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臨牀節點密集來襲,高盛看好生物科技股2025重估機會

2025-08-12 16:26

智通財經APP獲悉,高盛最新研報以「2Q25 EPS更新」為主題,其中重點對Amylyx(AMLX.US)、CG Oncology(CGON.US)、碩迪生物(GPCR.US)、Ideaya生物科學(IDYA.US)等生物科技公司進行逐一拆解,結論是:運營數據大體符合預期,投資邏輯無需大改,但個別公司因現金流或臨牀節點微調目標價。

Amylyx:開啟藥物商業化嘗試

公司二季度運營費用約4,300萬美元,略高於市場共識的4,100萬美元和高盛原估的4,000萬美元,差異主要來自研發費用,2,700萬美元對預期2,200萬~2,500萬美元區間,銷售費用則與市場持平。

投資者仍緊盯減重術后低血糖(PBH)三期臨牀試驗:管理層重申2025年完成入組、2026年上半年讀出數據、2027年有望上市,潛在可及患者約16萬人。公司已悄悄啟動商業化熱身,包括鎖定核心內分泌中心、試水定價,若對標近期罕見內分泌新葯,高盛目前「10萬美元/年」的定價假設仍有上行空間。

管線方面,進行性核上性麻痺(PSP)二期臨牀將在三季度揭盲,公司設定了「PSP評分量表延緩≥20%」的高門檻;Wolfram綜合徵三期設計正與FDA溝通,今年會有更新;ALS反義寡核苷酸AMX0114的早期隊列數據也安排在2025年發佈。賬上1.81億美元現金維持到2026年底的跑道不變,高盛維持「買入」,目標價10美元。

CG Oncology:「同類最佳」的長期療效

在AUA年會公佈的BOND-003三期數據顯示,其膀胱癌基因療法cretostimogene單藥在卡介苗無效的非肌層浸潤患者中,任意時點完全緩解率75.5%,12個月和24個月持續緩解率分別為50.7%和42.3%,中位緩解持續時間28個月且仍在延長;24個月里97.3%的患者未進展至肌層浸潤。

早期隊列Cohort P(乳頭狀病變無原位癌)也傳來佳音,3個月和9個月高級別復發無進展生存率估計達90.5%(n=24)。更讓市場振奮的是,美國陪審團一致裁定公司無需向ANl支付未來5%的商業銷售提成,直接增厚利潤池。

公司手握6.61億美元現金,可支撐運營至2028年上半年。高盛維持「買入」,模型僅因時間推移微調,催化劑密集:P1V01-006三期入組將於三季度完成,四季度遞交BLA,BOND-003 Cohort P、CORE-008 Cohort A數據也將在四季度出爐,Cohort CX數據則安排到2026年上半年。

碩迪生物:押注口服小分子GLP-1受體激動劑aleniglipron

二季度研發費用約5,400萬美元,明顯高於市場3,600萬美元和高盛4,400萬美元的預期,公司解釋為人力擴張和試驗費用增加,並順勢宣佈四項擴展研究:維持治療、開放延展、2型糖尿病亞組、體成分變化,全數為未來NDA鋪路。

賬上7.87億美元現金可撐到2027年,覆蓋Ph2結束前所有花費。管理層計劃在2025年讀出Ph2b ACCESS數據,2026年第二或第三季度與FDA開完EOP2會議后即具備啟動Ph3條件,合作模式可能參考Zealand與Roche的petrelintide「五五分賬+里程碑」框架。高盛僅上調研發支出假設,其余不變。

Ideaya生物科學:緊湊的藥物研發時間表

二季度研發費用約7,400萬美元,略高於市場7,100萬和高盛6,800萬,現金9.92億美元可燒到2029年。

核心管線darovasertib聯合crizotinib一線治療HLA-A2陰性轉移性葡萄膜黑色素瘤(MUM)的Ph2/3研究預計年底讀出PFS,有望直接申請加速批准;

同一組合的Ph2單臂研究將在四季度醫學會議公佈初步中位OS,歷史對照僅10~13個月,公司目標是提高到接近20個月。新輔助Ph2數據將於10月ESMO亮相。

DLL3-ADC藥物IDE849在70例小細胞肺癌患者中的Ph1數據9月7日WCLC見分曉,次日公司R&D Day將集中釋放管線進展。高盛維持「中性」與25美元目標價不變。

Terns製藥與RNA生物科學

此外,研報中還提到了Terns製藥(TERN.US)的白血病藥物TERN-701和肥胖症藥物TERN-601的初步數據將於4Q25公佈。其現金儲備3.15億美元可支撐至2028年。

RNA(RNA.US)則與Lonza簽訂製造協議,確保2026至2028年間的產品供應穩定性,其針對杜氏肌營養不良的del-zota預計2025年底提交BLA,del-desiran治療強直性肌營養不良的3期HARBOR的研究數據將會公佈在2026年第二季度公佈。

AI技術正重塑藥物研發與商業範式

市場策略上,高盛強調生物技術研發的核心地位,通過與OpenAI等機構合作推進創新,同時關注罕見病藥物定價潛力與適應症擴展機會,如AMLX的Wolfram綜合徵3期試驗設計討論預計2025年完成。整體來看,高盛認為生物科技行業在AI驅動下將加速突破,開發者與AI代理的協同效應,正重塑藥物研發與商業化的傳統範式。

高盛核心結論

生物科技行業短期催化劑密集:2025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將有超過15項關鍵臨牀數據讀出。儘管部分公司因研發投入增加導致短期虧損擴大(如GPCR),但管線進展整體符合預期。

建議重點關注:AMLX在PBH商業化方面的潛力,CGON關於膀胱癌療法的上市倒計時時間,RNA在多管線BLA提交方面的突破性機會。同時也要警惕IDYA的臨牀數據高敏感性和GERN對單一資產依賴的風險敞口。

總的來看,二季度財報季並未動搖高盛對板塊的核心判斷:臨牀里程碑如期推進、現金流普遍安全、催化事件密集。投資者只需緊盯各自的時間表,2025年密集的數據讀出與監管互動,將決定這些生物科技股的下一波重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