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3:55
美股最強50由財聯社和中文投資網聯合打造,我們未來會定期披露一支股票,並實時追蹤。旨在為投資人篩選出美股里同時兼具穩定和成長的強基本面股票,結合技術圖形和AI算法,把握上漲趨勢。每期內容包含三部分:上周回顧與下周展望,最強50股研究報告,實盤交易匯總。想要獲得更多美股的及時分析報告與美股討論交流,請添加微信chinesefn2022諮詢。
欲瞭解美股最強50系列的過往報告,可點選美股最強50專題。
上周回顧與本周展望
過去一周,美國股市經歷了較大的波動。美聯儲7月會議上保持按兵不動和上周五公佈的非農數據成爲了影響市場的關鍵因素。
上周初,微軟和Meta等大型科技公司財報后走強以及投資者樂觀情緒推動美股繼續上漲,納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都再度刷新了歷史新高。但在上周三美聯儲宣佈按兵不動以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的講話給投資者潑了一盆冷水。上周五,7月非農就業數據不及預期以及此前幾個月非農數據大幅下修讓市場對經濟前景的擔憂重燃,疊加電商巨頭亞馬遜財報后重挫引爆了市場的恐慌性拋售,美股隨后大幅跳水,最終周K線走出了一個非常難看的空頭吞噬形態。根據歷史經驗,一般出現這種高位空頭吞噬大陰線之后,美股后市繼續走弱的概率是非常之大,投資者在操作上需要小心了。
本期我們將為大家帶來美股最強五十股——Oscar Health, Inc. (NYSE:OSCR)。
2025年,在醫療保險行業因政治風險與成本壓力不斷波動的大環境下,Oscar Health(NYSE: OSCR)這家被譽為「科技驅動的保險公司」的新鋭玩家,正站在風口浪尖。
7月以來,受多重利空疊加影響,Oscar的股價從年內高點22.78美元一路回落,最低一度跌破13美元,短短數周跌幅超過40%。而與此同時,同板塊的老牌巨頭Centene與Elevance也雙雙承壓,市場對醫保政策前景的不確定、醫療支出高企以及《平價醫療法案》(ACA)補貼可能弱化的擔憂,正令整個保險板塊陷入低迷。
但不同於這些傳統保險集團,Oscar從未以龐大醫保份額或資產密集型業務結構為賣點。相反,它以「高度數字化、平臺化、數據驅動」的輕資產模型切入醫療保險賽道,更像是一家披着保險外衣的科技平臺公司。
儘管近期遭遇來自巴克萊、瑞銀和富國三大投行的評級下調,但資本市場或許尚未真正理解Oscar正在發生的結構性轉型。這家公司早已不再只是單純依賴ACA的保險公司,而是正加速向「數字醫療基礎設施平臺」邁進。
因此,Oscar Health是一家估值過高、增長乏力的保險股嗎,還是一家正被市場誤解、估值低估的平臺型科技公司?如果是后者,那麼當前的下跌,是否正是一次被忽視的「價值重估」機會?
接下來,我們將從業務結構、盈利表現、估值邏輯以及它最關鍵的「強勢理由」出發,全面拆解Oscar,揭開它作為「醫療科技平臺」的被誤解故事。
【公司簡介】
Oscar Health成立於2012年,最初由Josh Kushner(特朗普女婿Jared Kushner的弟弟、風險投資機構Thrive Capital創始人)創辦,初衷是解決美國健康保險體驗差、信息不透明、服務割裂等系統性問題,旨在通過科技和數據顛覆傳統醫療保險模式。其總部位於紐約,目前擁有超過200萬名成員,是美國ACA市場中排名前五的玩家之一,覆蓋18個州。
公司最初聚焦於ACA個險市場,近年來逐步擴展到僱主主導的ICHRA(個人健康報銷賬户)市場,並推出了其B2B平臺產品+Oscar,開始為其他保險商、醫療服務提供者和醫保組織提供數據與運營基礎設施服務。
Oscar目前的主營業務可以分為三大板塊:
1. 個人與家庭健康保險(IFP/ACA)
這是Oscar最初的核心業務板塊,也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之一。依託ACA的法規支持,Oscar在全美18個州提供標準化的個人健康保險產品,覆蓋超200萬名會員,在多個州躋身市場前三位。Oscar通過自主開發的移動App、AI聊天助手、自動理賠系統,打造了極具科技感和用户友好度的保險體驗,使其在年輕人和新興家庭羣體中獲得了較高的口碑。
Oscar在這一板塊的成功不僅源於定價策略,更依賴於其「技術優先」的運營哲學。例如,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98%以上的理賠處理實現了全自動化,客户淨推薦值高達75+,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虛擬全科醫生預約成功率同比增長48%。
2. 僱主導向健康計劃與ICHRA
作為Oscar未來的增長引擎,ICHRA(Individual Coverage Health Reimbursement Arrangement,個人健康報銷安排)是其在僱主市場上的關鍵突破口。ICHRA允許僱主為員工提供固定金額的醫保補貼,由員工自由選擇合適的個人保險計劃。
Oscar通過「個性化、自由選擇、高透明度」的模式成功切入這一賽道。目前ICHRA還處於早期滲透階段,預計到2032年其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萬人,而Oscar已在多個企業客户中完成試點,並在費用控制、慢病管理等方面實現了優於傳統團險的運營表現。
CEO Mark Bertolini將ICHRA稱為「顛覆僱主醫療體系的楔子」,Oscar也正在將該產品定義為打破團險格局、重新定義保險流動性和定價機制的關鍵。
3. +Oscar 平臺業務:技術輸出與數據基礎設施
+Oscar是Oscar面向第三方保險商、醫療服務機構、醫療集團(IDN)和ACO組織所打造的B2B技術平臺。它本質上是一套「醫療服務操作系統」,為合作方提供數字理賠、智能會員導航、風險評分、藥品使用優化等SaaS級別的技術解決方案。目前+Oscar已託管超過50萬名「非Oscar會員」的健康數據與保險流程。
【強勢理由】
儘管Oscar Health眼下仍被視作一家「高估值的健康險公司」,但深入剖析后你會發現,它已憑藉技術、模式和戰略構建出多重競爭護城河。以下六個關鍵強勢理由,是Oscar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有望突圍醫療科技行業的重要支點:
1. 技術驅動的商業模式:不是保險公司,是科技公司
Oscar的核心競爭力來源於從零構建的技術棧,它不像傳統保險公司那樣依賴第三方IT系統,而是用自研的操作系統串聯從投保、問診、理賠到風險管理的全流程。
這一模式讓Oscar具備以下技術優勢:
98%理賠全自動化處理,極大減少人力成本;
智能風控系統能實時分析用户行為和健康數據,動態調整定價與賠付;
會員App評分持續在4.8/5以上,交互體驗遠超行業平均。
它更像是「保險界的Tesla」——軟件為王、體驗先行、硬件輕盈。
2. 醫療服務閉環:數據驅動的健康管理能力
Oscar不僅僅是賣保險,它通過虛擬醫生、遠程問診、數字藥品路徑管理等方式,構建了「主動式醫療干預」的體系。每位會員的就醫行為和健康數據都會被平臺捕捉、分析,用於疾病預測與個性化推薦。
Campaign Builder平臺能根據數據個體化推送健康提醒;
ER(急診)重複使用率減少8.5%,用户粘性與成本控制雙贏;
虛擬問診系統覆蓋率已達90%以上,支持7x24小時服務。
這一閉環能力,讓Oscar從「醫療費用支付者」變成「健康服務協作者」。
3. ICHRA打開新市場:瞄準僱主醫療的制度縫隙
ICHRA是Oscar的「第二增長曲線」。它允許僱主將醫保補貼轉為固定額度,員工則自由選購個人醫保產品。這個制度性創新為Oscar打開了傳統團險之外的巨大市場空白。
Oscar目前已與多家僱主合作試點ICHRA項目,並在以下方面展現優勢:
可移植性高:員工更換工作無需更換保險;
成本可控:企業支出穩定,Oscar可精準定價;
用户滿意度高:提供更多元、透明化的選擇。
預計2032年,ICHRA市場人數可達1500萬,是當前ACA市場的兩倍。
4. +Oscar平臺模式可複製性強,向SaaS轉型
Oscar內部的技術基礎設施正在外部變現。「+Oscar」平臺已為50多萬非Oscar會員提供服務,未來可拓展至數百萬保單。
高可複製:模塊化系統可直接部署於其他保險或醫療機構;
SaaS化收入:未來可持續、穩定,擺脫承保周期性波動;
運營效率顯著:客户反饋顯示預約效率、藥品再購率提升顯著。
這使Oscar擁有「平臺收入+承保收入」的雙引擎增長潛力。
5. 財務結構優化,步入盈利通道
Oscar在2024年實現了GAAP盈利,2025年第一季度EPS為0.92美元,調整后EBITDA達3.29億美元,運營利潤率9.8%。同時:
銷售總務管理支出費用率已降至15.8%,優於行業平均;
運營現金流達8.79億美元,財務穩健;
現金儲備高達22.6億美元,淨槓桿極低(D/E僅0.27)。
這意味着Oscar不再是依賴融資續命的「燒錢型獨角獸」,而是真正邁入了正現金流+盈虧平衡的可持續周期。
6. 創始團隊背景深厚,高度綁定的股東結構
Josh Kushner及其基金Thrive Capital持有Oscar約24%的股份,創始人團隊與公司命運深度綁定。而現任CEO Mark Bertolini是Aetna 前CEO(全球最大商業醫保公司之一),對醫保改革和盈利模型擁有深刻洞察。
高管團隊既有創新基因,也有醫療管理經驗,為Oscar在政策波動和行業調整中提供了戰略穩定性。
【財務表現】
1. 收入持續高增長,2025年營收指引上調
根據公司最新指引,Oscar預計2025年全年營收將在120億-122億美元之間,較2024年同比增長約+31%,同時也高於華爾街此前預期的113億美元。
公司Q1 2025營收為30億美元,同比增長42%。增長主要來自:ACA會員基數增長、ICHRA新業務擴張,以及部分來自+Oscar 平臺的B2B收入;
市場風險調整結果(Risk Adjustment)好於預期,對淨保費貢獻積極。
這一數據説明,Oscar並未因退出Medicare Advantage市場而失速,相反,其主力業務(ACA + ICHRA)展現出更具韌性的增長動能。
2. 虧損快速收斂,已實現GAAP盈利拐點
Oscar過去多年始終處於高虧損狀態,2021-2023年累計淨虧超10億美元。但自調整后EBITDA為正值,具備實際盈利能力。
如果按當前趨勢,公司有望全年實現正EPS(每股收益)約0.58美元(Zacks 預估),同比增長超480%。
3. 現金流轉正,資產結構穩健
Oscar在過去12個月的現金流表現極為亮眼:
2025年Q1運營現金流:8.79億美元;
自由現金流已實現轉正;
現金與短期投資合計:22.6億美元;
負債極低,淨槓桿率僅0.27(D/E);
無迫近的償債壓力,具備自我造血能力。
這意味着Oscar已徹底走出「靠融資活下去」的階段,具備獨立擴張與逆風抵禦能力。
【估值分析】
儘管Oscar Health的基本面正在持續改善,但目前市場給予它的估值仍停留在「保險公司」的維度上,而非一家高成長、高效率的科技平臺。截至2025年7月,Oscar的股價徘徊在14美元附近,遠低於2021年IPO時的39美元。
按當前財測數據,公司2025年預計EPS為0.58美元,動態市盈率約為25.87倍,看似偏高,但結合其預期年複合EPS增長率(CAGR)超45%,其PEG僅為0.57,已落入「深度價值窪地」區間。同時,Oscar的 EV/Sales僅為 0.27 倍、EV/FCF約為 2倍出頭,無論是對比保險同行,還是對標SaaS平臺類企業,都顯得極具吸引力。
而從結構上看,Oscar具備「輕資產 + 高續費 + 平臺外延」三重特徵,與傳統保險公司強調資本金、規模、承保利潤的定價邏輯截然不同。市場目前還未完全理解Oscar在+Oscar平臺與ICHRA市場的可複製性,其未來收入結構有望從以保費為主,向「保費 + 平臺服務費 + 數據增值收入」多元化演進。
【機構評級】
2025年7月,Oscar Health遭遇密集的投行「唱空潮」。短短兩周內,瑞銀、Piper Sandler和富國相繼下調評級,將Oscar從「中性」或「增持」級別降至「賣出」或「低配」,對應目標價也從此前的20美元區間下調至10~14美元不等。瑞銀給出的最新目標價為11美元,富國甚至兩度下調,對應目標價最低至10美元,反映出主流機構對Oscar短期內的盈利能力與政策風險普遍轉向保守。
與此同時,巴克萊在7月初給予Oscar「初始覆蓋」,評級為「減持」,目標價17美元。Raymond James也在6月底將Oscar從「跑贏大市」下調至「市場表現」。如此密集的評級調整雖反映了市場對ACA政策風險、MLR上升和會員使用率居高不下的擔憂,但也引發了是否短期情緒放大、長期價值被忽視的思考。對長期看好Oscar科技平臺屬性的投資者來説,這或許正是被情緒錯殺的機會窗口。
中文投資網首席分析師Brant觀點:
美股大盤從上周五開始出現了波動性快速放大的情況,儘管目前還難以判斷市場的調整能夠走多遠,但是從整體來説,目前高位做多的性價比是極低的,投資者依然宜耐心等待回調入場。
從目前的技術面來看,我們依然傾向於美股大盤存在繼續調整的需求,在科技巨頭財報全部公佈完畢之后,市場會更多地將視線轉移到宏觀層面上來。儘管上周美聯儲依然按兵不動並且沒有給出將在9月降息的暗示,但是市場目前已經開始定價美聯儲9月降息的這一可能性。
另一方面,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放言要對印度施加重税,以迫使這個國家開放市場、降低關税的目的,不過從目前市場的反應來看,目前並沒有對這一消息有過多擔憂,不過考慮到印度對美出口的結構組成,投資者還是要關注美國關税可能對蘋果公司的影響,畢竟美國要對印度徵收高額關税的話,蘋果可能首當其衝成為一個受害者。
OSCR目前已經回落到了近一年整理區間的下方支撐附近,短期關注該公司將於本周公佈的業績報告對股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