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睿心醫療發佈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精準介入「全自動」智能時代將來臨

2025-08-17 22:07

8月16日,睿心醫療在深圳隆重舉行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發佈會暨深圳市醫學研究專項啟動論壇。

會議伊始,睿心醫療創始人兼CEO鄭凌霄致辭稱,從2017年成立至今,睿心醫療始終堅守使命——讓每條血管都得到更早期的診斷和更精準的治療,持續運用AI、計算仿真等技術,圍繞心腦血管疾病打造診療閉環,讓睿心成爲了心血管功能學診斷頭部企業。正是源於這份初心,公司決定研發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

2025年,睿心醫療推出的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完成了樣機生產和仿體實驗,並希望與臨牀專家一起進行深度合作,推動后續的動物實驗、產品打磨、臨牀註冊等工作,做出真正符合臨牀需求的產品。預計今年下半年,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可以完成AI自動化的動物手術。他認為,將來臨牀簡單重複性的術式,可以由醫生監控下的AI手術機器人自主完成;對於有挑戰性的手術,AI手術機器人可以為專家提供更強的助力。

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中華醫學會心血管分會候任主任委員于波教授作為權威臨牀專家代表致辭。他表示,心血管診療主要面臨三個痛點:首先,醫生手術穿鉛衣身體負荷重;其次,人手操作存在差異性,年輕醫生培訓水平難以達到同質和精準水平。第三是資源鴻溝,全國醫療資源不均衡,患者經常要跨省異地就醫。

他提出:「通過與 AI的深度融合,睿心醫療實現了從診斷、規劃到執行的閉環,這大大節省了人力,更重要是更精準,讓複雜的手術不再依靠經驗,讓基層的醫生也能夠高質量地完成高難度的手術,真正實現優質資源的下沉。這也是國家需要的,更多的患者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智慧醫療的福音。」最后,于波教授呼籲各位同仁共赴臨牀與產業之約,造福更多心血管患者。「我相信,當機器人握住導絲的那一刻,它延伸的不只是醫生的雙手,更是生命的長度。」

睿心醫療聯合創始人兼CTO馬駿在現場發表了 《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產品發佈報告》。他提到,睿心的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實現了「醫生-智能系統-執行終端」的三方協同:醫生通過自然語言交互(如語音指令)下達臨牀任務;智能系統利用先進算法將指令轉化為可執行的操作目標;再由執行終端完成自動化手術操作。睿心醫療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的短期目標是解決醫生痛點:減少輻射暴露和鉛衣負擔、降低重複勞動、縮短培訓周期、標準化手術質量並支持遠程醫療。其長期願景則是利用大數據和機器人技術,實現自動化手術的精度超越人類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7月,國家藥監局發佈《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有關舉措》。睿心醫療發佈會在此背景召開,這不僅標誌着血管介入診療正式開啟「全自動」智能時代,更成為國家新政錨定的「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關鍵領域首批產業化成果,為塑造醫療器械新質生產力樹立標杆。

最后,現場還舉行了圓桌對話環節,在睿心醫療聯合創始人兼CTO馬駿的主持下,于波教授、修建成教授、王磊主任、周壽軍博士、睿心醫療創始人兼CEO鄭凌霄圍繞「全自動AI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的現在與未來」的主題展開深度探討,針對技術創新、臨牀應用、倫理規範、未來發展趨勢等熱點議題分享了真知灼見,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寶貴的思路。

專家們一致認為:任何新技術的誕生及應用都有一個發展過程,AI+全自動血管介入機器人一定是未來的大趨勢,就看誰能堅定信心、攻克難題,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