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機構大佬被整懵了!散户「買買買」竟讓華爾街集體失靈?

2025-08-06 20:09

AI播客:換個方式聽新聞 下載mp3

音頻由釦子空間生成

根據美國股市期貨的走勢判斷,投資者似乎已準備好買入因疲弱的服務業數據和價格壓力跡象而引發的市場下跌。

Nationwide Investment Management Group的首席市場策略師馬克·哈克特(Mark Hackett)談到了機構投資者和散户投資者之間正在進行的激烈「衝突」。他表示,目前華爾街不應該與散户作對。

哈克特説,上周五的拋售對機構投資者來説是「典型的反應」。他表示:「糟糕的就業數據加上關税的實施,以及俄羅斯潛艇問題,許多因素共同導致了市場的回調,而上周一市場幾乎完全逆轉了走勢。」

他指出:「在我看來,這表明散户投資者已經習慣了‘逢低買入’的概念,這讓機構投資者完全摸不着頭腦。

哈克特説:「然后我們回看去年4、5月份,當時機構投資者完全處於觀望狀態,持倉非常保守,而散户投資者則積極逢低買入。現在,這種策略已經奏效了很多次,以至於散户投資者對市場復甦產生了一種必然的感覺,我想這就是你上周一看到的情況,並且這種趨勢在上周二仍在持續。」

根據盈透證券(Interactive Brokers)的數據,一些散户投資者甚至沒等到上周一就開始買入了。這家散户經紀商表示,其上周五的累計股票淨買單量比前一周增加了78%

上周五也是標普500指數連續第四個下跌交易日,這是自去年5月23日以來的最長連跌。

哈克特表示:「如果你回顧疫情前的歷史,上周五的走勢本應會引發更持續的下跌。8月和9月是傳統的疲軟期,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是22倍,市場已經從去年4月的低點上漲了近30%。這正是你預料會出現整合期,市場會向下傾斜幾個月,直到可能有一次全面反彈的時候。

哈克特指出:「所有的歷史趨勢都已不再起作用,而這種現象使得機構投資者對做空變得非常謹慎,這僅僅是因為散户投資者的行為。」 他補充説,儘管如此,散户投資者的性質已經變得可預測,他們會在每次市場回調時積極買入。

幫助這些投資者的是一個功能更強大的工具包,它提供了更多的期權交易,降低了技術壁壘,以及他們在疫情期間擁有的充足空閒時間,這讓他們在市場中站穩了腳跟。LPL Financial的股票研究主管托馬斯·希普(Thomas Shipp)在今年7月份寫道:「散户投資者對動量很敏感,專注於主題,而且對高估值不敏感。」

在2021年的「重演」中,今年夏天,投資者也一直在像OpenDoor這樣的個股上展示他們的力量。哈克特得出的結論是:「你現在不要與散户投資者作對。」這並不是説他們的力量是無限的,「逢低買入」策略可能會后繼乏力,但現在「散户投資者正在讓機構投資者感到困惑,以至於他們無法做出他們想做的事情。

他提到,散户投資者上次遇到麻煩是在2022年春季,當時俄烏衝突爆發,市場經歷了長時間的疲軟。「但你再看到去年10月,在當時感覺不真實的情況下,市場出現了反彈,並由此有了非常積極的走勢,」他説。

進入今年最后一個季度,機構投資者陷入困境,因為主要的科技股已經佔據了很高的權重,他們無法將一個多元化投資組合中的大部分資金都配置在七隻主要的科技股上。他表示:「再疊加上大多數人在去年4月持倉都非常保守,而現在卻在追漲,處於落后狀態,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境地。」

他預計市場可能會在9月份之前進行整合,直到美國政府的支出方案和其他利好因素開始發揮作用。在他看來,這可能會為年底的反彈奠定基礎。

哈克特表示,由於市場估值偏高,以及經濟不確定性揮之不去,散户投資者現在應該小心。他説:「現在並不是我會積極地將投資組合轉向風險資產的時候。」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