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5 10:07
(來源:上觀新聞)
這幾天,資本市場上中國創新葯板塊厚積薄發,「漲」聲四起,位於上海張江、開園不到一年的上海生物醫藥前沿產業創新中心(簡稱「上海前沿」)一期,也展現出創新企業集體「破繭」的可喜態勢:愈方生物完成超億元Pre-A輪融資;科金生物赴香港增設實驗室;繼拜耳之后,又有一家全球醫藥巨頭選擇在此設立孵化器和AI實驗室……截至目前,這里已吸引拜耳、SRI生命科學研究院、循曜生物、靶聯生物、科金生物、上藥睿爾、泌碼、慧合谷、愈方、Superlab Suisse、米瑞博、北賽泓升、賽德迪康、安博寧、莫斯萊特、上海生物醫藥基金等企業和機構入駐。
入駐上海前沿的拜耳Co.Lab孵化器。
進入2025年,中國創新葯行業正從「跟隨式創新」邁向「全球領跑」的新階段,上海則明確,要聚焦新一輪生物醫藥「上海方案」實施,全力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羣。上海醫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楊秋華説:「上海醫藥是上實集團佈局生命健康產業的核心平臺,具備‘工商研投’全產業鏈優勢。作為‘鏈主’企業,我們攜手一流高校培育的上海前沿,致力於為創新企業提供全鏈條、全生命周期服務支持,全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生物醫藥產業開源創新生態,為‘上海方案’落地又添一支勁旅。」
「一張桌」:讓初創企業心無旁騖
在上海前沿,有一項受到入駐企業交口稱讚的「一張桌」機制——創業者只需帶着智慧與創意入駐,其他諸如資金、場地、服務等事務,可統統交由園區及「鏈主」上海醫藥統籌解決。特別是對於初創企業,能讓他們心無旁騖投入到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中去。
資金是初創企業的生命線。依託上實集團和上海醫藥的豐富資源,上海前沿積極佈局:參與設立上實資本旗下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二期,專注早期項目篩選與投資;引入上國投母基金、上海生物醫藥基金等機構,為企業嫁接風投與股權投資橋樑;打造專屬投資者中心,匯聚政府引導資金、風投、天使投資人、機構及高淨值人羣,構建「孵化—投資—併購」全鏈條網絡。
愈方生物便是這條資金鍊上開出的美麗「花朵」。這家成立於2021年,專注於基因治療藥物研發的生物醫藥科技企業,在2022年僅有動物藥效數據的情況下,就獲得了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3000多萬元的天使輪領投。「上實集團在我們發展初期便給予投資支持,幫助我們度過艱難時期。而上海醫藥作為行業內的重要力量,也一直以來與我們有着理念上的契合與互動。這雙重淵源,正是我們成為首批入駐上海前沿企業的重要原因。」愈方生物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張家毓表示。
今年3月,愈方生物完成了超億元的Pre-A輪融資,現有股東上海生物醫藥創新轉化基金繼續給予支持。同時,由他們研發的首款藥物JV101,主要用於治療心衰,在上海東方醫院開展的臨牀研究中,已完成12例患者入組試驗,初步驗證了該藥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下一步,企業將進一步推進該藥物在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臨牀開發。
創新鏈: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
覆蓋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創新鏈打造,是上海前沿的另一大核心任務。在硬件設施上,科創空間達12萬平方米的上海前沿一期已全面啟用,這里不僅有為0—1階段初創企業量身定製的孵化器、加速器和共享實驗室,還有為1—10階段的瞪羚企業配備的中試車間、甲類危化品倉庫和雙污水處理系統,滿足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的多樣化需求。
上海前沿實驗室。
軟件服務方面,浦江學科交叉論壇、浦江峰會、項目路演等一系列重磅活動在此頻繁舉辦,更為入駐企業提供交流合作、資源對接的平臺。同時,上海前沿積極加強滬港聯動,利用上海醫藥與香港科技園共建滬港聯合創新孵化器的資源優勢,助力企業對接大灣區的科創資源。
另外,王海峰還特別看好上海前沿背靠上海醫藥作為國內數一數二醫藥流通巨頭所擁有的上藥控股CSO(為製藥企業提供藥品營銷與市場推廣的外包服務)服務體系,它為創新葯提供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務、覆蓋產品上市前合作到市場營銷環節的流通鏈,將助力企業下一步能走通從研發到市場的產業鏈閉環。
科金生物赴香港增設實驗室。
上海前沿的支持下,科金生物發展迅速,基因精準插入技術平臺的首個管線:丙酮酸激酶缺乏症的全球首例患者已順利出院一年,臨牀結果達到預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針對其他遺傳疾病以及肝癌的管線也即將進入臨牀階段。目前,科金生物已啟動A輪融資,並藉助滬港聯動優勢,成功入駐香港科技園滬港聯合創新孵化器,為接下來融資、出海、港股IPO佈局。王海峰表示,科金生物將藉着上海前沿的「東風」起飛。
耐心「織鏈」:長線佈局構建世界級生態
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長周期特徵。放眼全球,許多發達國家的生物醫藥產業集羣發展歷程中,「鏈主」企業都發揮了關鍵作用。以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Medicon Valley)為例,這里橫跨丹麥東部和瑞典西南部,涉及2.1萬平方公里面積,諾和諾德、靈北等全球研發製藥巨頭作為「鏈主」企業,不僅自身具備強大的研發和創新能力,還通過構建完善的產業生態,吸引了大量小型初創企業入駐,形成了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丹麥—瑞典生物醫藥谷發展歷程大致從2007年開始,到2017年形成現有格局,歷經10年時間。其他世界知名藥谷如美國波士頓、舊金山、瑞士巴塞爾……也無一不是走了一條「鏈主」耐心「織鏈」的長期主義發展之路。
上海前沿深諳此道。總經理李曉東介紹,在上實集團和上海醫藥的大力支持下,上海前沿將分三期開發,總規劃220畝,一期75畝已建成啟用,二期正籌備,將滿足生物醫藥研發全流程配套服務需求。上海前沿將持續集聚「政、產、學、研、醫、資」要素,全力打造「沒有圍牆」的研發創新中心,聚焦細胞與基因治療、罕見病藥物等顛覆性技術領域,嚴選符合生態的優質企業;尤其重要的是,他們將發揮「耐心資本」的長周期支持優勢,為硬科技企業提供跨發展階段的堅定陪伴,上下游協同,向着打造世界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羣的目標穩步邁進。
原標題:《上海現「一張桌」機制:創業者只需帶智慧創意入駐,其他交給「鏈主」解決》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吳衞羣 高晨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