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人形機器人廠商花式「出圈」,誰是下一個「爆款」?

2025-08-12 16:27

在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2025年成為行業變革的關鍵一年。一方面,北京亦莊發佈的「具身智能十條」政策,通過技術攻關、數據流通、場景應用等多方面舉措,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官方支持;另一方面,市場端也呈現出蓬勃生機,以優必選、智元為代表的企業在人形機器人量產上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宇樹科技、極智嘉等公司則紛紛啟動上市進程,資本熱潮湧動。

北京亦莊「十條」政策引領產業破局

8月9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亦莊)正式發佈《關於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具身智能機器人十條」)。該政策旨在通過一系列硬核措施,全方位支持企業發展,精準賦能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

「具身智能機器人十條」的核心在於支持多維度創新。在技術攻關方面,政策將通過揭榜掛帥、重大專項配套等方式,支持企業開展「大腦」「小腦」、機器人通用本體及關鍵零部件等核心技術攻關。在數據要素方面,亦莊將探索數據交易共享機制,推動具身智能數據開源開放,並每年發放1億元「數據券」,引導企業採購數據集、數據接口及數據模型等數據產品,以加速數據流通與應用。

同時,政策以應用場景為牽引,計劃通過「萬臺機器人創新應用計劃」,逐步釋放總價值近50億元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應用需求,其中人形機器人需求超千台。應用場景覆蓋高端製造、教育教學、園林水域、商業服務、醫療康養等九大領域。為強化產業生態,亦莊還將率先佈局人形機器人中試量產工廠,探索「機器人生產機器人」的柔性生產模式,並提供技術轉化、工藝改進等共性製造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該政策中的八項支持措施均為全國首創,涵蓋數據採集實訓場獎勵、二次開發社區支持、人形機器人銷售補貼等,旨在加快推動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發展,搶佔全球產業制高點。作為北京機器人產業核心區,亦莊已集聚超300家相關企業,此次政策的發佈將進一步推動產業在此地的創新突破與高質量發展。

資本逐浪:人形機器人量產競賽和上市熱潮啟動

在政策與技術雙重驅動下,人形機器人市場正加速邁向規模化發展階段。宇樹科技創始人王興興預測,未來幾年全行業人形機器人出貨量有望每年翻番。他指出,當前行業的核心瓶頸並非數據缺乏,而是機器人大模型水平不足,未來2至5年,端到端具身智能AI模型將成為技術重心。

具體到關鍵企業的量產進展,優必選科技於2024年與比亞迪簽訂了億元級訂單,正式進入汽車製造產線。2025年,該公司繼續拓展市場,成功中標總預算超9000萬元的機器人設備採購項目。智元機器人則在2025年制定了3000至5000台的量產目標。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在海外市場銷量已突破千台,並於2025年7月底發佈了起售價僅為3.99萬元的「Unitree R1智能夥伴」,顯著降低了市場準入門檻。特斯拉同樣積極佈局,計劃在2025年生產數千台人形機器人用於工廠測試,並計劃於2026年將產量提升至5萬至10萬台。

人形機器人大規模量產離不開核心零部件供應鏈的成熟。在諧波減速器領域,綠的諧波市場佔有率已超40%;中大力德則憑藉其在RV減速器領域的技術優勢,成為國產替代的主力軍。此外,匯川技術專注於人形機器人專用伺服方案的研發,而奧比中光則為優必選等企業提供3D視覺模組,為機器人的感知能力提供了有力保障。這些核心供應鏈企業的技術突破,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騰飛奠定了堅實基礎。

乘着人形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的東風,工業機器人行業也迎來新一輪上市熱潮。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已有超12家機器人產業鏈企業密集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包括極智嘉、斯坦德機器人、翼菲智能、宇樹科技、樂動機器人、埃斯頓、雲跡科技等多家企業。這些企業涵蓋了倉儲物流、工業製造、服務機器人等多個領域,這表明機器人行業對資本市場的強烈需求,也反映了市場對機器人行業的高度關注。

其中,宇樹科技於7月7日與中信證券簽署輔導協議,正式啟動A股IPO進程。宇樹科技作為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領先企業,其上市計劃將進一步推動人形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和應用。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