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3 09:46
(來源:半導體前沿)
隨着特朗普與各國及地區的關税政策的逐步落實,迫使越來越多的半導體及IT製造商赴美國建廠。
8月12日,電子代工大廠仁寶在公佈二季度業績的同時,宣佈對美國增資3億美元,以應對當地對於服務器需求的增長。同時,廣達宣佈1.7億美元增資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子公司,持續擴大美國AI服務器投資。緯創也宣佈授予美國子公司不超過6,250萬美元額度內,進行美國達拉斯Eagle廠建築物改良。這三大代工廠此次合計增資美國超5.3億美元!
仁寶表示,董事會覈准通過美國投資案,總金額達3億美元,包括增資Compal Americas(US)Inc.的2.25億美元,以及新設美國子公司的7,500萬美元,目的在降低全球貿易與關税政策所帶來的風險,應對子公司在美國服務器業務的擴展需求,並強化仁寶在北美市場的營運佈局與競爭力。
仁寶此番這3億美元投資主要用於服務器業務,包括建置L10(服務器組裝與測試)、L11(服務器整機系統)產能,將涵蓋美國及墨西哥據點,規劃2026年上半年量產;少部分產能將用於生產車用電子和筆記本電腦。
值得一提的是,仁寶今年2月就曾宣佈對美國印第安納州子公司增資1,000萬美元,擴大車用電子產能。
除了仁寶之外,今年以來鴻海、廣達、緯創(及子公司緯穎)、英業達等電子代大廠均宣佈了在美國投資建廠,擴大在當地的AI服務器產能的計劃。
比如,鴻海在今年3月下旬公告稱,子公司美國鴻佰科技斥資1.42億美元,取得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的土地及廠房。鴻海董事長劉揚偉當時還表示,接下來與客户在美國幾個州的生產合作計劃會愈來愈多,今年資本支出將成長兩成以上。
緯創今年4月宣佈將新設美國子公司WIUS,WIUS將斥資不超過5,000萬美元,取得美國土地與廠房,這也是緯創首度在美國建立大規模AI產品製造基地。隨后,緯創又進一步將對美國投資額擴大至7.2億美元,足見規劃的美國產能之大。緯創子公司緯穎也在今年2月底宣佈將赴美國德克薩斯州設廠,增資美國子公司WYMUS 3億美元。
為應對售后服務業務發展,緯創董事會8月12日通過授權美國子公司Wistron InfoComm(USA) Corporation(WUS)於不超過6,250萬美元(約新臺幣18.76億元)額度內,進行美國達拉斯Eagle廠建築物改良。
廣達近兩年持續在美擴廠,在東岸與西岸都有產能,並計劃將對這兩座廠區擴產。特別是在今年5月、6月陸續公告投入2,916萬美元(約新臺幣9.68億元)、1,115萬美元(約新臺幣3.71億元),取得美國加州廠房租賃使用權資產。
8月12日,廣達也公告,增資美國田納西州納許維爾子公司QMN(Quanta Manufacturing Nashville LLC)1.7億美元(約新臺幣49.81億元),持續擴大美國AI服務器投資。
廣達在8月12日法説會上表示,美國與墨西哥為主要產能佈局重點,墨西哥產能會從汽車產品延伸至AI服務器產線,產線規模將超越L6(服務器主板),符合北美貿易協定(USMCA)規範,今年量產。
英業達在今年4月底宣佈,擬斥資上限8,500萬美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設立服務器製造基地。
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
會議背景
電子特氣是半導體制造中的關鍵材料,對芯片性能和良率有直接影響,是半導體制造的第二大耗材,佔比約14%。2025年,中國電子特氣市場規模近300億,且保持每年10%的增長。
追隨空氣化工、林德、液化空氣、大陽日酸等國際企業的步伐,國內電子特氣企業金宏氣體、華特氣體、南大光電、中船特氣和雅克科技等紛紛取得突破。國內企業已經在關鍵領域實現突破,產品進入臺積電、美光、中芯國際等國際頭部晶圓廠供應鏈。然而,高端前驅體和光刻氣等仍依賴進口,國產化率低,具備很大的發展潛力。
2024年全球半導體金屬/氧化物前驅體市場規模達17億美元,同比增長15%。中國作為重要市場,亞化諮詢預計2028年半導體前驅體市場將達12億美元。主要受益於存儲芯片及邏輯芯片先進製程的需求。伴隨中芯、華潤、華虹、長江存儲、長鑫、等本土晶圓廠擴產,國產前驅體在純度、定製化解決方案領域替代空間巨大。國內龍頭企業雅克科技、南大光電、正帆科技發展迅速,廈門恆坤、上海至純等在前驅體領域也不斷推進。
2025電子特氣與半導體前驅體論壇(AESG2025)將於11月5-6日在蘇州召開。會議由亞化諮詢主辦,金宏氣體等企業戰略支持。將探討電子特氣與前驅體發展現狀與趨勢,搭建產學研平臺,聚焦技術創新、工藝優化、供應鏈安全與合作,推動半導體核心材料跨越式發展。
會議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