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利好潮!科創or創業板人工智能ETF?5分鍾精確定位!

2025-08-13 08:54

  (來源:木魚ETF)

  周二的市場,AI沸騰了!

  突然有消息傳出,説DeepSeek-R2要在8月下半段發佈!說了多少次了,科技缺情緒爆點,尤其是新DS時刻!

  當然,你可以説這可能是小道消息,那麼請看下面……

  彭博社稱,國內部分企業被勸退使用英偉達H20芯片,想想之前「玉淵潭天」等講的話,完全有可能,利好國產芯片!

  還沒完,寒武紀據稱增加採購,這似乎是準備大干,疊加DeepSeek傳聞漲停了!

  此外,華為發佈AI推理創新技術UCM,而此前,華為發佈了CANN算力架構挑戰英偉達CUDA,為國產算力突破封鎖發力。

  以上種種,似乎昭示着人工智能的邏輯、情緒似乎都在加速回歸,而近期大家頻繁問詢相關ETF,尤其是科創和創業板的!

  我們今天就選同一家基金旗下的兩隻「小強」ETF來個深度對比,就不存在貶誰褒誰的問題,兄弟鬩牆誰更匹配您的價值偏好?木魚ETF原創分享,雙擊頁面點贊支持!

  一類是代表國產AI情緒的科創板人工智能,周二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大漲2.5%!

  一類是代表機構情緒受英偉達共振影響的的創業板人工智能,而創業板人工智能ETF(159363)大漲3%創新高!

  正戲開始!

  | 科創板人工智能

  我們曾在科創人工智能指數的評測中指出,這是目前為止編制規則最細化最均衡的人工智能指數:包含算力、算力支持、AI+場景三大部分,形成上下游產業鏈覆蓋,並且「688」開頭就意味着成長,國產替代、自主可控的預期!

  而我們在一季度財報評測時指出,科創人工智能的高成長性已經得到財務驗證,絕非是炒什麼概念了。

  | 創業板人工智能

  創業板人工智能指數的編制方案則「粗放」很多,但我們這里必須提醒大家:「創業板」早已不「創業」,可以是產業的一二線白馬龍頭股組合。

  那麼創業板人工智能必然飄來一股更成熟的味道,與科創板截然不同!

  中際旭創新易盛等CPO龍頭企業,在業績顯然更為穩定,持續三年交出傲人的財報,成為機構抱團的「大白馬」!

  創業板的人工智能相比科創成熟很多,但這就是外資為首的機構喜歡的,確定性!

  | AI對決:科創板 VS 創業板

  而從指數公司公佈的行業成分對比來看,科創板人工智能信息技術佔比高達84%,而電信業務只有1%,作為對比創業板人工智能信息技術只有48%,電信業務佔比卻高達45%。

  這里説明一下,電信業務可以理解為機房設備、數據中心的上下游,比如CPO就是服務器設備中的AI芯片聯接集羣的光模塊。

  以上就夠了麼?肯定不,不深度一點無法截稿!

  我們直接給大家帶來人頭統計細分行業分佈,會有更直觀的理解,畢竟「信息技術」這個範疇太大了!

  以上就是589520和159363兩隻小強前20大成分股的細分行業統計,我們可以更直觀地看出它們的差異。

  -科創人工智能中AI芯片佔比明顯更高,由寒武紀這樣的算力芯片龍頭領銜。

  -創業板人工智能則是「易中天」為首的CPO領銜,芯片比例少了很多。

  二者都有較多的AI場景、應用成分,此外可選消費、基礎設施服務也都有。那麼選誰的關鍵因素,關鍵在於你看好AI芯片還是CPO了。

  | 價值邏輯解析

  二者都叫「算力」,差別太大了,邏輯不統一!

  國產AI芯片領域,一季度業績普遍從去年同期的弱勢變成大漲,最關注的還是國產化需求到底有多少?前陣子H20恢復進口着實打擊了情緒,但現在有「勸退」傳聞,而且寒武紀供應鏈利好似乎也是順着需求向上的風氣來的。

  H20只是佔了CUDA架構的優勢,訓練起來bug更少,其他方面不比國產的好,東大的國產替代突破箭在弦上。

  而CPO作為AI芯片的「附件」則簡單很多:跟英偉達共振。比如中際旭創海外業務佔比超過80%,就是英偉達影子股。因為需要多少高端CPO,與市場需要多少英偉達芯片密切相關,機構連投研都不用做了,只要英偉達邏輯存在,抱團就是了。

  而AI應用、基礎設施、場景等成分股,目前基本不太賺錢,還處於投入期,讓我們期待一下,這方面打平。

  可以這麼説,科創板人工智能起點低潛力空間大,但投資邏輯不是那麼明朗,受情緒驅動影響大;而創業板人工智能投資邏輯簡單確定性強,但比較依賴海外共振,也受貿易關係影響。

  而從周二盤面來看,科創人工智能ETF(589520)比之創業板人工智能ETF(159363),明顯情緒感更強,后者機構抱團更穩。這種現象有正反兩面,市場情緒起來了科創爆發力會很誇張,反之則弱勢。

  但它們其實都是DeepSeek乃至新一輪AI大潮的受益者,2月份DeepSeek R1掀起全民AI熱潮,不管是炒業績還是炒概念,誰都未曾落下。

  所以你偏好哪個,其實一是看是否看好AI產業發展;二是看你情緒的偏好:科創的成長以及自主可控、國產替代情緒,還是創業板相對成熟增長、有明確風向參考的白馬情緒。

  至於對比走勢和收益,其實沒有多大意義,因為我們要押的是明天,用自己的價值觀!衷心期待AI景氣度的新一輪行情!

  木魚ETF原創分享,感謝支持!

責任編輯:張恆星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