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搶灘下一個短劇風口,低成本漫劇火了?

2025-08-04 21:28

來源:Tech星球

文 翟元元

圖片來源 | 豆包AI

短劇的風向變了,除了真人短劇之外,業內大多數玩家都在有意識地加碼動漫短劇。

動漫短劇成為行業新趨勢,包括愛優騰」(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抖音、快手、B站、多多視頻在內的平臺都在發力。巨量引擎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動漫短劇的觀看人次突破 20 億,付費規模達到 2600 萬,且第 4 季度相比第 3 季度看播環比提升 123.91%,收入增長率高達 204.11%。

快手數據顯示,今年端午期間平臺上漫劇日耗達到200萬,頭部劇集ROI(投資回報率)可以打正,在1以上。B站動漫短劇每個月流水1400萬元左右。

所謂動漫短劇,業內沒有統一定義,主要包括傳統動態漫、遊戲CG動畫、素材動畫、沙雕漫劇,還有AIGC短劇在內的多種類型漫劇。

漫劇成了短劇行業另一個待爆的「小程序短劇」,只要出現一部類似於《無雙》那樣充值過億的標杆短劇,便能徹底引爆全行業。

漫劇成風口

短劇從業者們正在開闢新的內容戰場。

各個短劇羣里,都能看到漫劇相關的信息發佈:或找動態漫承製方,或收動態漫劇本,以及引入動態漫的。還有從業者公開收購漫劇賬號,賬號按照粉絲量計算,一個粉絲一毛五分錢

現在的漫劇,一如兩年前的小程序短劇,處於行業爆發前夕。嗅覺靈敏的玩家早已感知到這股不容錯過的風口。

嘉樂傳媒負責人孟韜告訴Tech星球,鄭州很多短劇公司開始嘗試AI短劇。用AI技術生成新的短劇,投入成本只是傳統短劇的三分之一,即50萬的真人短劇,AI短劇只用15萬。這類短劇受眾就是二次元為主的年輕人。

行業先行者已經帶回了正向反饋,要早佈局。孟韜稱,鄭州有一家公司起步比較早,摸着石頭過河三四個月,團隊5個人一組,目前做出了2部AI短劇,效果非常明顯,播放量非常好,一分鍾成本控制在2000元以內。已經有人趟出了一條路,所以同行們都對這個賽道躍躍欲試。「傳統短劇一個月做幾十部甚至上百部競爭不過,那就換一個賽道」。在孟韜看來,AI短劇就差一部《無雙》這樣的爆款了

同樣佈局AI短劇的還有創業者陳星。娛動未來聯合創始人陳星向Tech星球表示,他們團隊製作的《眾神之戰》去年就完成了,也陸續參加過一些電影節,今年5月份被紅果收錄,屬於紅果短劇第一批上線的AI短劇。此外,公司還聯合某頭部視頻平臺出品了一部AI互動劇。

陳星公司本身是做AI工具的,定位一個集可靈、即夢、vidu、Deepseek等功能於一身的聚合工具,主打三個場景:針對小白0基礎創作者,一句話變成一個故事;專業創作者;平臺定製AI短劇。

作為AI短劇承製方,陳星公司一部AI短劇製作周期大概是1-2個月時間。陳星稱,漫劇市場大多數是傳統手繪動畫,有一些環節用AI做替代,純AI生產還是一個小眾賽道。他們團隊現在做一部精品AI短劇大概需要1-2個月的時間。整個平臺都在逐漸從觀望到入場再到下訂單。

在陳星看來,現在漫劇之所以受到關注,主要是市場上有了很多正回饋,平臺開始重視。據他了解,南方一些動漫公司還有很多平臺投流案例,很多都投正了,實現了盈利。漫劇在二次元粉絲羣體中接受度比較高,包括B站凡人修仙,騰訊的仙逆,平臺都出現了頭部的二次元作品。需求形成了市場,漫劇公司中,有公司團隊規模達到了幾百人,月收入破千萬。

月入百萬

從事漫劇的玩家,一部分從原來的動畫、漫畫、網文行業轉型而來,一部分從之前的真人短劇拓寬到動漫短劇賽道,還有一部分為原來的短劇投流平臺,像九州、點眾、中文在線等等,大的玩家依然是愛優騰、抖音、快手、B站這些流量平臺。

平臺對漫劇崛起的感知大概從去年開始的。

B站充電業務負責人Phoebe告訴Tech星球,充電團隊有一個小組專門負責二次元品類,大概從2024年底的時候,團隊發現動漫短劇開始崛起,動畫短劇「Up主自然流量和漲粉速度很快,在充電上商業化變現效果也很好,所以從那個時候內部開始關注漫劇生態。

Phoebe稱,提前佈局漫劇的決策依據是,真人短劇已經發展到了比較成熟的階段,市場反覆驗證了觀眾對於節奏快、爽點足的內容需求十分強,這部分受眾同時也是漫劇目標受眾。動漫短劇人羣畫像以二次元的年輕用户羣體為主,這部分用户就剛好是 B 站最主力的核心的用户畫像,所以B站做漫劇有充足的先天條件。其次, AI 能力發展日新月異,AI 在動畫製作上已經起到降本增效,縮短整個生產周期的作用。他們的預判是,AI 加持下,漫劇產能空間會很大。所以公司便決定提前佈局規劃漫劇業務,內部為此還成立了一個專項。

快手同樣在去年開始重視漫劇。快手相關負責人Tech星球透露,公司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關注動態漫,當時作為短劇行業的一個附屬分支存在,正式做是從今年2月底開始,從運營到產品團隊單獨成立了一個專項。

發力漫劇業務,快手的考量是,第一,短劇業務發展進入到瓶頸期,不管是市場規模還是用户增長,逐漸趨於見頂,客户利潤空間在下滑。與此同時,真人短劇內容形式是有侷限的。漫劇相對來説有一個明顯的優勢, 它覆蓋的人羣更新,用户年齡更偏年輕,在動畫效果表現上比真人更有空間,它可以帶來一些新的題材的表現,比如腦洞類的、末日的、休閒的、懸疑的,它的表現就會更好。而且更重要的一點是,漫劇本身不會出現演員溢價的情況,它的成本是可控的。而且隨着AI技術的發展,它還存在一定的降本、提效空間。漫劇將傳統的動畫、動漫和短劇結合之后,把整個市場拓寬了。

第二,從人羣和市場來看,二次元的市場也在不斷證明它的價值,不管是最近幾年興起的線下實體,還是今年國漫的大爆發,都證明了動漫市場本身潛力非常大。

瞄準統一戰場,平臺紛紛發力。

從漫劇商業變現來看,抖音、快手主要以投流付費為主,B站主要以充電付費解鎖為主。據B站充電業務負責人Phoebe透露,平臺上Up主「圓桌動漫」製作的《我獨自拯救反派》,上線后一個完整的自然月營收流水突破了百萬。「家有神獸」製作的動漫短劇月營收流水同樣超過百萬。

卷價格,同質化嚴重

無論是流量還是商業價值,動漫短劇都是眼下從業者們不容錯過的風口之一。

製作成本上,各家公司有所不同。Phoebe稱,漫劇行業平均製作成本在2000到5000元一分鍾,這個價格相比於傳統動畫短片來説是縮減了十倍以上。

2個月製作周期是常態,成本2000元一分鍾起步。青漫文化商務負責人韓韓透露,公司今年開始做AI漫劇,一部漫劇大概需要經過編劇、分鏡、AI剪輯、配音配樂、合成幾個環節,製作周期通常下來需要2個月時間,一分鍾2000元左右。

製作精良一些的,可能成本會拉高到3000元一分鍾。陳星表示,精品AI短劇一分鍾成本需要3000元,即使成都、長沙等人力成本比較低的城市,一分鍾成本也大概在3000元以上。如果是二次元漫劇或是沙雕漫,成本會低一點,長沙有公司做這類劇大概是1000-1500元一分鍾,沙雕漫更便宜,大概是800元一分鍾。

當然,成本高低與一部漫劇的質量並不直接掛鉤,單純卷價格意義並不大。陳星稱,單純卷價格的話,可以做到300元一分鍾。成本不決定行業市場,還是需要構建一個正向市場。

眼下,漫劇主流內容還是以傳統的動態漫為主,從市場受歡迎的漫劇題材來看,韓韓稱,末世、種田、科幻、玄幻的題材受眾更廣。

與真人短劇側重女頻不同,漫劇更偏向男頻。Phoebe表示,現在市場整體來説還是偏男頻,都市、現代、異能,最受歡迎的是玄幻、奇幻、科幻類。普羅大眾看短劇還是追求一個爽感,然后三幻系列在視覺化、打戲上以動畫方式呈現會比真人呈現更能突破限制,所以這類更受歡迎。在 B 站上,除了以上幾種類型,懸疑偵探也很受歡迎。

女頻漫劇比較少,既是行業侷限,也是行業機會。事實上,眼下行業尚處於初期階段,所以不可避免存在諸多亂象。

與真人短劇一樣,漫劇行業同樣存在同質化現象嚴重的問題。業內人士稱,它跟真人短劇當時走過的路其實有些類似,套路化製作,幾分鍾內設置一個爽點、反轉,然后把用户吸引過來。久而久之,用户就會產生審美疲勞。

此外,版權問題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議題。

漫劇市場前景無限,艾媒諮詢數據顯示,近年來本土動畫實現突破式增長,中國動漫產業總值由2019年的760億元增長至2023年的4000億元。2025年中國泛二次元周邊市場規模預計達6521億元,2029年有望達8344億元。

行業爆發前夕,就看誰能率先漫劇賽道拔得頭籌,誰便有機會抓住AI機遇,吃到漫劇紅利。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新浪網立場。)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