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4 19:39
(來源:君實財經)
寒王歸來,目標萬億
先聊一下國內算力供需缺口及H20的影響。
需求端:
國內企業+主權AI capex約1200億美元,企業端1000億美元,50%資金用於購買服務器卡(AI芯片)。
按每張卡(芯片)10萬元估算,2025年預計需求300-400萬張卡。
供給端:
年初H20需求總量約220萬張,實際到貨僅50多萬張。
結合華為自產及其他渠道(如外採MG卡)合不到100萬張,仍存在150-200萬張卡缺口(需求未被滿足)。
老美那頭H20通過審批后,原本9月可出貨(英偉達現有庫存50多萬張),但現在我們卡審批,即使一切順利最早也要9月后才能到貨,如審查未通過還會更晚。
展望2026年,互聯網行業增速預計30%以上,但國內供給(如芯片產能)跟不上。缺口預計擴大到200萬張以上,部分可能通過算力租賃填補。
供需缺口邏輯上最利好國產芯片,首選寒武紀。
寒武紀920C、590芯片性能優於H20,下一代690芯片性能將提高70-80%。
預期2026年收入突破300億以上,利潤可能接近150億;2027-2028年可能還有翻倍增長,目標市值萬億(需后續數據驗證)。
因為許多人對國產算力需求爆發沒有信心,再加上H20進口批准時間、互聯網大廠資本開支消耗和預期都有挺多不確定性,市場在等待右側機會(如中芯國際業績指引等,或者像今天這樣海外算力新高的刺激),但延迟進口每月為國產商創造突破客户機會。
順便提醒一下,寒武紀破紀錄的150億成交、20釐米歷史新高,只是行情發令槍。
寒武紀崛起,國產算力崛起。
所以,不用只盯着寒武紀(我知道很多人恐高)。
最后,附一個機構推的國產算力產業鏈標的:
【AI ASIC+GPU】:寒武紀、海光信息、盛科通信、芯原股份、翱捷科技、東芯股份
【晶圓製造+封測】:華虹、中芯國際、甬矽電子、通富微電
【昇騰】:華豐科技、芯碁微裝、深南電路、南亞新材、興森科技
【AI存儲】:兆易創新、北京君正、德明利、江波龍、佰維存儲
【AI服務器ODM】:華勤技術、浪潮信息
作者:乘黃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