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京交通大學教授張向宏:具身機器人數據是世界級難題,仍需加入AI智能體技術

2025-08-15 18:12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鈦媒體APP)

數據正在成為AI時代新的生產力。

8月14日,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國新辦發佈會上表示,中國數字基礎設施當中,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同時,2024年,全國數據企業數量超40萬家,數據產業規模達5.8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117%;此外,2024年,全國數據市場交易規模預計超1600億元,同比增長30%以上。

在數據產業當中,隱私計算和數據要素發展前景廣闊。IDC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隱私計算平臺市場規模達9.8億元,同比增長10.1%。

8月14日舉行的螞蟻隱語「可信隱私計算開源社區」三周年活動上,北京交通大學信息管理理論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教授張向宏表示,過去30年前,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是推動全球經濟增長重要引擎,誕生出微軟、蘋果、特斯拉等一大批跨國公司。那麼,下一個30年增長就需要國家數據基礎設施(NDI),通過掌握數據流通應用模型算法、標準規範、機制設計等軟基礎設施制定的話語權,網絡和算力等硬基礎設施研發的主動權,培育一大批全球領先的數據資源、數據技術、數據服務、數據應用、數據安全、數據基礎設施企業,從而引領下一個30年全球經濟的高速增長。

會后交流時,張向宏對筆者表示,相比於算力和網絡基礎設施,當前數據基礎設施的共識遠沒有達成,這確實是客觀現實挑戰。但過去一年,數據基礎設施已經從認識到理論再到實踐,進步非常快,未來仍需要不斷探索數據基礎設施價值,並解決互聯互通、平臺搭建、數據供給、應用牽引等問題。

當談到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數據要素話題時,張向宏表示,具身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的數據有兩類,現在都是世界性的難題,一種是非線性的公域數據,有限的數據和模擬仿真不能滿足無限的場景應用;另一種是缺少泛化性數據,以及Agent智能體在機器人當中的知識能力。

張向宏指出,機器人被人一腳踢倒或絆倒爬不起來,需要人幫忙,而這在萬千的場景當中的一個動作(數據),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它想要爬起來,需要大量比如力覺、嗅覺等數據,而且從底層數據採集后還要進行清洗和處理,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利用這些數據,這是非常困難的。最關鍵的是,數據還不夠多。

張向宏強調,人形機器人是給一批人服務,一定是通用型產品,未來機器人需要加入更多Agent智能體技術,這是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螞蟻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安全官、螞蟻密算董事長韋韜進一步對筆者稱,AI大模型來自於人類的供給,當前它還無法與真實世界交互,無法獲得真實世界的反饋,這種具身智能不能稱之為通用型技術。

韋韜強調,具身智能需要從基礎的數據進行訓練和反饋學習、迭代反射,然后與環境交互,不斷形成強化學習和迭代數據。假如沒有強化學習和反饋學習的話,具身智能就只是人類的知識總結和「鸚鵡學舌」,沒有真正實現技術突破。

螞蟻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安全官、螞蟻密算董事長韋韜

與此同時,隱語三周年活動上,螞蟻集團旗下螞蟻密算與中電數據產業集團有限公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學區塊鏈與數據安全全國重點實驗室、華為技術公司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等產學研機構共同發起,由「可信隱私計算開源社區」擴容為「隱語·數據可信流通技術社區」,將逐步覆蓋隱私保護計算、可信數據空間、數據元件、數聯網、區塊鏈、數場等六大技術路線並形成多技術路線的融合,未來通過開源代碼、共建標準和共創場景,為醫療、金融、城市治理、製造等多個領域提供一站式、可驗證、可互聯的數據流通技術底座。

韋韜表示,開源是人類文明史上第一次把端到端的工程實現細節與世界共享,這種偉大的模式極大地加速了世界數字化革命的演進進程,這是傳統書本知識、技術專利、課堂教育或其他方式之前從來沒有提供過的。2022年7月,螞蟻密算面向全球開發者開源隱語可信隱私計算框架,支持安全多方計算、聯邦學習、同態加密、TEE等主流隱私計算技術。而三年來,螞蟻密算與產學研界的合作伙伴一道,共同將隱語打造成了業內領先的開源社區,從協議、代碼到產業落地,以實際行動推動數據流通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據悉,螞蟻集團自2016年起投入隱私計算技術研發,能力涵蓋全棧可信技術、多方安全計算、聯邦學習、同態加密、差分隱私、機密計算等全譜技術領域,並在可信密態計算、分佈式平臺、高性能算法等領域取得突破。在隱私計算領域,螞蟻集團累計專利申請超過1700件,居全球首位;牽頭或參與國內外標準超過80項,主導了11項國際標準。

2022年7月起,螞蟻集團可信隱私計算的核心技術已經陸續全部開源。

目前,「隱語」社區鏈接全球超2萬名開發者、60余所高校及科研機構、70余家產業合作伙伴,並在金融、新能源車險、公共數據開發等領域進行產業落地,為數據要素安全流通提供技術支撐。

2024年6月,螞蟻密算公司正式成立,由螞蟻集團副總裁、首席技術安全官韋韜擔任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螞蟻集團隱私計算部隱語總經理王磊出任CEO,意味着密算從螞蟻集團的「內部支撐技術」,升級為螞蟻集團科技商業化佈局的新板塊。

IDC中國市場高級分析師洪婉婷表示,大模型正驅動隱私計算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對於隱私計算市場而言,在生成式 AI 爆發與數據要素市場化的雙向驅動下,延續增長態勢,技術應用從合規驅動轉向價值創造的深度滲透。對於技術提供商而言,技術路線分化與場景適配性成為競爭關鍵,同時廠商從賣軟件轉向 「結果付費」,通過數據分潤機制破解商業化瓶頸。2024年,隱私計算已不僅是數據安全工具,更成為激活數據要素市場的「智能連接器」,在分化中邁向更可持續的增長周期。

韋韜對筆者表示,可信數據空間不是場景,而是平臺服務。螞蟻密態可信數據空間包括底層密態計算樞紐、上層密態可信數據空間兩層,為行業提供基於技術信任的數據融合應用服務平臺,提供數據的全鏈路密態保障與全流程可信管控,確保數據不泄露和不濫用。企業對於可信數據需求不斷增加,公司也相信未來整個企業數據空間也能夠產生突破,保證客户數據合規使用和落地。

「我們整個可信數據空間脱胎於螞蟻自己的隱私安全樞紐,螞蟻內部十多個主體之間做數據流通,而且保障整個流通是安全、合規,以及滿足各方要求的,我們就是這麼建設起來的。」韋韜表示,可信數據空間並非一夜之間演變,而是需要解決客户背后數據安全、合規等問題,相關可信數據標準仍在建設,相關技術也需要不斷突破。

韋韜認為,螞蟻密算經過一年的探索,之前大家認為很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如今已經在行業當中實現驗證和落地,能夠達到很好的效果。

王磊表示,數據要素賽道的核心一定是圍繞着數據價值展開的,而數據要發揮乘數效應,一定需要形成可以進行數據融合的數據流通網絡,吸引各行業的專業人員進來進行數據價值的挖掘。螞蟻願意持續投入前沿技術的研發,並且堅持開源,與夥伴們一起共同把數據要素市場做大。

韋韜強調,未來螞蟻密算將繼續以開源開放的方式,降低數據可信流通技術的應用門檻,提供更高性能、更強安全、更低成本的技術方案,落實技術互聯互通與產業標準規範,賦能醫療、金融、城市治理、製造等關鍵領域,促進數據產業的發展。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