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I驅動科技巨頭業績飆升,「泡沫論」再受質疑

2025-08-12 16:51

 

最新一輪科技公司財報不僅超出了預期,簡直是把預期「燒成了灰」。短期的市場回調和聳人聽聞的拋售可能會讓人焦慮,但它們很少改變長期趨勢。

尤其是當你看到微軟(MSFT.O)、Meta Platforms(META.O)、亞馬遜(AMZN.O)和英偉達(NVDA.O)擊碎華爾街預期,重申高額資本開支,併爲一個極其漫長的AI跑道蓄力時,更是如此。

對於還在喊「泡沫」的人——請坐下。並非所有的繁榮都一樣。把今天的AI浪潮和當年的互聯網泡沫相比是荒謬的。那時的Pets.com等風險投資寵兒靠的是噱頭和空想,如今的AI玩家卻在源源不斷地產生數十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疊加運營槓桿,並且掌控着全球基礎設施。

微軟的Azure單季度就新增了超過40億美元的雲收入。如果AWS保持17%的增速、Azure維持39%的增速,微軟可能在四年內成為全球最大的雲服務提供商。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在OpenAI上的戰略手腕,堪稱現代科技界的「帝國締造」。

Meta可能是除了英偉達之外,AI應用領域最強大的公司。

Meta擁有34億日活用户,有望成為下一個3萬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此外,其AI驅動的功能月活用户已超過10億,並且有明確的戰略——將數十億美元的人才投入轉化為數萬億美元的市值。CEO馬克·扎克伯格打造1吉瓦級超級計算集羣的計劃,不僅展現了計算規模,也展現了野心。

Meta還組建了AI研究領域的「紐約洋基隊」。在全球近一半人口每天都會登錄Meta旗下平臺的背景下,它在AI消費應用領域的地位無可匹敵。

事實上,這一輪財報周期標誌着一個拐點。微軟、Meta和亞馬遜的業績不僅體現了消費者需求的強勁,也體現了支撐AI與數字化轉型的企業核心架構的穩健。

蘋果在AI賽道上掉隊?並非所有AI熱潮的參與者都處於同一水平。微軟和Meta是第一梯隊,谷歌保持穩定,而蘋果(AAPL.O)?仍存疑問。

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説AI「和互聯網一樣重要」,但蘋果在AI上的迟緩讓人難以相信這一點。雖然公司iPhone銷量創新高,但在AI時代賣智能手機,就像在別人開分子雞尾酒吧時,你還在做最好的傑克丹尼威士忌經銷商。蘋果雖然在傳統產品上依然很強,但在AI這個新興領域的創新和佈局上,動作很慢,缺乏競爭力,好像大家都玩創新飲品時,它還停留在賣傳統酒類的階段,顯得有些落后。

庫克近期在AI上的表態更強硬,或暗示與Perplexity或Mistral的潛在合作。但如果沒有實質進展,蘋果可能會進一步落后。Meta的XR雄心,已經挑戰了蘋果在消費設備領域的長期優勢。

Meta認為XR眼鏡可以取代iPhone的護城河。Futurum Group的CEODaniel Newman認為蘋果的未來依然繫於手機是否能繼續作為其核心設備。但Meta是否有產品能預示iPhone時代的終結?

英偉達已不只是半導體公司。當英偉達市值逼近4萬億美元時,看空者的聲音變大了。但隨着企業需求激增、AI本地部署支出依然佔主流,英偉達纔剛剛開始。

儘管85%的AI支出仍在本地部署,英偉達依舊像一股宏觀經濟力量般擴張。亞馬遜、谷歌、微軟等每一家主要雲服務商,都把英偉達納入了自己的增長跑道。

擁有實體基礎設施和直接消費者觸達的AI驅動平臺,就像是景觀絕佳的高層建築。唱空者可能還在嚎叫,但他們忽略了事實——而數據已經證明一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