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11 12:06
(來源:求實藥社)
過去一周,GLP-1減肥藥兩大巨頭——諾和諾德與禮來相繼遭遇資本重擊,市場競爭殘酷性凸顯。
7月29日,諾和諾德第二次下調2025年業績指引(銷售額增幅從13%-21%→8%-14%),股價單日暴跌21.8%,四日市值蒸發900億美元,較去年峰值縮水近4000億美元134。其潰敗主因在於美國市場受仿製藥氾濫、禮來替爾泊肽擠壓及自身渠道滯后三重絞殺。
禮來雖在8月7日交出一份亮眼財報(Q2營收增38%至155.6億美元),卻因口服藥Orforglipron72周減重僅12.4%(預期13%-15%)引發股價盤前暴跌12%。儘管替爾泊肽雙版本貢獻85.8億美元收入,口服劑型的失利仍暴露其管線風險
01 中國力量:顛覆GLP-1競爭規則
隨着GLP-1專利懸崖(2027年前后)逼近,中國藥企正顛覆戰場。8月5日,石藥集團全化學合成司美格魯肽獲CDE受理,該藥採用全化學合成法,規避生物發酵的免疫原性問題。7月眾生藥業RAY1225 III期頭對頭司美格魯肽(NCT05888888),II期24周減重14.8%。
國內創新葯企的佈局遠不止於此:
1.信達生物:瑪仕度肽(GCG/GLP-1雙靶點)——全球首款雙靶點減重藥搶佔先機
· 全球首款雙靶點減重藥:激活GCG促脂肪燃燒,GLP-1抑食慾。GLORY-1試驗48周減重21%、肝脂降80%。
· 2025年6月獲批,分層定價(630-1460元/支),覆蓋醫院及線上渠道。
· 拓展降糖、睡眠呼吸暫停等適應症。
2.恆瑞醫藥:HRS9531(GLP-1/GIP雙靶點)——高減重率挑戰禮來替爾泊肽
·III期48周減重17.7%(44.4%≥20%,HRS9531-301)。II期36周達22.8%,無平臺期。
· 2024年授權Kailera 60億美元(12億首付+48億里程碑),加速海外推進。
· 管線包括口服HRS-7535、三靶點HRS-4729。
3.甘李藥業:博凡格魯肽(GLP-1雙周製劑)——長效技術構建依從性壁壘
· 全球首個雙周製劑GLP-1藥物,大幅降低注射頻率(每兩周1次)。
· 開發固定複方製劑GZR102(基礎胰島素/GLP-1RA),兼顧降糖與減重,減少低血糖風險,挑戰諾和諾德複方日製劑。
· 中國III期臨牀進行中,美國肥胖適應症進入II期試驗,瞄準中美雙市場。
4.博瑞醫藥:BGM0504(GLP-1/GIP雙靶點)——借力渠道巨頭加速商業化
·2025年8月1日與華潤三九達成戰略合作,后者支付最高2.65億元里程碑款負責註冊申報與渠道覆蓋,博瑞保留MAH資格並共享收益。
· 注射液III期臨牀推進同時,口服片劑IND申請已於2025年7月獲NMPA受理,佈局注射與口服雙路徑。
· 臨牀前階段的長效Amylin類似物BGM1812,瞄準下一代多靶點藥物。
5.翰森製藥:20094(GLP-1/GIP雙靶點激動劑)——20億美元授權再生元的王牌
· II期29天減重-4.41%(優於司美格魯肽),HbA1c降-0.84%。
· 可同步降低HbA1c(15mg組降幅-0.84%)、空腹血糖,並改善胰島素敏感性,為T2DM患者提供「降糖+減重」雙重收益。
· 除再生元外,與默沙東就口服GLP-1藥物HS-10535達成合作,首付款超1億美元,分階段解鎖里程碑付款。
02 戰略拐點:從藥物療效到系統解決方案的躍遷
諾和諾德衰退標誌GLP-1市場從單一藥物主導轉向多維競爭。后來者聚焦不良反應、停藥反彈、肌肉保護、劑型革新及支付規則,構建全周期健康管理(以下重點舉例)。
不良反應控制:華東醫藥口服制劑HDM1002通過緩釋技術將嘔吐率壓至10%以下,禮來Orforglipron則添加胃保護輔料,其2026年上市將終結注射劑主導時代。
停藥反彈困局:禮來三靶點藥物Retatrutide(GLP-1/GIP/胰高血糖素)通過激活肝臟PPARα通路,將停藥反彈率降至9%(48周隨訪)。信達瑪仕度肽的GCG靶點則持續激活線粒體β氧化(《Nature Metabolism》2025;7:112),使反彈幅度較司美格魯肽降低40%。
減重率與肌肉保護兼得:再生元Trevogrumab聯用司美格魯肽,肌肉流失降至17%(脂肪佔比76.3%);添加garetosmab降至6.6%(脂肪佔比84.4%),但30%患者停藥(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5)臨牀前研究(非人體試驗)。引進翰森HS-20094(19.3億美元),聯用后肌肉流失率8.9%;禮來Retatrutide單藥48周減重24.2%、肌肉流失12%。聯用Bimagrumab(ActRII拮抗劑)單用脂肪降20.5%、肌肉增3.6%,協同效應待驗證;歌禮ASC47(THR-β)聯用司美格魯肽,臨牀前減重提升56.7%、無肌肉流失(數據為臨牀前,非人體試驗)。
口服與長效劑型:禮來的Orforglipron為口服小分子GLP-1,2026年上市,無需注射顛覆給藥模式。甘李的博凡格魯肽是全球首個雙周製劑,35周減重18.6%,注射頻率降70%。
03 未來減肥藥:從「賣藥」到「全周期健康管理」
不能忽視肥胖的慢性病屬性(複發率80%),未來減肥藥市場的勝利者,必然是為消費者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的那一方。各藥企也在尋找更貼近消費者的方式(以下重點舉例)。
· 禮來LillyDirect平臺:整合藥物配送、營養師諮詢、反彈干預服務,顯著提升復購率;
· 信達生物「分層定價+線上生態」:聯合京東健康推出用藥打卡返現,黏住自費用户;
· 博瑞醫藥聯姻華潤三九:借力60萬家藥店觸達縣域市場,破解下沉市場滲透難題。
未來勝者需提供藥物+服務閉環。
結束語
中國藥企正以創新的姿態發起突圍,例如眾生藥業憑藉其無針注射器專利,通過微針陣列技術將藥物透皮吸收率提升至92%,從而巧妙規避了傳統注射設備的專利封鎖。
減重已不再是單純的醫療行為,而是逐步演變為一種日常消費選擇,那些能夠同時駕馭藥物療效的臨牀硬數據、劑型便利性的用户友好設計、支付體驗的商業閉環以及適應症拓展的戰略前瞻的企業,將無可爭議地主導這場紅海戰爭的下半場。
2027年專利懸崖不是終點,而是中國創新葯企從跟隨者向規則制定者躍遷的起跑線。
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關於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