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5 15:32
(來源:指數挖掘機)
近期,AI醫療領域利好消息不斷。政策端,「人工智能+」、腦機接口相關政策頻發,2025年7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關於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的意見》,明確提出支持AI在醫療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在AI病理診斷、AI影像、AI製藥等方向,政策支持力度顯著增強;國家醫保局也在2025年7月發佈新規,新增100余項醫療新技術相關價格項目,明確設立「腦機接口置入費」「腦機接口適配費」等,推動前沿技術進入臨牀並實現收費,此舉標誌着腦機接口等AI醫療技術的商業化路徑更加清晰。
此外,晶泰控股與DoveTree達成總額約470億港元的管線合作,創下全球AI藥物發現領域單筆合作規模的新紀錄;百川智能開源醫療增強大模型Baichuan-M2等AI醫療模型的突破,多重利好因素共同推動,AI醫療板塊重新成為資本市場關注的投資風口。
究竟何為AI醫療?
簡單來説,AI醫療是人工智能技術與醫療領域深度融合的創新業態,其應用貫穿從藥物研發到患者健康管理的醫療全流程,憑藉強大的算法支撐和數據處理能力,為醫療行業效率提升與精準診斷提供核心驅動力。AI醫療覆蓋範圍廣泛,能顯著提高醫療服務效率,推動着醫療服務向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向升級。
AI醫療分類及應用
從應用場景與賦能維度劃分,AI醫療可細分為四大板塊:AI藥物研發、AI醫學影像、AI醫療機器人和AI健康管理四個方面。
近年來,隨着AI技術的突破性進展,醫療的智能化轉型進程不斷加速:
(1)醫藥研發企業將AI普遍應用於藥物研發全流程,藉助AI大數據技術有效縮短新葯研發周期,降低開發成本。
(2)互聯網醫療企業則把AI醫療模型運用於智能問診、電商銷售等服務,顯著改善了醫療資源相對薄弱地區居民的就醫條件,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大幅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3)醫療機構也積極將AI應用於病歷分析、影像識別、輔助診斷等場景,實現個性化識別,有效提升了診療效率。
AI醫療投資價值
當前,我國AI醫療行業正處於快速發展階段,大模型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深化。隨着DeepSeek、GPT-5等AI模型不斷突破,AI醫療技術逐步從優化管理方面向醫療專科領域延伸,可檢測的病灶種類也在持續優化和豐富。在多數醫療場景中,AI醫療大模型憑藉知識更新的速度與全面性,能夠為醫生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受益於近期AI製藥持續出海BD、AI技術政策頻發的紅利,市場對醫藥板塊信心持續提振,資金佈局意願升溫,腦機接口、AI醫療等前沿科技領域在醫療賽道的商業化變現進程有望加速推進。
AI醫療或將迎來新一波產業革新的機遇
作為國內互聯網醫療領域較早佈局AI的企業,京東健康憑藉AI技術的發展,推出國內醫療行業首個全面開源的垂類大模型「京醫千詢」,並以醫藥零售與醫療健康服務為雙輪驅動,構建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持續為AI醫療領域的發展注入動能。匯豐銀行分析師預測京東健康2025年第二季度能夠實現17%的同比營收增長。而其2025年中報計劃於8月14日公佈,若業績達標,將極大提振港股AI醫療板塊的整體情緒。
港股通醫療ETF(520510)跟蹤中證港股通醫療主題指數(932069.CSI),該指數中AI醫療相關權重佔比超20%,覆蓋醫療器械、醫療商業與服務、製藥與生物科技服務等多個領域,重倉京東健康、阿里健康等AI醫療龍頭企業,也納入藥明生物、藥明康德等CXO龍頭企業,具備覆蓋全、創新優、龍頭新及指數低位、彈性明顯的特點,成為投資者佈局AI醫療領域的優質選擇。
隨着AI技術迭代升級、AI醫藥持續出海BD以及政策不斷提振,AI醫療市場規模有望擴大,醫藥板塊或將迎來新的增長契機,而港股通醫療ETF(520510)則為投資者直接把握AI醫療行業發展紅利提供了便捷途徑,成為佈局醫療板塊黃金配置窗口的高效工具。
相關ETF:
●$恆生醫藥ETF(159892):指數持倉覆蓋超80%的創新葯標的,CXO權重也超10%;
●$港股通醫療ETF(520510):更聚焦CXO(權重超30%),AI醫療及藥明系的權重均超20%。
注:概念權重據公開資料整理,概念之間成分股或有重合,數據截至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