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前第四範式科學家創業AI玩具賽道,種子輪獲阿米巴、商湯、第四範式數百萬美元融資|硬氪首發

2025-08-07 17:45

作者 | 林晴晴

編輯 | 彭孝秋

硬氪獲悉,AI硬件公司「人工生產力」已完成數百萬美元種子輪融資,資方包括阿米巴資本、商湯國香資本及第四範式基金,源合資本將會擔任獨家財務顧問。「人工生產力」是由前第四範式主任科學家塗威威在2024年創立,初代AI陪伴機器人產品熊貓機器人現已對外交付,其首款面向兒童的量產智能玩具計劃於下月上市。

WAIC上的「人工生產力」熊貓機器人(圖源/企業)

當前全球玩具行業面臨結構性挑戰。根據NPD集團數據,2024年傳統玩具市場規模已近萬億元,但頭部企業遭遇增長壓力。與此同時,電子遊戲(如網易《蛋仔派對》日活峰值超5000萬,未成年人用户超70%)正快速搶佔兒童時間。家長陷入兩難:傳統玩具因交互方式單一(如遙控車功能有限)缺乏吸引力;而電子設備又存在視力損傷和注意力分散等健康風險。

「人工生產力」正試圖用大模型技術破解傳統玩具行業的增長困局。「這一代大模型技術帶來了人機交互的革命性變革,讓機器能以更自然的方式與人互動。這種開放式交互革命將使玩具擺脫傳統「遙控器」的束縛,並賦予更豐富的內涵」,「人工生產力」創始人塗威威告訴硬氪,「但是,僅僅有大模型自然交互,並不能解決玩具‘不好玩’的問題。」

團隊早期在兒童商場測試中發現,「人工生產力」的熊貓機器人擁有幾十個功能,但最不起眼的兩個功能——猜拳和動作模仿,卻最受歡迎,居然可以吸引部分兒童停留超過兩小時,整體復玩率超80%,這充分驗證了「好玩」功能而非大模型對話本身的市場接受度。這對比出當前所謂「AI玩具」的缺陷——多數產品實為毛絨玩具嵌入通用語音模塊,只是對話版故事機,缺乏真正的好玩內涵,「千篇一律」的套殼大模型並不好玩。

「我們要先用AI玩具以更開放更聰明的方式,讓小朋友感受到快樂,好玩纔是玩具的本質。」塗威威指出,「每個小朋友都不一樣,我們需要從用户行為反饋閉環中,學習到AI玩具給予每個小朋友快樂的個性化獨特方式。」

在覈心技術方面,AI Agent的自主決策能力是實現「個性化獨特快樂」的關鍵。「人工生產力」自研了「人工生產力」自主硬件中臺(AP Agentic Hardware Platform),該中臺包含三部分核心能力:首先是AI Agent的「大腦」,它具備多模態交互與感知能力(通過多傳感器感知用户與玩具本體行為)、用户行為預測能力(預測用户狀態與行為)、決策能力(從行為反饋閉環數據中學習,做出以用户體驗為核心的決策)以及執行能力(基於世界模型的強化學習控制策略確保動作自然流暢)。其次是軟硬件協同優化能力,旨在保證AI能力充分釋放的同時,最大化優化產品性價比。最后是個性化的互動內容,即利用AIGC技術與用户共創內容,為AI硬件提供更豐富的個性化體驗。

該架構使硬件充分好玩的同時,定價相比市面競品還具有明顯優勢,部分型號甚至下探兩位數區間。實測中,系統能依據兒童情緒動態調整AI玩具Agent決策,例如在猜拳時發現小朋友作弊的小細節,個性化處理每個小朋友的小狀況,又如連勝時生成「戲劇性失敗」維持參與感。

「爆款產品不是靠運氣,需要供給側快速迭代試錯,來不斷滿足消費市場多變的需求,」塗威威指出,這樣的中臺能力使「人工生產力」能夠以極低的成本,快速地進行試錯,每款產品的迭代經驗都會沉澱到中臺當中,在未來將會不斷加速新產品的迭代,覆蓋不同形態不同年齡段的人羣需求。

產品形態上,「人工生產力」現階段選擇與頂級IP合作,將IP內容植入AI玩具Agent系統,也可以利用道具一同觸發遊戲進程推進,自然交互界面實現了單硬件承載豐富多彩的數十種玩法。在供應鏈端,「人工生產力」與知名國際玩具代工廠合作,優化產品的外觀設計與結構,並控制成本。同時,通過自主研發電子模塊,以顯著低於市場同類產品的成本,為用户提供高性價比的選擇。

此外,渠道方面,與市面上大部分AI玩具專注線上不同,「人工生產力」已經與市面上絕大多數線上線下頂級渠道開啟合作,將從電商、抖音、新零售系統、商超百貨店等全面鋪貨。「線上線下各有優勢,家長愛網購但也很愛帶寶寶逛商場,玩具更需要很好的線上線下結合,才能更高效地觸達更多消費者。」

團隊方面,創始人塗威威是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學院博士,前第四範式主任科學家,曾任百度風巢分佈式學習系統架構師,有着豐富的AI技術研發與跨行業應用落地經驗。核心研發團隊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等頂尖高校,曾服務於華為、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快手、小紅書、第四範式等行業頭部企業,具備豐富的軟硬件開發落地經驗。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