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Gartner:雲、AI驅動信息安全1.7萬億市場,奇安信打造雲數智融合防護體系

2025-08-08 18:14

(來源:奇安信

  近日,Gartner對外披露了未來的信息安全支出預測。Gartner預計,2025年全球信息安全最終用户支出將增至213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3萬億元),到2026年,這一支出預計將增長12.5%,達到24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72萬億元)。

  Gartner指出,安全軟件是增長最快的細分領域,這主要得益於越來越多的企業從本地部署向基於雲的系統轉型,由此引入的新安全風險。其中,雲安全態勢管理和雲訪問安全代理成為該領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AI的廣泛引用也將繼續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作為國內網絡安全行業的領軍企業,奇安信在雲安全、AI安全等領域積極佈局、持續發力,已經形成了從雲安全、數據安全、大模型安全到AI應用安全的全技術棧安全防護能力,貫穿了從開發、部署到運行的全生命周期安全,為客户構建新一代雲數智安全融合防護體系。

雲計算疊加AI應用,驅動安全需求高速增長

01

  上雲是常態,不上雲是例外。近年來,在「雲大物智移」的技術浪潮之下,雲計算在全球範圍內迎來高速增長。不久前中國信通院發佈的《雲計算藍皮書(2025年)》顯示,消費級AI應用激活全球雲計算市場,我國雲計算產業增長顯著。2024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達8288億元,同比增長34.4%,保持較高增速,以云爲基座的數智市場格局已經形成。量子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與雲計算的融合革新,帶來雲計算的業務範圍和應用場景進一步擴展,預計到2030年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

  與此同時,雲平臺的安全事件也在頻頻發生。僅僅2025年上半年,就集中爆發了幾次雲平臺的安全事件。5月初,多個新能源汽車品牌APP發生大規模崩潰事件,導致車主無法使用遠程控車、車輛狀態查詢、行車日誌查看等功能,甚至部分用户無法解鎖車輛。6月初,我國最大的雲服務商阿里雲核心域名突遭某美國安全組織強行「接管」,大量政企機構和用户受到波及,官網無法訪問、業務系統癱瘓,對企業經營造成相當影響。

  Gartner調研顯示,超70%的雲上數據泄露源於用户的雲配置錯誤,而云上安全責任邊界的模糊進一步加劇了風險。CyberArk調查顯示,36%企業認為雲安全責任主要在服務商。由此可見,雲安全事件頻發,背后折射了長期以來雲服務商和安全廠商界限不清、分工不明的問題。奇安信安全專家認為,未來雲安全必將從「混沌分工」邁向「專業司職」新紀元,即雲公司負責雲平臺自身架構安全,安全公司負責雲上系統和應用安全,專業人干專業事,各司其職、涇渭分明。而在這種趨勢下,雲安全市場也將邁入高速增長的快車道。

奇安信打造雲數智「全生命周期+全技術棧」融合防護體系

02

  目前在國內市場,政企用户對於雲安全的投入穩步提升。其中以奇安信為代表的頭部雲安全專業廠商,越來越受到廣大政企客户的認可,也推動整個雲安全市場呈現出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截至目前,奇安信通過全面整合雲安全、服務器安全、數據安全、代碼安全與運維安全能力,形成「一箇中心,兩全覆蓋」的雲數智安全整體方案。該方案秉承內生安全理念,以保護應用和數據為中心,實現從開發、部署到運行的全生命周期覆蓋,從雲基礎設施安全、工作負載安全、數據安全、大模型安全到AI應用安全的全技術棧覆蓋,將AI賦能的安全能力與客户應用架構和運營服務深度融合,構建新一代雲數智安全融合防護體系,已服務於5000+政企客户,守護上千萬雲上應用和數據,成為政府、央國企、運營商的首選雲數智安全合作伙伴。

首先,雲基礎設施安全是整個雲安全的底盤基座

  在雲原生快速普及的背景下,奇安信推出國內最完整的CNAPP雲原生應用保護平臺解決方案,它以雲原生應用為核心保護目標,縱向從下到上覆蓋雲原生應用的完整技術棧,橫向從左到右覆蓋雲原生應用的整個生命周期。該方案涵蓋開發、部署和運行時階段的安全風險監測與分析,貫穿一體系(DevOps)、兩方向(安全左移與安全右移)、三環節(構建、部署、運行),最終形成覆蓋從製品安全、雲基礎設施安全、應用運行時安全到一體化安全運營管控的全方位安全能力。

其次,雲應用與數據安全成為當前客户最為迫切的普遍需求

  隨着企業雲上業務的複雜性和多元性增加,數據資產快速增加、數據流動路徑又變得越加複雜,傳統數據安全措施難以覆蓋所有的數據和風險,且缺乏全局視角。為此,奇安信推出了數據安全四件套方案,它以數據安全管控平臺(DSCP)為核心,融入數據流轉監測、數據庫審計、數據安全網關等能力,並通過AI賦能數據資產識別和數據風險運營,配合專業的數據安全運營服務,為上雲客户提供體系化的數據流動風險監測和防護方案。

最后,大模型安全和AI應用安全成為增長最為迅猛的新興需求

  Gartner也指出,人工智能(AI)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廣泛應用(無論是由AI用户還是攻擊者推動)繼續成為推動市場增長的關鍵因素。為此,奇安信推出了大模型衞士系統,它集成了大模型衞士網關(GPT-GUARD)、安全風險AI鑑定平臺、監測審計平臺等核心組件,具有大模型提問/回覆內容審計、大模型風險行為管控、大模型風險檢測、訪問異常檢測等多種管控與檢測能力。目前,該產品已在政府、交通、金融等行業數十家頭部機構和企業得到部署和應用,為AI大模型的應用落地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成為「人工智能+」全行業賦能的堅實后盾。

  奇安信集團副總裁、雲與大數據安全BG總經理劉浩表示,當前政企機構的數智化轉型已經進入了新的階段,除了業務上雲之外,數據要素成為國家基礎戰略資源,生成式AI應用的爆火,讓客户面臨了更多新應用場景的新型安全風險,從而產生了面向雲數智市場的安全新契機。奇安信打造的雲數智場景安全解決方案,幫助廣大客户積極應對應用的雲原生化、信創化,數據的資產化、要素化,業務的智能化、交互化等新業務特徵帶來的新安全挑戰,加速擁抱雲數智融合時代。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