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08:57
截至8月7日,已有317家港股公司預告了上半年業績。其中,182家企業預計業績增長或扭虧為盈,佔比接近六成。
港股公司上半年整體呈現「盈利修復、結構分化」特徵,其中證券期貨、信息技術、工業行業盈利增速較高。展望下半年,在市場整體復甦、AI技術商業化落地、龍頭企業全球化戰略推進下,港股企業整體將維持較高的盈利增速。
6家企業盈利最高增幅超10倍
在業績預增的港股公司中,中泰期貨公告,預計上半年歸母淨利潤較2024年同期增長約5415%。目前這一增幅位於港股業績增幅榜首。中泰期貨董事會表示,業績預增主要是公司聚焦主責主業,經營發展呈現穩中向好,同時受到2024年同期較低基數影響。
業內人士認為,上半年期貨公司普遍抓住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加劇的市場機遇,客户交易活躍度顯著提升,佣金收入同比激增。同時,期貨公司資產管理板塊依託專業投研能力,也實現了管理規模與業績報酬雙增長。
8月5日,五菱汽車公告,2025年上半年,公司歸母淨利潤約3800萬元,同比增幅約為23倍。五菱汽車表示,業績改善主要是因為毛利率改善,以及集團持續實施成本控制措施,加上聯營公司虧損減少,導致集團淨利潤及歸母淨利潤同比顯著增加。
8月4日,第三方醫學影像服務企業一脈陽光發佈業績盈喜,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約為1450萬元至1650萬元,同比增長約1350%至1550%。一脈陽光表示,報告期內,收入增加主要是由於公司的客户數目及所交付的服務數目增加,淨利潤增加主要由於收入同比增加及行政開支的減少。
受益於產能釋放、成本優化及大宗商品價格回升等利好,部分資源股業績大幅增長。7月15日,五礦資源公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約為3.4億美元(約24.4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超過15倍。公司表示,業績提升主要由於拉斯邦巴斯礦山產量增加、單位生產成本降低,以及銅、金、銀等商品價格上漲。
三大行業預喜公司多
梳理數據可見,證券期貨、信息技術、工業等行業預喜公司數量較多。
7月21日,惠理集團公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約2.5億港元,同比增長約5.76倍。7月11日,國泰君安國際公告,上半年該集團淨利潤預計在5.15億港元至5.95億港元之間,同比增幅高達161%至202%。7月14日,申萬宏源公告,2025年上半年預計實現歸母淨利潤41億元至45億元,同比增長92.66%至111.46%。
今年上半年,證券行業的公司業績大幅增長,主要緣於自營業務強勢反彈、市場交投活躍度激增以及政策紅利逐步釋放三大驅動因素。同時,港股市場上半年的強勁復甦,也讓一些專注港股投資的資產管理公司業績得以增厚。
信息技術行業迎來強勁復甦,以互聯網平臺、半導體、軟件服務為代表的公司業績普遍超預期。7月29日,有贊公告稱,公司上半年淨利潤預計為6800萬元至7400萬元,而去年同期為淨虧損約430萬元。淨利潤扭虧為盈主要得益於整體收入提升、AI工具的廣泛使用和經營效率提升等。
7月10日,丘鈦科技公告,預計上半年將比去年同期增長約150%至180%。丘鈦科技表示,公司專注於中高端產品,並發展車載和物聯網領域的攝像頭模組業務,此策略使得中高端產品銷售比重上升。
在需求端回暖態勢下,製造業、能源、機械設備等工業企業訂單增長帶動營收提升。8月1日,德翔海運公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約1.8億至2億美元(約12.92億元至14.35億元人民幣),同比大增220%至255%。對於利潤大幅提升,德翔海運表示,主要由於整體平均運費上漲,以及租船租金收入增加。
此外,具備強IP運營能力、完善渠道佈局的新消費龍頭業績高速增長。泡泡瑪特公告,預計上半年淨利潤(不包括未完成統計的金融工具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同比增長不低於350%。7月27日,老鋪黃金披露,預計上半年實現淨利潤22.3億元至22.8億元,同比增長279%至288%。
中信證券最新研究顯示,基於已披露上半年盈利預期的上市公司數據測算,恆生指數成分股整體營收同比增速呈現顯著提升態勢。恆生科技指數各子行業盈利預期呈現普遍上修趨勢,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行業及消費電子領域表現尤為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