CPI核心通脹中對進口依賴度較高的核心商品(如服裝、娛樂商品、家俱)等分項的價格環比增速回落。7PPI數據雖大超預期,但直接計入PCE指標的部分並不多,且PPI分項向CPIPCE的傳導鏈條較長,短期來看關税造成的通脹壓力可控。美聯儲貨幣政策再度調整的窗口或已到來。

結合核心優勢產業+景氣度邊際改善兩大標準,建議重點關注:(1)出口高增長的硬科技板塊,如海外算力產業鏈、部分底部企穩的新能源細分龍頭;(2)景氣趨勢明確的賽道板塊,如創新葯;(3)具備全球競爭優勢的中國核心資產,如港股互聯網龍頭

8. 財通證券持續縮量前無需過度「恐高」

財政延續發力+資金新增流入,成交温和擴張助力行情持續創新高。財政端,財政部等推出對個人消費和服務消費企業主體的貼息貸款,進一步支撐基本面預期修復。資金端,7月以來外資+居民+融資等多方面新增資金流入,預計行情長期向上動能充足。市場情緒看,全A成交額達到2.3萬億元新平臺,但距離3.5萬億警戒位仍有空間。結合歷史看,當前市場成交、換手持續向好,看好行情繼續新高;短期來看,市場出現一定「恐高」情緒,覆盤歷輪牛市,短期頂部關注成交額量能,在持續縮量前無需過度「恐高」。

9. 東吳證券:市場趨勢向上依然具備確定性

短期來看,在流動性驅動下市場有望維持相對強勢,在指數高位運行、嘗試突破前高的過程中,可能會經歷波動放大、震盪整固的階段。行業配置上,建議關注:1)科技方向相對低位的消費電子、智駕、國產算力、AI軟件;2)新消費、反內卷相關品種;3)主題投資如商業航天、腦機接口等。中期維度,政策底、資產荒和美元降息周期三重邏輯均未改變,市場趨勢向上依然具備確定性。FOMO資金將逐步入場,居民資產搬家是不可忽視的趨勢力量、潛在增量資金充裕,外資、險資等機構資金也有望加大流入。

10. 招商證券:小盤風格仍然相對佔優

7月社融在政府債支撐下繼續增長,結構上居民部門和企業部門的短貸和中長貸均小幅走弱,反映實體信貸需求相對疲軟,但M1增速明顯回升,M2-M1剪刀差繼續收窄,居民存款同比多減而非銀部門存款同比多增,居民存款流向非銀部門特徵明顯。從渠道上看,融資余額、私募基金規模持續攀升、個人投資者開户數活躍,成為當前居民資金入市的主要渠道,受此影響市場呈現為科技成長風格+小盤風格佔優,往后看在其他類型的場外資金明顯入市之前,預計這樣的風格仍將延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