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7:28
財聯社8月11日訊(實習記者 丁寧 記者 王晨)在激烈的證券行業競爭中,「APP+AI」正逐漸成為券商數智化轉型的重要方向。
各大券商加速在移動端佈局AI,不僅在投顧、交易、資訊等前臺業務場景深度應用,還將AI滲透至風控、運維等后臺環節,實現全鏈路智能化改造。
從個性化陪伴式投顧到全業務流程AI中樞,從自主大模型到開放平臺建設,AI的介入正顯著提升服務效率與用户體驗,以及內部運營效率。
與此同時,監管層也同步推動證券行業信息系統穩定性保障體系新標準制定,鼓勵AI大模型等技術在IT系統穩定性運維的深度落地,標誌着證券行業邁入以智能技術為核心的新階段。
陪伴式智能投顧將成券商APP標配
智能投顧服務是券商APP中最早落地的人工智能應用之一。通過AI對客户行為、投資習慣和風險偏好的深入分析,券商可以為每位客户量身定製投資方案,實現財富管理的「千人千面」。
先説廣發證券案例。早在2016年,廣發證券便推出了「貝塔牛」智能投顧,能夠依據不同客户的投資目標與風險承受能力,提供差異化的資產配置建議,實現「一客一策」的精準服務。
隨着大模型和多輪對話技術的進步,智能投顧從最初的靜態問答工具升級為動態、實時的投資顧問,強調投前、投中、投后的全程陪伴與指導。
再看東吳證券。2025年8月,東吳證券在自研的「秀財APP」中推出擬人化智能服務官「AI小水滴」,並上線多輪對話投顧功能「AI看自選」,覆蓋行情、早報、數據分析、大事提醒等13個維度。該功能會基於用户的自選股列表和投資偏好,生成個性化「自選日報」和投資建議,被東吳證券總結為「千人千面、千人千策、千人千伴」,顯著提升用户粘性與信任感。
平安證券、華泰證券等同樣推出了陪伴式投顧功能。結合數字人形象、視頻講解等方式,在提供個性化資訊推送的同時,增強了服務的温度與互動性。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陪伴式智能投顧未來將成為券商APP的標配,助力投資者實現全天候、全周期的財富管理。
AI驅動券商APP底層重構
如果説早期的AI更多是APP中的功能插件,那麼如今,AI正成為APP的中樞神經,驅動全業務場景的智能化升級。
國泰海通也是推動者。2025年7月,國泰海通證券推出新一代全AI智能APP——「國泰海通靈犀」。該APP源自君弘靈犀大模型的打造,在行業內率先基於通用大模型構建了垂類大模型(君弘靈犀型),並以此為基礎構建1+N應用架構,以「1個」君弘靈犀大模型為基石,輔以場景語料微調的N個場景模型,實現開閉源模型的融合和組合應用。
國泰海通率先提出「ALL in AI」策略佈局,構築AI落地應用先發優勢,率先實現了AI在智能投顧、智能投研、智能風控、智能運維等八大業務領域的全面突破。「國泰海通靈犀」以AI為核心中樞替代傳統功能架構,突破綜合APP體量重、功能複雜的痛點,實現從功能堆砌到智能中樞驅的底層邏輯變革。
AI生態下一站是智能金融助手崛起
東方財富自主研發的「妙想」大模型,是大模型與券商生態深度融合的代表案例。作為專注於金融垂直領域的AI模型,「妙想」整合了行情、公告、研報、輿情等全量金融數據,並構建全品類數據的知識圖譜和研究生態。
在東方財富APP中,用户可以直接與「妙想」對話,獲取帶有數據圖表和來源的答案,並可一鍵跳轉到交易或社區討論,實現從信息獲取到交易執行的無縫銜接。這種模式不僅打通了信息孤島,降低了投資決策門檻,也顯著提升了平臺的用户活躍度與留存率。
同花順的「問財」。升級為基於HithinkGPT大模型的智能投顧Agent,新版本支持實時調用全球數百萬數據指標,具備更強語義理解、個性化投顧及動態圖表生成能力,並內置風險識別系統以確保回答安全合規。
更重要的是,同花順通過開放API接口、網頁嵌入及私有化部署選項,為中小券商低門檻接入AI能力提供了可能,大幅降低了行業AI應用的技術與成本門檻,推動智能功能的快速普及與創新。
主題投資智能化驅動APP細分場景創新
江海證券新入局。2025年8月8日,江海證券「組合家」APP正式上線,這是一款定位主動管理型主題投資的在線證券經紀和財富管理平臺。主要聚焦主動型主題投資,以AI為核心驅動力,解決投資者在發現、理解、選股、跟蹤與配置上的五大痛點。
APP內置的AI主題引擎可7×24掃描全網新聞、研報、政策及社交輿情,自動識別並聚類新興主題;全景數據整合功能將行情、財務、產業鏈等多維信息匯總呈現;智能選股工具「看主題」和「金牌研選」則幫助用户快速篩選優質標的並進行組合配置,支持「一鍵跟投」和持倉診斷,讓主題投資從發現到執行全程可視、可控。
監管鼓勵券商穩定性管理進入智能化
2025年8月7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信息系統穩定性保障體系標準(徵求意見稿)》,新標準提到,券商應將AI算法、大數據分析、大模型等能力嵌入穩定性管理流程,建立數據驅動的穩定性保障工作模式,以及可量化的穩定性水平的度量體系,整體要建立可度量的穩定性評價要素。
中證協也提到,當前券商在系統穩定性管理方面已積累一定實踐經驗,但傳統被動運維模式已難以適應業務需求,包括故障應急以個別專家經驗為主,缺乏以數據驅動的人機協同的應急指揮作戰能力,應急效率有待提升等。這一新標準落地后無疑將推動AI在券商運維與風控領域的應用。
人工智能正深刻重塑券商APP,從單點功能到全業務中樞的跨越已然開啟。未來,模型專業性、服務體驗與系統韌性將成為競爭核心。在技術創新與監管規範的雙輪驅動下,證券行業的智能化轉型將不斷深入,並催生更多差異化、專業化的投資服務與運營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