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第二代酷睿Ultra輕薄本選購指南:2025年8月排行TOP機型評測+價格全解析

2025-08-08 20:47

隨着AI技術加速落地和移動辦公需求持續升級,用户對輕薄本的期待已不再侷限於便攜與續航,更要求其具備強大的本地算力、出色的圖形性能與智能化體驗。在這一背景,處理器市場的競爭愈發激烈,其中Intel作為處理器界引領者,憑藉深厚的技術積累和龐大的生態系統始終穩居頭部地位,擁有大批忠實用户。2025年年初CES電子展上英特爾發佈了酷睿Ultra200H系列處理器,在性能、核顯、AI計算能力及能效等多方面實現飛躍,再度點燃輕薄本市場競爭戰火。

第二代酷睿Ultra處理器:性能與能效的全面進化

第二代酷睿Ultra全新系列處理器在移動端劃分了四個不同定位的系列:精準滿足多元用户需求。

·HX系列:面向發燒友的遊戲本或設計本;

·H系列:面向側重性能的設計本或輕薄本,

·V系列:面向側重於續航和性能兼顧的輕薄本;

·U系列:面向側重於低功耗長續航的輕薄本或邊緣設備。

值得關注的是,英特爾對不同系列進行差異化優化:HX 系列因常搭配獨顯,核顯單元數量減半;而 H系列則配備更強大的核顯配置,除 Ultra5 225H 為 7 個單元外,其余均搭載 8 個 Xe 核心。因此,對於沒有獨顯需求的輕薄本用户,更傾向於選擇H系列。

新一代 H系列處理器採用先進的 Arrow Lake-H 架構,配合臺積電 N3B 工藝及 "Lion Cove P 核 + Skymont E 核" 組合,性能提升顯著 —— 從基準性能來看,相比上代Meteor Lake-H系列提升巨大:不僅單核、多核性能提升約20%,能效比也提升了21%。

在GPU方面,該系列處理器集成了最多8個Xe核心的鋭炫140T核顯,採用新的Xess 2+和更大規模XMX矩陣引擎+,遊戲方面提升顯著,其次通過特定的指令集和硬件優化,AI模型訓練和推理速度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相比上代提升了約2.5倍。

值得一提的是,該系列處理器提供針對NPU+的支持,CPU+GPU+NPU全平臺算力高達99 TOPS,不僅大幅提升生產力,還能部署DeepSeek 14b環境,為本地大模型試煉提供強大助力。

在輕薄筆記本領域,酷睿Ultra 200H系列處理器表現亮眼。其中,酷睿Ultra 5 225H和酷睿Ultra 5 235H以其強大的性能和適中的功耗,成為輕薄本市場的亮點。它們均配備了14核心(4+8+2)設計,頻率分別達到4.9GHz和5.0GHz,同時擁有18MB緩存和7個Xe核ARC核顯,為用户帶來卓越的性能體驗。而針對全能本和遊戲本等高端領域,酷睿Ultra 7 255H、酷睿Ultra 7 265H以及酷睿Ultra 9 285H等高性能處理器則更為合適。

二、2025年熱銷輕薄本推薦:3款第二代酷睿Ultra標杆機型

根據電商平臺銷量及用户口碑,本篇精選出三款搭載第二代酷睿Ultra處理器的熱門輕薄本,覆蓋不同預算與使用場景。

1. 紅米REDMI Book Pro 16 2025 酷睿版(Ultra 5 225H/Ultra 7 255H)

價格(僅參考):

Ultra 5 225H版:原價6199元 → 國補價4639元(性價比首選)

Ultra 7 255H版:原價7699元 → 國補價6039元(高性能之選)

熱銷指數:★★★★★

核心賣點:

·智能性能:搭載小米 AIPC 引擎,AI 算力可達 96 TOPS,能夠顯著提升大模型性能和本地圖像任務處理速度;支持靜音、智能、狂暴、節能和極速等多種性能模式,可根據用户需求切換,提升不同場景下的使用體驗。

設計亮點:

·外觀設計:1.88kg 的金屬機身與 15.9mm 厚度的平衡設計,使其成為兼顧性能與便攜的理想選擇。

·散熱系統:雙風扇三熱管佈局,配合相變導熱硅脂,使得整機散熱效率提升了34.4%。

·屏幕素質:16英寸3.1K屏(3072×1920)具備100% DCI-P3色域和165Hz刷新率,確保色彩的準確性和豐富度;獲得了德國萊茵 TÜV 硬件級低藍光認證和無頻閃認證,有效保護用户的視力。

·續航表現:99Wh電池支持30小時辦公續航。

目標用户:

預算5000-6000元用户:國補后性價比極高。

追求性價比且需要高效辦公、輕度遊戲和多任務處理能力的用户。

2. 惠普星Book Pro 14 2025 酷睿版(Ultra 7 255H)

價格(僅參考):原價6799元 → 國補價5440元

熱銷指數:★★★★☆

核心賣點:

·性能與配置:最高可選英特爾酷睿Ultra 7 255H處理器,通過CPU+GPU+NPU三核異構架構實現多核性能提升20%、能效優化21%的突破。配合32GB LPDDR5高頻內存與雙風扇雙熱管散熱系統,在14.95mm的超薄機身內實現了55W的穩定性能釋放,無論是視頻剪輯、3D建模還是多任務處理都能遊刃有余。特別值得關注的是其NPU模塊的加入,為本地化AI應用提供了低功耗運行支持。

設計亮點:

·輕薄設計:14.95mm厚度+1.5kg重量,霧絨金屬機身支持三種國風配色;

·屏幕素質:高配版搭載2.8K 120Hz OLED屏,120Hz可變刷新率,0.2ms響應延迟;100% DCI-P3+500尼特;德國萊茵TÜV+EyeSafe雙重認證。對於更注重性價比的用户,2.2K LCD版本也提供了100% sRGB色域的基礎顯示保障。

·擴展性:雙雷電4接口、HDMI 2.1以及雙USB-A的組合,兼顧了擴展性與未來兼容性。

·智能化體驗:惠小微AI助手5.1版本支持會議紀要生成、跨語言實時翻譯等功能。

·續航表現:68Wh大電池配合100W PD快充技術,在MobileMark 25測試中實現15小時續航表現。

目標用户:

預算5000-6000元用户:國補后更優惠。

職場人士和學生羣體,特別是那些需要在移動中進行視頻剪輯、3D建模或多任務處理的人士。

ThinkBook 16+ 2025 酷睿版(Ultra 7 255H)

價格(僅參考): 原價9748元 → 國補價7599元

熱銷指數:★★★★

核心賣點:

·性能與配置:處理器採用Arrow Lake架構,16核心16線程(6性能核+8能效核+2低功耗核),基礎頻率2.0GHz,最高睿頻5.1GHz,三級緩存24MB。

單核性能:Cinebench R23得分2009,較上一代Ultra7 155H提升12%;多核性能:Cinebench R23得分18689,提升24%;Geekbench v6單核/多核分別提升13%/21%。

·功耗控制:基礎功耗28W,極客模式下可釋放79.5W性能,温度控制在96℃以內,噪音表現優於同類競品。

·顯卡:8個XE核心,最大頻率2.25GHz,支持光追,3DMark Time Spy得分較上一代提升13%。

·遊戲表現:

集顯模式:《原神》高畫質穩定60幀;外接RTX 5060:《賽博朋克2077》2K分辨率中等畫質約75幀。

設計亮點:

·外觀設計:16英寸大屏機身重量控制在1.9kg,厚度僅16.9mm,在同類大屏輕薄本中屬於較輕量級選手。

·屏幕:16英寸IPS屏,3200×2000分辨率(3.2K),165Hz刷新率,100% DCI-P3色域,ΔE<1.2,500nits亮度,萊茵低藍光認證。16:10比例+165Hz,文檔滑動與網頁瀏覽極致流暢。

·散熱系統:雙風扇+三熱管,極客模式/性能模式/平衡模式多檔可調。

·續航表現:85Wh大電池,實測PCMark 10續航7小時44分鍾(中等負載),本地視頻播放達12小時。支持100W PD快充,30分鍾充至60%,應急場景表現優異。

·擴展性設計:接口豐富,包括雷電4、HDMI 2.1等,支持擴展性需求。

目標用户:

預算7000元以上:追求「一步到位」的專業用户。

需要大屏、高性能的辦公/設計人羣;兼顧便攜與擴展性的創作者;對屏幕素質、續航有高要求的用户。

最后:英特爾第二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推動的不僅是硬件性能的提升,更是移動計算體驗的範式轉移。當 99 TOPS 算力成為標配,當核顯能流暢運行 3A 遊戲,輕薄本已不再是 "性能妥協" 的代名詞,而是兼具便攜性、生產力與娛樂性的綜合計算平臺。

隨着國補政策的持續發力,這些搭載英特爾第二代酷睿 Ultra 處理器的機型進一步降低了用户體驗前沿技術的門檻。對於消費者而言,選擇的關鍵已不再是單純比較參數,而是根據自身場景需求,在性能、便攜與預算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