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8 00:36
曾在兩年前撤離中國市場的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近期再度迴歸。
作為成立於1984年的快時尚「老」品牌,Forever 21曾是不少消費者心中的平價潮流啓蒙者。但隨着快時尚市場競爭愈發激烈,以及公司管理問題的不斷暴露,Forever 21風光不再,近十幾年來母公司兩次申請破產。此次迴歸,Forever 21的勝算大嗎?
再度迴歸中國市場
「Forever 21回來了?」7月下旬,有上海地區消費者發現,已退出中國市場的美國快時尚品牌Forever 21,近期正在上海地鐵內大規模投放廣告。
今年6月13日,Forever 21的品牌所有者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曾在官方公眾號宣佈,公司已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全面升級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業務,煥新出發。同日,Forever 21官宣入駐小紅書平臺。
企查查顯示,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成立於2015年,經營範圍包括辦公用品、家俱、工藝品、服裝服飾、鞋帽、針紡織品、日用百貨、化粧品、電子產品等,也包括商務信息諮詢、企業管理諮詢和貨物及技術進出口業務。在該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廣州唯品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5%,温州市煊達紡織品有限公司、上海欣有貿易商行則分別持股33%和32%。其中,前者的主營業務為紡織品、服裝批發、零售。
ABG公告顯示,作為Forever 21品牌在中國市場的被授權方,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將負責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產品生產、銷售與線上、線下渠道的市場營銷,品類涵蓋男裝、女裝、鞋履、休閒裝、內衣、包袋及配飾。
ABG表示,通過此次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的合作,Forever 21將加速其在中國市場的品牌煥新,以親民價格為消費者提供潮流服飾。Forever 21的線上店鋪也將同時煥新,並計劃未來繼續佈局線下零售渠道。
母公司兩次申請破產
早在2019年,作為獨立公司運營的Forever 21就曾在過度擴張、門店規模過大、電商衝擊等多重因素的衝擊下申請過破產保護。2020年2月,ABG聯合西蒙地產、布魯克菲爾德資管以8100萬美元收購了Forever 21的知識產權及部分業務,併成立了SPARC集團對其繼續運營。
2025年1月,SPARC與JCPenney合併成立CatalystBrands,但僅僅到了3月,該公司就申請破產,負債達10億至100億美元。在美國境內,Forever 21的350家門店啟動清算,其國際業務及知識產權則由ABG保留。
中國方面,Forever 21的業務與母公司破產並無直接關聯,其在中國的運營主要基於品牌授權模式。然而,即便避開了母公司破產的衝擊,Forever 21在中國市場的發展依舊波折不斷。
早在2008年,Forever 21就已首次進駐中國市場,在江蘇常熟開設首店,僅一年后便停止運營。2011年,品牌捲土重來,由永遠二十一商業(上海)有限公司主導運營,負責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線下門店擴張與線上渠道佈局。但隨着全球業績下滑,2017年起,Forever 21的中國市場開始收縮。2019年4月開始,品牌陸續關閉其中國官網、電商平臺及剩余線下門店,而永遠二十一商業(上海)有限公司也於2023年7月因破產被註銷。
2021年,Forever 21第三次嘗試迴歸,運營方變更為Lasonic Limited(旭聲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旭聲電器(深圳)有限公司,計劃通過少量線下門店及天貓、拼多多、唯品會等電商平臺重啟業務。但此次迴歸未能突破瓶頸,線上銷量平平,線下佈局有限,其運營的品牌公眾號於2024年10月停更,門店也陸續關閉,第三次嘗試再度擱淺。
「老牌快時尚」有機會嗎
Forever 21的再度迴歸,或許也沒那麼輕松。一方面,Zara、H&M等國際快時尚品牌持續深耕,不斷優化供應鏈和數字化運營;另一方面,本土快時尚品牌如UR、熱風等也迅速崛起,憑藉對本土市場的深度理解和快速反應能力佔據了一定市場份額。
此外,雖然不少消費者仍對Forever 21的迴歸表示期待,但在多次退出與歸來的過程中,其品牌形象難免受損,如何重新塑造年輕、時尚、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而不是讓其淪為「時代眼淚」的符號,仍是對Forever 21的考驗。
不過,Forever 21也並非毫無機會。與上海橙迪貿易有限公司合作,藉助唯品會的供應鏈資源和下沉市場經驗,有望優化成本和拓展銷售渠道。業內人士認為,若Forever 21能利用社交平臺精準定位年輕客羣,通過網紅合作、話題營銷等方式強化品牌的潮流屬性,或許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分得一杯羹。但要真正突出重圍,還需在產品設計、供應鏈優化、營銷策略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應對來自各方的激烈競爭。
據中國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