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09:43
智通財經APP獲悉,蘋果(AAPL.US)當地時間8月6日宣佈將在美國追加1000億美元投資,引發市場廣泛關注。富國銀行以亞倫·拉克斯為首的分析師團隊指出,這項投資應被視為"旨在儘量減少關税影響的協議",其核心邏輯在於特朗普政府對進口半導體徵收100%關税的潛在威脅下,承諾在美國建廠的企業可獲得關税豁免。該機構維持對蘋果股票的"增持"評級,目標價245美元。
當地時間8月6日,蘋果正式披露未來四年將在美新增1000億美元投資,疊加今年2月公佈的5000億美元投資計劃,總規模已達6000億美元。
新投資將聚焦服務器製造工廠建設及供應鏈本土化,並同步推出"美國製造計劃"(AMP),與康寧(GLW.US)、Coherent(COHR.US)、環球晶圓、應用材料(AMAT.US)、德州儀器(TXN.US)、三星、格芯(GFS.US)、Amkor(AMKR.US)、博通(AVGO.US)及MP Materials(MP.US)等10家企業建立更深度合作,推動先進製造工藝向美國轉移。
富國銀行特別指出,儘管蘋果未提及將iPhone最終組裝環節遷至美國,但其通過供應鏈佈局已形成實質性本土產能。
與此同時,投行Wedbush此前也發佈積極評價,稱此次投資是"庫克的戰略妙棋"。以丹尼爾·艾夫斯為首的分析師團隊強調,蘋果通過AMP計劃不僅將擴大與康寧在肯塔基州的智能手機玻璃生產線合作,還與Coherent簽署多年期協議,在得州工廠生產Face ID核心組件VCSEL激光器;同時重申與MP Materials的稀土磁體採購協議,投資其加州礦山項目。
對此,Wedbush維持蘋果"跑贏大盤"評級,目標價270美元,並指出庫克"兼具10%政治智慧與90%商業頭腦",成功化解特朗普政府"美國優先"政策帶來的不確定性。
不過分析師也坦言,從成本結構看,iPhone在美國本土製造仍不現實,蘋果核心產品生產重心仍會留在亞洲及印度,未來投資將更側重Mac、AI等非核心領域。該機構認為,此次佈局雖無法徹底消除政策風險,但已顯著緩解白宮與蘋果之間的緊張關係,為長期增長爭取更多戰略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