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19:48
(來源:君實財經)
AMD(紀要):即使不含 MI308,下季度 AI GPU 也將同比增長
一、$AMD(AMD.US) 財報核心信息回顧
1. 整體業績:
a. 營收:77 億美元,超指引中點,同比增長 32%;環比增長 3%(客户端和遊戲部門增長抵消部分數據中心營收下降)。Ryzen 和 EPYC 處理器銷量創新高、半定製產品出貨增加,抵消美國出口管制對 MI308 對華銷售的影響。
b. 盈利能力(non-GAAP):毛利率 43%(同比降 10 個百分點),因出口管制相關的 8 億美元庫存及費用;剔除后非 GAAP 毛利率 54%。經營費用 24 億美元(同比 + 32%),用於市場拓展和 AI 研發投入。經營利潤 8.97 億美元(利潤率 12%),同比下降主要因庫存費用;攤薄每股收益 0.48 美元(庫存費用拖累 0.43 美元 / 股)。
2. 業務分部:
a. 數據中心:營收 32 億美元(同比 + 14%),受益於 EPYC CPU 及雲 / 企業市場份額增長;環比降 12%(受 MI308 出口管制影響);經營虧損 1.55 億美元(去年同期盈利 7.43 億美元)。
b. 客户端和遊戲:營收 36 億美元(同比 + 69%,環比 + 20%)。該板塊經營收入 7.67 億美元(利潤率 21%),同比顯著提升。
- 客户端:營收 25 億美元(同比 + 67%),創紀錄,因 Ryzen 桌面 CPU 銷量及產品組合優化。
- 遊戲:營收 11 億美元(同比 + 73%),因新 GPU 需求及半定製業務(主機庫存恢復 + 假日季備貨)。
c. 嵌入式:營收 8.24 億美元(同比 - 4%,環比持平),需求分化;經營利潤 2.75 億美元(利潤率 33%),同比下降因產品組合。
3. 財務狀況:
a. 經營活動現金流 15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 12 億美元;本季度 4.78 億美元,上半年累計 12 億美元;董事會新增 60 億美元回購授權,剩余額度 95 億美元;現金及短期投資 59 億美元,長期債務 32 億美元;償還 9.5 億美元收購 ZT Systems 的商業票據。
b. ZT Systems 收購相關:已完成收購,擬以 30 億美元向 Sanmina 出售其製造業務(預計 2025 年底完成),該業務列為終止經營。
4.展望:
a. 三季度:營收預期 約 87 億美元(±3 億美元),同比 + 28%,環比 + 13%。不含 MI308 對華出貨營收(許可證待美國政府審查)。
- 數據中心部門(MI350 系列 GPU 量產)環比兩位數增長;客户端及遊戲業務温和增長(其中客户端業務增長,遊戲環比基本持平);嵌入式恢復增長。
b. 非 GAAP 毛利率 54%,經營費用 25.5 億美元。淨利息及其他支出約 1000 萬美元,有效税率 13%,攤薄股本 16.3 億股。
二、AMD 財報電話會詳細內容
2.1 高管陳述核心信息
1. Q2 業務表現:
a. 營收創紀錄,達到 77 億美元,同比增長 32%,超過預期指引的中點。
b. 剔除與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出口管制相關的 8 億美元庫存減記后,毛利率為 54%,實現連續第六個季度的毛利率同比擴張,這得益於更優質的產品組合。
c. EPYC 和 Ryzen 處理器銷量增長,其增量抵消了出口管制對 Instinct 銷量造成的不利影響。
2. 數據中心部門:營收同比增長 14%,達到 32 億美元。
a. EPYC 處理器表現:在雲服務、企業工作負載及新興人工智能場景中需求旺盛,智能體人工智能應用催生通用計算基礎設施額外需求。第五代出貨量大幅增加,上一代需求穩定;雲服務和企業級 CPU 銷量均破紀錄,連續 33 個季度市佔率同比增長。
- 雲服務領域:超大規模企業採用率提升,用於關鍵任務等;新增超 100 個 AMD 驅動雲實例(如谷歌雲、甲骨文雲新品,性能翻倍),全球累計近 1200 個;企業雲端採用量環比顯著增長,與數十家大企業合作;電信客户採用率上升(如 KDDI、諾基亞的部署)。
- 企業本地部署:惠普企業、戴爾等推出 28 個新平臺,優勢突出;企業部署量環比顯著增長,新增多領域合作;推出針對中小企業及託管 IT 服務客户的 EPYC 4005 系列。
- HPC 領域:AMD 為全球超 1/3 最快超級計算機提供支持,包括 Frontier,El Capitan;在綠色 500 強前 20 名系統中佔 12 席,凸顯 EPYC 和 Instinct 在大規模部署中的每瓦性能優勢。
b. 數據中心人工智能業務:受 MI308 對華出口受限及向 MI350 系列過渡影響,營收同比下降。MI300、MI325 進展紮實,合作與採用範圍擴大;全球前十模型構建商和 AI 公司中七家使用 Instinct。
- Instinct MI350 系列:內存帶寬和容量行業領先,獲超大規模企業等廣泛採用;MI355 性能對標 B200/GB200,大規模推理成本優勢顯著(每美元多 40% 令牌);支持 CPU、GPU、網卡協同部署(如甲骨文集羣);6 月提前量產,下半年產量將大幅提升。
- 主權 AI 合作:與多國政府合作加速,如與 HUMAIN 達成數十億美元合作,關鍵地區已啟動部署,計劃按季度擴展;全球超 40 個活躍項目,潛力大。
- AI 軟件:Rackham 7 性能提升 3 倍以上,擴展功能;推出夜間構建版本和開發者雲,擴大框架支持;發佈 Rackham Enterprise AI 全棧平臺。
下一代規劃:MI400 系列研發順利,FP4 性能達 40 petaflops,內存等領先競品 50%;推出 Helios 機架平臺,預計提效 10 倍,2026 年推出。
- 收購與投資:收購 Brium、Lemini 強化軟件,收購 ZT Systems 獲機架設計能力,Sanmina 將成主要製造合作伙伴。
- 監管環境:美國商務部推進 MI308 對華出口許可審查,恢復出貨取決於需求和供應鏈;三季度指引不含 MI308 營收,因 MI350 採購增加,預計 Instinct 營收同比增長。
3. 客户端和遊戲部門:受創紀錄的客户端 CPU 銷量以及對半定製遊戲主機系統級芯片和 Radeon GPU 的強勁需求推動,該部門營收同比增長 69%,達到 36 億美元。
a. 客户端業務:營收 25 億美元(同比 + 67%),主要源於桌面 CPU 銷量創新高。Ryzen 9000 系列(尤其是 X3D 處理器)需求旺盛,桌面渠道銷量破紀錄,穩居全球主要電商暢銷榜;推出 96 核 Zen 5 Threadripper 處理器,內容創作等工作負載性能為競品兩倍。未來營收增長有望持續領先市場,受益於產品採用率提升、商用市場發力及優質產品組合。
- 移動:AMD 驅動筆記本銷量同比大幅增長,高端市場份額擴大,Ryzen AI300 在通用及 AI 工作負載中表現領先。
- 商用:Ryzen 採用率加速,OEM 採購量同比 + 25%,聯想、惠普、戴爾銷量亮眼,新增多家《福布斯》2000 強企業合作。
b. 遊戲業務營收 11 億美元(同比 + 73%)。主機庫存恢復 + 假日季備貨推動營收同比大增,與微軟達成下一代 Xbox 合作,通過 「紫水晶計劃」 深化與索尼的機器學習合作。Radeon 9000 系列 GPU 需求強勁,桌面銷量供不應求;推出 9600 XT(光線追蹤性能翻倍)和 AI Pro R9700(支持本地推理,內存更大、擴展性更強)。
4. 嵌入式部門:營收同比下降 4%,至 8.24 億美元。需求繼續逐步復甦,第二季度銷量有所回升,但多數市場的強勁表現被少數領域的疲軟以及工業客户的庫存削減行動所抵消。
a. 擴展嵌入式產品組合,首次量產出貨 Spartan UltraScale+ FPGA,為成本敏感的低功耗應用提供領先性能和先進安全性;Versal 自適應 SoC 在高端應用中的採用率持續擴大,如博世在歐洲開發的下一代自動駕駛出租車平臺。
b. 未來展望:預計 2025 年下半年測試測量、通信和航空航天市場需求的改善將推動環比增長;
5. 展望:
公司全系列產品需求強勁,依託 MI350 系列增產及 EPYC 市佔率提升,下半年有望顯著增長。服務器和 PC CPU 業務加速發展,受益於高性能計算需求增長、市佔率提升、優質產品組合及市場投入。嵌入式和遊戲業務在強勁設計訂單支撐下回歸增長,夯實長期基礎。AI 領域,MI350 系列和 Rackham 7 採用率提升,已明確年營收數十億美元的發展路徑;下一代 MI400 系列計劃 2026 年大規模部署,客户興趣濃厚。全行業 AI 轉型初期,將推動各市場計算需求階躍增長,為未來營收和收益增長奠定基礎。長期來看,設計項目被採納(Design win)的勢頭持續增強。截至目前,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有望超過 2024 年創下的 140 億美元紀錄
2.2 Q&A 問答
Q:關於客户端業務,此前你曾預計下半年與上半年大致持平,因需防範一些需求提前釋放。那麼,第二季度業績是否包含部分提前釋放的需求?下半年是否仍會保持持平?長期來看,英特爾提及 18A 后,這一消息可能引發即時反應,對 AMD 在 ASBs 領域的長期市場份額意味着什麼?
A:我們客户端與遊戲部門(尤其是客户端業務)上半年表現強勁,同比增長 68%,各板塊均發力:遊戲和桌面渠道銷量亮眼,X3D 系列 GPU 領先,AI 應用率上升,企業端銷售也在增長。
關於需求提前釋放,我們認為不多,終端用户消費仍強勁。三季度增長主力是數據中心(MI350 量產),客户端業務預計有增長,雖略低於季節性水平,但整體表現出色,且我們在關鍵領域持續提升份額。
客户端業務一二季度營收增長不少源於平均售價提升,這是憑藉產品組合向高端市場發力的結果。目前我們在企業級業務佔比仍較低,這是我們重點投入的領域,已在惠普、聯想的企業級 PC 上看到進展,戴爾也已加入,下半年會進一步增長。這些都將成為 2025 年下半年及未來多個季度客户端業務的增長動力。
Q:關於中國市場,指引中未包含 MI308 的營收,若獲得出口許可,供應鏈是否已準備就緒?目前庫存情況如何?若 MI308 恢復出貨,你認為其貢獻相較於第二季度的 7 億美元及 4 月提及的下半年 8 億美元會是怎樣的情況?
A: 我們對近幾個月與政府部門的進展感到滿意,一直密切合作,支持美國技術在全球應用,中國是重要市場。目前多項許可證正在審覈,我們正配合商務部推進。若許可證獲批,我們將啟動 MI308 出貨。供應鏈方面,庫存多為在製品,需幾個季度處理。營收貢獻具體取決於獲批時間,整體情況比 90 天前好。我們希望用 MI308 服務中國市場,正就此與政府部門緊密合作。
Q: 2026 年 AMD 的主權人工智能項目機遇可能變得相當重要,該如何評估其規模?與部分合同相關的合資結構意味着什麼?這是當前 MI 業務增長率之外的增量,還是替代原有業務?2026 年來自主權客户的增量機遇該如何衡量?是否依賴於 MI400?該如何看待 AMD 明年的主權人工智能項目?
A:我們對今年下半年及 2026 年 MI355 和 MI400 系列帶來的 AI 機遇充滿期待,超大規模企業、領先 AI 公司及主權國家層面都有巨大機會,其中主權領域合作活躍。主權項目需解決一些監管問題,我們正與政府部門密切配合。顯然,各國都希望擁有自主計算能力,這是全球趨勢。比如我們與沙特的 HUMAIN 合作,將從 MI355 起步並持續推進,我們的開放生態系統很受主權國家認可。
這是增量機遇,無論對 MI355 還是 MI400 系列,未來都非常重要。
Q:MI 產品早期對毛利率有稀釋作用,需達到何種銷售規模纔會開始對毛利率產生正向貢獻?假設第四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速與第三季度大致相同,毛利率會維持在第三季度水平,還是存在其他可能影響毛利率的因素?
A:MI 產品毛利率略低於公司平均水平。目前我們優先抓住規模更大、增長更快的營收機遇,通過為客户提供更優 TCO 擴大市場份額。MI 毛利率受客户、產品代際等因素影響,運營團隊持續提升效率以改善其毛利率,這是長期趨勢,不一定與季度營收直接掛鉤,未來會持續改善。總體而言,AI 是增長最快的市場機遇之一,我們更關注抓住儘可能多的毛利潤絕對值。
Q:數據中心 GPU 業務 6 月季度,聽起來可能略超 10 億美元,且下半年將強勁增長,這具體意味着什麼?全年能否達到 70 億美元?關於第三季度的預期,能否提供一些參考指標?
A:我們提到從二季度到三季度增長強勁,MI355 6 月季度已投產並少量出貨,三季度起將大幅增長,且預計四季度持續增長,同比會有提升。客户對 MI355 需求積極,相比 MI300 初期的小規模部署,其與 B200、GB200 系列相比更具競爭力,客户有大規模使用意願。MI355 推理性能強勁,我們也在與客户合作訓練業務,這將為 2026 年 MI400 系列鋪路。我們對 MI355 充滿信心,正按產品路線圖推進。
Q:新開發者雲涉及將出售給雲廠商及新興雲服務提供商的部分算力回租,這會是今年下半年 MI355 營收的重要組成部分嗎?這會刺激多少需求?該雲服務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A:開發者雲的目的是讓開發者能便捷使用 AMD Instinct GPU。回顧 MI300 系列,我們當時聚焦大型超大規模企業和大客户,但很多其他客户也對我們的 GPU 感興趣,只是希望能更輕松獲取使用機會。所以開發者雲提供現成可部署容器,方便訓練和推理,無需長期承諾。
它在今年下半年不會對營收有顯著影響,但能讓更多客户體驗 AMD 產品。更大的營收機遇來自大客户採用及擴大部署規模,我們正推動這些大規模部署儘快落地。另外,MI355 基礎設施與 MI300 相似,能快速順利為客户所用,這也是其優勢。
Q:MI355 下半年將顯著增長,且三季度同比上升,這與一季度前的表述大致相同,且均不含 MI308。鑑於 MI350 系列推出略早,與一季度前相比,其採用情況有何變化?目前的增長是否超出、符合或不及此前預期?
A:MI355 的採用速度比預期快。我們推出產品時會與客户完成全面驗證,而市場對其興趣廣泛,過去 90 天新增了大量客户關注,這很積極。另外,大家對 MI400 及 Helios 機架的成果也很期待。鑑於我們強勁的產品路線圖,不少客户希望在產品生命周期更早階段就與我們合作,這同樣是積極信號。
Q:你提到客户端業務下半年表現略低於季節性水平,如何整體看待客户端業務下半年的情況?遊戲業務二季度環比大幅增長,此前也描述了部分預期,如何看待遊戲業務下半年整體的季節性表現?
A:客户端業務:預計三季度環比有個位數增長,產品及組合市場反響不錯。
遊戲業務:三季度預計與二季度基本持平(二季度表現強勁,持平屬預期)。四季度遊戲機業務將大幅下滑(降幅達兩位數),因客户通常在假日季前完成備貨,四季度備貨結束。因此,客户端和遊戲業務部門四季度可能下滑。
Q:Instinct 系列(MI350 和 MI400)的交貨周期如何?隨着向更大集羣規模推進(如與甲骨文合作的 MI350,以及計劃中的 MI400),需要客户提供多少可見性和提前期?針對 MI400,具體的可見性如何?
A:我們的交貨周期較長,約 8-9 個月,因需經歷多道加工環節。我們供應鏈強勁,一直在為 MI350 和 MI400 系列的產能提升做準備,且準備工作持續進行,對此很有信心。
在客户需求可見性上,我們正與客户緊密合作,推進 MI350 系列近期部署,力求儘快落地。MI350 的優勢是可直接部署到現有數據中心,我們也在積極配合這部分客户。MI400 系列的全機架規模設計和實施細節繁多,目前正與大客户合作,確保 2026 年 Helios 機架投入使用時,能與他們的數據中心建設完全兼容。這種需求可見性很重要,機架規模架構需聯合開發與設計,我們引入的 ZT 團隊在內部平臺搭建及與客户就數據中心需求的緊密合作中,作用極大。
Q:若加回二季度費用, 指引中隱含的毛利率環比大致持平,儘管數據中心 GPU 環比顯著增長,且三季度遊戲機業務未下滑,如何解釋這一毛利率持平的背后驅動因素?在數據中心 GPU 佔比大幅提升(似乎會稀釋毛利率)的情況下,是如何保持毛利率持平的?
A:我們預計三季度毛利率約 54%,二季度剔除 8 億美元費用后也接近 54%。遊戲業務毛利率較高,當前業務組合實際上是不利的。
但我們有推動因素:一是拓展服務器業務,其毛利率不錯;二是擴大客户端商用 PC 業務,助力提升毛利率;此外,強大的運營團隊從整體運營效率角度推動毛利率提升。因此,儘管 MI350 三季度將強勁增長,我們仍有望繼續提高利潤率。
Q:MI400 相關的數百億機遇可能在什麼時間框架內實現?哪些因素有助於加快達成這一規模?2027 年實現 200 億以上規模是否現實?
A:我們在 AI 客户採用方面看到諸多積極跡象,包括 MI350 系列表現強勁、客户對 MI400 反饋積極,以及我們為支持大規模部署(含推理和訓練)所做的準備。數十億美元規模對應的是千兆瓦級大規模部署,這很關鍵。我們正與合適的客户合作以推動增長,但暫不推測具體時間,這無疑是我們的願景。
Q:隨着工作負載發展,推理與訓練這兩類機會是否開始融合?推理領域中,推理模型複雜度提升,機架規模對推理市場的重要性是否超出預期?推理的複雜性對 AMD 有何影響?
A:隨着模型增多,GPU 仍是各類模型的首選計算工具。在分佈式推理及新技術應用中,縱向和橫向擴展架構的重要性凸顯,我們正加大投入。更重要的是,我們未來幾代產品路線圖極具競爭力,已獲客户認可。客户反饋也為我們指明瞭需加大資源投入和關注的方向,這很有幫助。關鍵是成為大型客户部署的全方位解決方案提供商,這正是我們的努力方向。
Q:數據中心業務預計環比兩位數增長且 MI355 系列正提升,如何理解服務器端的預期?目前在傳統企業服務器(不含雲領域)的市場份額如何?
A:數據中心業務實現強勁兩位數環比增長,服務器和 MI 均環比增長,其中 MI 增幅最顯著。服務器市場份額較一季度持續提升,雖第三方尚未發佈報告,但我們對二季度的份額增長充滿信心。
雲資本支出數據向好,不僅涉及 GPU,也包含大量 CPU 支出。我們看到未來多個季度服務器 CPU 的預測更強勁,因 AI 內容也需傳統 CPU 支持,故對服務器機遇很看好。團隊執行力出色,當前產品組合中 Turin、Genoa 採用率高,適用 workload 擴大,企業採用率上升,這些都對 2025 年下半年及 2026 年以后的服務器業務有利。
Q:中國市場的 MI308 機遇中,若獲得許可,此前 8 億美元減記是否涉及成品庫存?許可獲批后,該減記是否會有轉回或恢復的可能?
A:8 億美元中大部分是在製品,沒有現成可立即發貨的成品,所以即便獲得許可,也需要時間準備。
Q:2026 年 Instinct 系列的增長情況如何?MI350 向 MI400 過渡的時間安排是怎樣的?Helios 的貢獻將如何體現?從客户貢獻來看,傳統超大規模廠商與主權雲、新雲廠商的佔比會如何變化?
A:今年下半年至明年上半年重點是 MI355 的產能提升。MI400 系列和 Helios 平臺研發順利,預計 Helios 在 2026 年貢獻顯著收入。
關於各類客户貢獻,目前談具體比例尚早,但超大規模廠商及服務大型 AI 原生企業的新雲廠商可能在初始增長階段佔重要份額,主權雲貢獻可能稍晚,這與不同領域建設進度相關。
Q:以 30 億美元現金加股票出售 ZT 后,公司現有債務 30 億美元,如何規劃所得款項的用途?是留作備用金、進行補強收購,還是加大股票回購力度?目前有何想法?
A:我們商業模式能產生大量自由現金流,二季度達 12 億美元。若 ZT 出售完成獲得更多現金,資本配置原則仍是:優先投資(尤其是巨大的 AI 機遇),其次繼續向股東返現。今年上半年已回購 12 億美元股票,我們承諾將繼續通過回購返現。
Q:收入環比增加 10 億美元是否主要來自 GPU,且不包含中國市場的貢獻?若 GPU 銷售額超 10 億美元,是否意味着其年化銷售額達 20 億美元,這種理解是否準確?
A:環比收入增長中,數據中心業務(含 GPU 和 CPU)呈強勁兩位數增長,其中 GPU 是最大增量。客户端業務預計環比增長,嵌入式業務也將恢復環比增長。多個業務均有貢獻,但主要增長來自 MI355 的強勁提升。
Q:如果情況確實如此,銷售額已接近數十億美元。MI350 系列推出后,公司銷售增速表現如何? 許可的影響?
A:產能提升需要時間。現在已是八月初,第三季度不會有太大起色。但若獲得許可,我們會規劃,只是仍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