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創新葯概念再度走強!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昨日「吸金」近6億元,衝擊3連陽

2025-08-06 11:46

【港股AI製藥龍頭再籤大單,創新葯板塊集體上行】

消息面上,港股AI製藥第一股晶泰控股宣佈,其間接全資附屬公司深圳晶泰科技宣佈與DoveTree完成總訂單規模約59.9億美元的管線合作簽約,並已收到協議約定的首付款約5100萬美元。根據協議條款,雙方就多款處於臨牀前階段的大分子及小分子創新葯資產達成合作。

截至2025年8月6日09:42,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上漲0.34%,成分股晶泰控股上漲14.55%,康希諾生物上漲4.36%,樂普生物-B上漲4.29%,雲頂新耀上漲3.95%,昭衍新葯上漲3.02%。

相關ETF方面,2025年8月6日早盤,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漲超1.5%,衝擊3連陽!拉長時間看,截至2025年8月5日,港股創新葯ETF近1周累計上漲8.60%。港股創新葯ETF盤中換手率快速突破10%,成交近20億元,市場交投活躍。

資金流入方面,港股創新葯ETF最新資金淨流入5.71億元。拉長時間看,近5個交易日內,合計「吸金」6.38億元。數據顯示,槓桿資金持續佈局中。港股創新葯ETF連續3天獲槓桿資金淨買入,最高單日獲得3.73億元淨買入,最新融資余額達15.56億元。

image

圖片來源:Wind

【關注中報及創新葯產業大會,繼續看好創新葯+創新葯產業鏈】

興業證券指出,進入8月,下半年的創新葯產業大會將逐漸臨近,當前WCLC((世界肺癌大會)、ESMO(歐洲腫瘤內科學會)標題已公佈,后續摘要發佈和LBA((最新突破摘要)更新值得關注。

創新葯板塊景氣度可持續,「創新+國際化」的創新葯產業趨勢不變,始終是醫藥板塊的核心方向,政策預計持續支持產業,全球競爭力預計持續加強,商業化盈利預計持續兑現。同時,可關注基本面開始改善的創新葯產業鏈,海外業務方面訂單和業績已開始恢復,國內業務具備自主可控邏輯,上游業績已出現復甦趨勢。

【國內BD持續落地,關注創新葯景氣投資機會】

平安證券指出,據醫藥魔方統計,2025年僅半年時間,中國創新葯License-out總金額就已突破600億美元,超越2024全年BD交易總額;其中單筆超10億美元交易更是高達16筆。

中國重磅交易涌現頻率持續攀升,但隨着BD重心向更早期研發階段前移,潛力品種的隱蔽性亦同步增強,建議持續關注創新葯投資機會。

【創新葯投資邏輯或不斷深化,關注港股創新葯ETF(513120)】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支持T+0交易,這意味着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日內進行多次買賣,極大地提高了資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動性。

具體來看,該指數的優勢集中在:

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在香港市場中選取不超過50家主營業務涉及創新葯研發的上市公司證券作為指數樣本,以反映香港市場創新葯主題上市公司證券的整體表現。

1、業績表現方面港股創新葯相對來説往往因為波動性更強,向上和向下的彈性都更大。因此在共同利好的情景下,短期反彈的行情下醫藥賽道中港股創新葯是值得關注的。

2、估值方面來看,橫向看,相較A股和美股生物科技板塊,港股創新葯企業普遍存在估值折價(如市銷率/市研率更低);縱向對比:恆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HSHKBIO)自2021年高點回調超60%,部分優質企業估值已接近歷史底部區間,長期配置價值逐步顯現。無論是從市盈率還是市淨率看,無論是橫向還是縱向,港股龍頭企業的性價比都值得關注。

3、從整體看,港股關注度依然很高港股特別是港股創新葯久旱逢甘,國內政策全面支持下,AI+鼓勵創新有望掀起港股創新葯一波資產持續重估,未來港股特別是港股創新葯依然值得關注。AI在醫藥創新方面的研發方面的積極促進作用,近期港股創新葯整體行情繼續圍繞創新持續演繹,包括出海、商業化和早期創新品種價值演繹。

港股創新葯ETF(513120):T+0高效佈局高彈性港股創新葯板塊!規模已達165.33億元,居全市場港股醫藥類ETF第一,是跟蹤中證香港創新葯指數的唯一選擇。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