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2 17:55
題圖 | 豆包AI
2022年下半年,短劇還貼着「土味」「低俗」的標籤,彼時恐怕沒人能預料到,短短三年間它會迎來爆發式增長——從視頻平臺到網文平臺,再到各大互聯網大廠,紛紛下場佈局,甚至成為不少內容平臺轉型的重要抓手。
就在不久前,據Tech星球報道,閲文正着力打造短劇與小説產品矩陣。其在微信端和抖音端佈局的短劇小程序已超50款,包括星月漫故事、摘星漫故事、星斗漫故事等。
這是閲文繼今年3月放開IP授權、同步推出短劇創作者激勵計劃后,在短劇領域的又一重要動作。密集佈局的背后,既是對內容變現賽道的持續加碼,也彰顯了其對短劇商業潛力的高度期待。
然而,閲文一邊開放2000部IP尋求外部合作,一邊又通過大量「套殼小程序」構建內部閉環。這種矛盾的操作,恰恰暴露了傳統內容公司的轉型陣痛:既想牢牢掌控核心資源,又渴望借力外部生態實現突破。那麼,在控制力與開放性的拉扯中,閲文能否找到適合自身的短劇發展路徑?這場轉型陣痛又將如何消解?
01、生存壓力下的「自救」
閲文當前的業務架構明確分為在線業務、版權運營及其他兩大板塊。
在線業務領域,番茄小説、七貓小説等憑藉「廣告+免費」模式迅速崛起,讓用户得以免費讀文,競爭壓力下,閲文的月活躍用户(MAU)規模持續下滑。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閲文自有平臺及騰訊渠道的MAU從2.06億降至1.67億,同比減少19%,其中騰訊渠道MAU降幅高達37.7%。
付費數據方面,2024年閲文付費用户數(MPU)達910萬,同比增長4.6%,但增速較2023年的10.1%有所放緩。此外,付費用户月均收入(ARPPU)呈下滑趨勢,2021年至2023年分別為39.7元、37.8元和32.5元,2024年進一步降至32元。
免費閲讀對在線閲讀市場的衝擊已是不爭的事實。實際上,閲文集團早已意識到付費網文的「天花板」。因此,2018年閲文集團耗資155億收購新麗傳媒,其商業模式的重心開始從網文付費轉向IP生意(版權運營及其他)。
在新麗傳媒的推動下,《慶余年》《雪中悍刀行》《贅婿》等小説IP改編的爆款影視劇紛紛問世。但新麗雖能產出爆款,IP爆款的可持續性卻成難題。閲文CEO侯曉楠曾表示,目前閲文最大的問題不是打造不出爆款IP,而是沒有摸索出一套普適的方法論。
影視行業本身風險極高——項目周期長、投入大、市場反饋難預測,單部作品的成功難以支撐持續穩定的業績增長。閲文收購新麗傳媒時,雙方簽訂的業績對賭協議要求新麗傳媒2018-2020年的淨利潤不低於5億元、7億元、9億元,但新麗在2018-2019年均未達標。
業績隨爆款率波動,是所有內容公司的宿命。而這種波動的不確定性,也加劇了外界對其盈利能力的隱憂。2020年,閲文因新麗傳媒商譽減值計提約40.16億元,當年淨虧損達45億元;2024年再度計提11.05億元商譽減值,淨虧損2.10億元。(按照會計準則,高額收購形成的鉅額商譽,當被收購資產實際價值低於賬面估值時,企業需計提商譽減值,直接衝減利潤)
如此一來,本被委以重任的新麗傳媒,反而有淪為「拖油瓶」之勢,閲文需要更多元化的商業模式。
在2025年的新年內部信中,閲文集團首席執行官兼總裁侯曉楠更明確地將精品內容、IP商業化與海外市場列為閲文全年三大重點戰略方向。其中,「IP商業化」更是首次被提出作為集團重點方向。可見,閲文正加速推進IP影視化、衍生品開發,以及「IP+AI」「IP+短劇」等多重形式,以此挖掘IP商業化的更多可能。
例如,去年10月,閲文投資了卡牌潮流文化品牌Hitcard;近期又入股毛絨潮玩品牌「超級元氣工廠」,合作推出《詭祕之主》《一人之下》等IP衍生品,通過投資加大IP衍生品佈局。此外,閲文在海外閲讀平臺WebNovel新增AI翻譯作品,並探索AI與有聲書、廣播劇、動漫及視頻等IP形態的結合。
在短劇領域,閲文同樣積極發力。2023年12月,侯曉楠發佈「短劇星河孵化計劃」,以百部IP培育、億元基金扶持、互動短劇新探索三大計劃正式入局。今年3月31日,其再拋重磅舉措:向全行業開放2000余部網文IP授權,同步推出創作者激勵計劃與全流程製作支持,從劇本打磨到成品拍攝提供全方位賦能。此次,閲文又集中推出超百款付費小説與短劇小程序,意圖以「廣撒網」的矩陣模式拓寬傳播渠道。
02、同與不同
今年1月份,閲文曾在微信上線了「閲文短劇」小程序,主推付費模式。付費觀看的購買方式有三種,一種是單集付費,一種是全集購買,還有一種則是開通站內會員,可以在會員期限內觀看全站的短劇。據悉,其當月上線的短劇《好孕甜妻被鑽石老公寵上天》,上線7天充值就突破了5000萬元。
在內容消費習慣愈發碎片化的大環境下,依託微信、抖音生態的小程序可以更快地幫助企業形成「免費試看引流-付費內容轉化-廣告收益反哺」的內容商業轉化路線。而矩陣化打法降低了單產品風險,且通過細分賽道覆蓋實現用户需求的全方位捕捉,對應不同圈層用户的情緒價值需求。
閲文在短期內鋪設了大量的的短劇小程序,以開拓更多的用户,但問題在於,閲文推出的短劇小程序基本都是套殼模式,除了名字不一樣,產品內內容和功能基本相同。
DoNews隨機打開其中的「紅豆短劇」和「仙草短劇」,里面的內容基本相同,是閲文的一些經典IP改編而來的短劇,譬如《萬古神帝》《萬道龍皇》等。部分短劇設置了免費試看幾集,后續付費解鎖全集的模式。如此情況下,眾多的短劇小程序對於消費者而言,並沒有帶來多樣化的選擇和精準的滿足。
就短劇小程序鋪量而言,同樣握有諸多IP資源的字節跳動做的更為兇猛的字節。據公開報道,字節已在微信和抖音兩大平臺上線超過30款短劇小程序,包括「逍遙劇場」「金枝好劇」「蛋花劇場」等。
不同的是,同樣佈局矩陣,字節跳動的短劇小程序是有着差異分層,例如內容上,像「逍遙劇場」主打男性向玄幻,「金枝好劇」專注女性情感;商業化路徑上,涵蓋免費與付費兩種模式,有了更多選擇。
就短劇而言,在免費短劇憑藉「零門檻」和「高產量」大行其道的當下,選擇深耕付費短劇賽道無疑面臨着不小的挑戰。畢竟用户早已習慣刷劇不花錢,想要讓用户付費自然就得拿得出比免費短劇更精彩的內容。
雖然,閲文集團一直以來都宣稱堅持「精品化」發展路線,但不容忽視的問題是,即便手握海量優質IP資源,也並不意味着就能順理成章地產出精品短劇。或許正是意識到這一點,閲文才願意對外開放大量IP授權。
但閲文想要打造屬於自己的短劇內容生態,就必須解決當前套殼小程序的同質化問題。小程序渠道或許是一個更低成本的試錯場,但説到底,閲文能否破局短劇,並不在於推出了多少個小程序,而是能否真正滿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短劇的終局競爭,還是內容價值與用户心智的爭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