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6 09:52
2025年8月6日,港股小幅低開,創新葯延續活躍,高人氣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早盤續升,場內價格現漲1.37%,衝擊日線3連陽。
圖片來源:Wind
板塊個股多數走強,「AI製藥第一股」晶泰控股高開15%,現漲超12%。樂普生物-B漲超5%,錦欣生殖漲超3%,康方生物、翰森製藥、中國生物製藥等漲超1%。
圖片來源:Wind
消息面上,8月5日,晶泰控股宣佈與DoveTree完成總訂單規模約470億港元(59.9億美元)的管線合作簽約,成為2025年中國AI製藥領域金額最大的BD交易之一。DoveTree獲得合作產品的全球獨家開發與商業化權利,而晶泰則負責利用其 「AI+機器人」端到端平臺,針對腫瘤、自身免疫病、神經系統疾病及代謝失調領域的靶點,開發小分子與抗體藥物。
目前,晶泰控股已收到最終協議項下約定的5100萬美元的首付款。在最終協議條款規限下,晶泰控股有權獲得4900萬美元的進一步付款(180天內支付),並有資格獲得金額達58.9億美元的潛在監管里程碑及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基於產品年度淨銷售額的潛在個位數百分點的特許權使用費。
十年磨一劍。國產創新葯進入技術成果爆發期,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批准創新葯43款,同比增長59%,接近2024年全年48個的總量。醫藥魔方也顯示,2025年上半年,我國藥企對海外的授權總金額已超去年全年,達608億美元,全年增速有望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中金公司表示,看好創新葯長期產業發展趨勢。國內工程師紅利、豐富臨牀資源和支持性政策多邊加持下,國產創新葯已逐漸從跟隨時代走向引領創新。經歷幾年耕耘,國內品種商業化放量,並有望受益於支付端政策改革,創新葯企盈利能力提升;在研管線數據優異,大額BD持續達成。進入2.0 時代的創新葯產業已經逐步完成質的提升,未來10 年國產新葯將深度參與全球市場,短期現金流入也將有效反哺研發形成良性循環。
港股通創新葯ETF(520880)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是全市場首隻跟蹤該指數的ETF。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精準聚焦創新葯產業鏈,成份股以創新葯研發企業為主,重倉股集中度較高,龍頭優勢顯著。
注:以上個股均為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前15大權重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
年內至7月31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累計上漲101.58%,領漲一眾創新葯指數,較恆指(23.50%)、恆科指(22.05%)分別超額78.08和79.53個百分點,超額表現突出。
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發佈以來各個完整年度漲跌幅為:2021年,-22.72%;2022年,-16.48%;2023年,-19.76%;2024年,-14.16%。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其回測歷史業績不預示指數未來表現。
提醒:近期市場波動可能較大,短期漲跌幅不預示未來表現。請投資者務必根據自身的資金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理性投資,高度注意倉位和風險管理。
風險提示:港股通創新葯ETF被動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葯精選指數,該指數基日為2020.12.31,發佈日期為2023.7.17,指數成份股構成根據該指數編制規則適時調整。文中指數成份股僅作展示,個股描述不作為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也不代表管理人旗下任何基金的持倉信息和交易動向。基金管理人評估的該基金風險等級為R4-中高風險,適宜積極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任何在本文出現的信息(包括但不限於個股、評論、預測、圖表、指標、理論、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另,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亦不對因使用本文內容所引發的直接或間接損失負任何責任。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業績並不構成基金業績表現的保證,基金的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基金投資有風險,基金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