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熱潮之下的股市分化加劇! 美國科技巨頭瘋漲 小盤科技無力撼動「三十年最大鴻溝」

2025-08-15 20:20

為爭奪巨大的潛在人工智能紅利而投入的鉅額支出,擴大了美股市場的大型科技巨頭們與小盤科技股之間的業績增長與股票漲勢差距。自2023年以來的這股史無前例AI熱潮並未推動所有科技股「狂飆」式上漲,這股投資熱潮反而不斷加劇全球科技板塊分化,尤其是小盤科技股表現持續低迷。

根據彭博匯編的可追溯至30年前的長期統計數據,衡量小盤科技股走勢的統計指標正以史上最大幅度落后于衡量大型科技巨頭漲勢的統計指標。今年以來,美股科技巨頭微軟(MSFT.US)以及英偉達(NVDA.US)分別上漲24%和36%,這兩家巨頭市值均突破4萬億美元大關,英偉達位列全球市值排行榜榜首,微軟則緊隨其后,最終帶動美股市場的大盤科技指數上漲16%,而小盤科技指數則自2025年迄今下跌1%。

1755260524(1).png

大科技全面跑贏——大型科技股表現相對小盤科技股的超額表現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儘管超大型科技股的市場主導地位並不新鮮,但它們在股市上創紀錄碾壓小型公司的這種前所未有程度已變得如此顯著,以至於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認為,即使美聯儲降息周期來臨,小型科技公司幾乎沒有追趕英偉達、微軟以及谷歌等大型科技巨頭股價漲勢的機會。

「要實現跑贏科技巨頭們,需要大規模的資源供給,這就是大盤科技股股價表現好得多的核心原因——它們所做的一切投資、它們擁有的一切實力,都會轉化為落地的創收結果和業績表現。」來自富蘭克林鄧普頓的全球指數投資組合管理主管Dina Ting表示。「小盤和中盤公司根本沒有能力或多余的資本來與這些巨頭們競爭。」

AI燒錢遊戲是少數幾家科技巨頭的「專屬遊戲」

以 AI基礎設施投資規模為例。僅僅微軟這一家科技巨頭預計將在2026財年投入860億美元的AI相關資本開支。這一規模佔據了小盤科技指數的幾乎整個市值(約1,800 億美元)的相當大一部分,更不用説「美股七大科技巨頭」整體的千億美元級別的屢創新高AI支出。

若想要斬獲更大規模的AI基礎設施來支撐隨着AI大模型發展,AI算力需求也變得愈發龐大的AI應用體系,中小盤根本無力進行大規模AI支出,這場被華爾街調侃的「AI燒錢浪潮」,甚至中小盤公司連參與該遊戲的資格都沒有,參與者可謂清一色的「超級大盤股」。

從美國雲計算領軍者們的AI支出來看,愈發龐大的AI訓練/推理集羣需要的資金流巨大,這也為何華爾街對於特斯拉一直持有謹慎立場——如果特斯拉的汽車業務持續疲軟,以「特斯拉信徒」為主的特斯拉投資者們對於特斯拉未來以及馬斯克本人的「未來信仰價值流折現」也將大打折扣。

Bloomberg Intelligence匯編的分析師預期顯示,華爾街分析師們普遍預計谷歌、微軟、Facebook母公司Meta以及亞馬遜這四大科技巨頭今年將在以AI算力基礎設施為核心的數據中心擴建或新建上整體支出超3500億美元——意味着有望在2024年強勁增長基礎上同比增長僅50%,預計2026年將超過4500億美元。

此外,近年來備受關注的一些小型AI科技公司由於選擇保持私有化,令小盤股投資者們難以觸及。值得注意的是,Figma Inc.等類似的新鋭軟件領勢力直到擁有符合大盤股特點的市值時才選擇上市。

「小盤科技公司股票表現長期不佳的原因在於,全球投資者們在小盤領域的AI相關股票標的本就不夠;而僅有的那些聚焦於AI的科技公司,由於實際的AI體量太小,也很難參與競爭。」來自傑富瑞(Jefferies)的中小盤股票策略師史蒂文·德桑克蒂斯在採訪中表示。

受到衝擊的不僅僅是無法長期維繫大規模AI資本支出。一些知名的小盤軟件公司(比如 Wix.com Inc.以及Chegg Inc.)所從事的業務,可能會被更加強大的AI技術所徹底淘汰。這也是為何這兩家軟件公司的股價今年迄今分別下跌44%和22%。美股市場的一組中小盤軟件股票因類似的擔憂因素,今年已有數十億美元市值被抹去。

在小型AI公司中,C3.ai Inc. 本周在公佈其稱之為「完全不可接受」的業績數據后股價大幅下挫,另一隻較小規模的小盤AI概念股 BigBear.ai Holdings Inc. 在發佈業績報告后也出現該公司罕見的暴跌,並且這些AI概念公司普遍表示將因關税導致的宏觀經濟壓力而縮減整體支出。

作為對比,科技巨頭們反而在關税重壓下選擇加大AI支出規模。Facebook母公司Meta將2025年全年資本支出下限從640億美元上調至660億美元,目前預計2025年全年支出將在660億美元至720億美元之間,可謂徹底凸顯出這家社交媒體巨頭基於「AI+數字廣告」模式的廣告業務強勁增長速度足以支撐其在AI基礎設施上的激進投資強勁。

「大科技」越來越受投資者青睞,小盤科技股難以分享 AI 盛宴

這些小盤科技股的史無前例拋售與超大盤科技公司的愈發強勁財報數據與AI資本支出形成了鮮明對比,后者大多受到市場歡迎;或者像 Palantir Technologies Inc. 這樣的新興軟件巨頭,持續強勁擴張的業績幫助投資者們忽略了其高企的估值,但是像Palantir 這樣的憑藉持續強勁業績,從一家中小盤軟件公司在近年來快速跨向大盤科技股公司的標的可謂罕見。

1755260566(1).png

大科技越來越強大,其余科技則停滯——小型科技公司被認為難以與大型科技公司進行競爭

本財報季,約77%的小盤科技公司在盈利和營收這兩項數據均好於預期;相比之下,超過91%的大盤科技公司在盈利上超出預期,85%在營收上超出預期。

「市場為增長付費,而你在大盤科技公司那里看到的增長,明顯要好於小盤和中盤科技股。」德桑克蒂斯表示。他預計,隨着小盤和中盤公司的盈利增速在全球佈局AI的趨勢下有所加快,而大型科技巨頭們的業績增速因基數效應而降温,小盤與中盤科技股在盈利增長方面會有一定程度追趕。但這可能不足以大幅縮小股價漲幅差距。

「問題在於,隨着科技巨頭們佔領的市場規模越來越大,如果AI驅動的不同業務領域公司之間的盈利增長更加常態化,是否會由此帶來業績與股價表現的廣泛化?我們對未來保持樂觀,但市場對於中小盤的擔憂已經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七巨頭」並未被高估,反而是標普500指數的其余493公司有問題?

華爾街價值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斯近日發表重磅言論,他表示,美股「科技七巨頭」估值並沒有顯得過高。相反,他認為標普500指數的其它成分股可能存在問題。

佔據標普500指數以及納斯達克100指數高額權重(大約35%)的所謂「美股七大科技巨頭」,即「Magnificent Seven」,它們包括:蘋果、微軟、谷歌、特斯拉、英偉達、亞馬遜以及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它們乃標普500指數屢創新高的核心推動力。

放眼整個美股,七大科技巨頭自2023年以來乃領漲整個美股市場的最強勁引擎,它們憑藉自身強大市場優勢佈局AI帶來的無比強勁營收、堅如磐石的基本面、多年以來持續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儲備以及不斷擴張的股票回購規模,吸引全球範圍的資金蜂擁而至,然而七巨頭處於歷史高位的估值卻令華爾街愈發謹慎——七大科技巨頭中有六家預期市盈率高於25x這一標普500指數估值,而美股大盤基準——標普500指數的估值同樣處於歷史高位附近。

馬克斯著有《投資最重要的事》《周期》等多本在投資領域頗具影響力的書籍,他所展現出的投資智慧贏得了「股神」沃倫·巴菲特的認可。巴菲特曾大力推薦《投資最重要的事》一書。

馬克斯近日表示,雖然佔據高權重的七巨頭帶動的漲勢凸顯出市場漲勢集中度高,且七巨頭平均的市盈率約為33x、高於市場均值,但在考慮到它們各自的卓越產品、極高市佔率、高邊際利潤與全球最為強大的護城河后,這一估值完全合理。

相反,馬克斯認為,標普500指數中的其它成分公司估值並不合理。他指出,標普500其余493家公司的平均PE高達22x,遠高於歷史均值——即15倍左右,並警告稱:「正是這些公司推高了整體指數估值,使其處於令人擔憂的高位。」馬克斯還指出:「這些公司是否被高估暫時無法被證實,當前條件也不意味着立刻會出現估值回調。」

有着「華爾街預言家」稱號的Sanctuary Wealth的資深策略師瑪麗•安•巴特爾斯近日表示,人工智能(AI)將推動盈利增長,並將標準普爾500指數推至歷史新高。她目前預計,到2025年底,美國股市將升至7000點,較目前的歷史最高位上漲12%。

巴特爾斯指出,美國股市的贏家將繼續成為贏家。她並不擔心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巴特爾斯寫道:「盈利增長仍然相對稀少,主要集中在科技以及與科技相關行業、工業、金融以及受益於電力需求加速的公用事業行業。」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