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早報|中國央行連續9個月增持黃金 中芯國際上半年銷售收入同比增超20%

2025-08-08 07:19

熱點聚焦

1.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教育部、國家衞生健康委、國務院國資委、中國科學院、國家藥監局近日發佈關於推動腦機接口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到2027年,腦機接口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初步建立先進的技術體系、產業體系和標準體系。電極、芯片和整機產品性能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腦機接口產品在工業製造、醫療健康、生活消費等加快應用。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打造2至3個產業發展集聚區,開拓一批新場景、新模式、新業態。到2030年,腦機接口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形成安全可靠的產業體系,培育2至3家有全球影響力的領軍企業和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綜合實力邁入世界前列。

2.根據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央行連續9個月增持黃金,截至7月末,黃金儲備報7396萬盎司,環比增加6萬盎司。業內專家指出,預計下半年央行或從優化國際儲備結構角度出發,持續增持黃金儲備,適度減持美債。

3.當地時間8月7日,OpenAI正式推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模型GPT-5,性能遠超前代,在編碼、數學、寫作、健康、視覺感知等領域表現卓越。

新聞稿稱,GPT-5是一個統一的系統,能自動識別何時快速響應,何時需長時間思考以提供專家級應答,無需用户手動選擇。

4.據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公司正在解散其Dojo超級計算機團隊,該團隊負責人彼得·班農(Peter Bannon)也將離開公司。這些人士稱,該團隊部分人員已轉投DensityAI,其余Dojo團隊成員將被重新分配至特斯拉內部的其他數據中心和計算項目。特斯拉計劃加強對外部技術合作夥伴的依賴,包括在計算方面依賴英偉達公司和超威半導體公司,在芯片製造方面依賴三星電子公司。

全球指數

美股方面,截至收盤,道瓊斯指數跌0.51%,報43968.64點;標普500指數跌0.08%,報6340點;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35%,報21242.70點。

大型科技股多數走高,微軟跌0.78%,蘋果漲3.17%,谷歌C漲0.18%,亞馬遜漲0.37%,Meta跌1.32%,博通漲0.69%,特斯拉漲0.74%。

中概股方面,納斯達克中國金龍指數漲0.95%。

熱門中概股普漲,好未來漲2.86%,理想汽車漲1.86%,小鵬汽車漲1.82%,蔚來漲1.52%,京東漲1.31%,百度漲0.76%,騰訊音樂漲0.37%,拼多多漲0.22%,阿里巴巴漲0.08%,新東方跌0.69%。

港股方面,截至周四收盤,恆生指數漲0.69%,報25081.63點;恆生科技指數漲0.26%,報5546.73點;國企指數漲0.55%,報8981.73點。

從市場表現來看,博彩、半導體、房地產、蘋果概念股表現居前,而醫藥股小幅走弱。

公司要聞

中國移動(00941.HK):上半年收入5438億元,通信服務收入為4670億元,同比增長0.7%;淨利潤842億元,同比增5%。

中芯國際(00981.HK):上半年銷售收入為44.6億美元,同比增長22%;二季度銷售收入22.09億美元,環比下降1.7%。

華虹半導體(01347.HK):二季度銷售收入5.66億美元,同比增加18.3%;淨利潤800萬美元,同比增加19.2%。

美高梅中國(02282.HK):上半年收入約166.61億港元,同比增長2.73%;淨利潤23.83億港元,同比減少11.25%。

信達生物(01801.HK):上半年總產品收入超52億元,同比增超35%;第二季度產品收入超27億元,同比增長超30%。

太平洋航運(02343.HK):上半年營業額約10.2億美元,同比減少21%;淨利潤2560萬美元,同比減少56%。

亞洲水泥(00743.HK):上半年收入24.96億元,同比下降7.2%;淨利潤1.14億元,同比扭虧為盈。

再鼎醫藥(09688.HK):上半年總收入約2.16億美元,同比增長15.35%;淨虧損8916.5萬美元,同比收窄33.33%。

德康農牧(02419.HK):發佈盈喜,預計中期生物資產公允價值調整前利潤同比增加至約11億-14億元。

華電國際電力股份(01071.HK):上半年累計發電量約1.2億兆瓦時,同比降約6.41%。

龍源電力(00916.HK):前7個月累計完成發電量4598.12萬兆瓦時,同比下降0.6%。

時代中國控股(01233.HK):前7月累計合同銷售額約32.02億元,同比減少37.78%。

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發盈警,預計中期歸母淨利潤下降90%到95%。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