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技術革新驅動手遊進化 驍龍至尊遊戲重新定義移動遊戲體驗

2025-08-04 11:37

  如今,玩家對畫面質量、幀率穩定性、操作流暢度的需求不斷升級,這也讓遊戲成為最考驗終端SoC性能的場景之一。而高通在移動遊戲領域始終扮演着「性能革新者」的角色,憑藉其驍龍至尊遊戲技術矩陣,正在重新定義移動端遊戲的體驗。

  從Adreno圖像運動引擎2.0到硬件級光追技術,從自適應遊戲畫質到超分技術,驍龍8至尊版及驍龍至尊遊戲特性正通過多維度的技術突破,為廠商和開發者提供強大工具,助力用户享受更沉浸、更持久的移動遊戲體驗。

  高通技術公司手機、計算和XR事業羣總經理阿力克斯·卡圖贊表示:「驍龍正在重新定義移動遊戲體驗。憑藉卓越的計算與圖形性能、震撼音效、突破性AI能力和頂級連接特性,我們為全球熱門終端提供強勁動力。目前,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已支持184款產品設計,包括市場上最強大的Android遊戲設備。全球領先的OEM廠商和品牌,打造的旗艦機型均已在中國全面上市,深受科技先鋒用户青睞。」

  驍龍至尊遊戲:移動遊戲體驗的核心驅動力

  驍龍8至尊版作為目前移動端性能最強的SoC之一,不僅在CPU、GPU和NPU等硬件層面實現跨越式升級,而且能效表現也更加出色,與此同時,在驍龍至尊遊戲特性的加持下,玩家在移動端遊戲時也能夠獲得端遊般的體驗。

  以Adreno圖像運動引擎2.0為例,這項基於AI賦能的技術通過分析連續幀的運動矢量、深度信息和變換矩陣,精準追蹤物體運動軌跡,從而實現插幀功能。在《鳴潮》遊戲中,該技術已成功將幀率翻倍,不僅顯著提升了畫面流暢度,還通過降低GPU負載減少了設備發熱和功耗。

  與此同時,驍龍自適應遊戲畫質技術通過深度調優CPU和GPU的協同工作,在保證極致畫質的同時實現性能與能效的平衡。

  以騰訊《英雄聯盟手遊》為例,驍龍自適應畫質技術與高通自適應性能引擎4.0配合,在120幀滿幀運行下,使設備功耗降低了16.36%。這意味着玩家無需犧牲畫質即可享受更長的遊戲續航,徹底解決了移動端「高畫質=高耗電」的痛點。

  從畫質到體驗的全面提升

  對於開放世界類手遊而言,畫面細節和性能的平衡尤為關鍵。驍龍遊戲超級分辨率2.0技術通過低分辨率渲染+AI超分的方式,顯著降低了GPU的計算壓力。以疊紙遊戲《無限暖暖》為例,該技術在遊戲原生分辨率基礎上,通過基於3D信息的超分算法提升畫面清晰度和細節表現,最終實現GPU負載降低30%,同時畫面鋭利度和光影層次感提升20%。這種「低能耗高畫質」的特性,讓玩家即使在長時間遊玩中也能享受影院級的視覺體驗。

  光線追蹤(Ray Tracing)技術曾長期被視為PC和主機的專屬,而高通通過Adreno GPU的硬件加速,首次將實時全局光照、物理精確反射和軟陰影等光追特性引入移動端。在《暗黑破壞神:不朽》中,玩家可以直觀感受到水面波紋的真實反射、金屬表面的動態光澤以及光影交織的細膩層次。網易與高通合作開發的冰面反射技術,通過硬件加速光追實現了鏡面般的效果,而無需依賴複雜的軟件模擬。

  此外,高通的光追技術並非只侷限於旗艦平臺,包括第四代驍龍8s在內的次旗艦平臺也實現了對光線追蹤技術的支持,這使得更多中高端設備也能夠享受到「端遊」畫質體驗。

  加速多維佈局遊戲生態

  移動端遊戲體驗的升級離不開高通與廠商和開發者的深度合作,高通與騰訊、網易、疊紙等頭部遊戲公司合作,推動技術落地。此外,通過將先進移動技術創新融入智能手機、PC、手持遊戲設備、XR頭顯和可穿戴設備等終端,驍龍正在構建更強大、更沉浸的跨終端數字娛樂生態。

  在PC領域,高通與Epic Games保持長期合作,驍龍X系列平臺的終端即將支持Easy Anti-Cheat,進一步保障跨平臺競技遊戲體驗,並大幅提升搭載驍龍平臺的遊戲兼容性與支持範圍。目前,驍龍本生態系統已支持1,200多款遊戲,滿足用户在PC端的娛樂需求。

  此外,驍龍XR平臺的推出,將推動移動遊戲向AR領域延伸,為玩家帶來更具沉浸感的跨設備體驗。在今年的ChinaJoy驍龍主題館中,高通帶來了多達15款搭載驍龍平臺的XR設備,覆蓋AR、VR和MR全品類,打造多維度沉浸互動體驗。

  總結

  從Adreno圖像運動引擎2.0到硬件光追,從自適應畫質到超分技術,高通驍龍至尊遊戲特性正在通過多維創新,為移動遊戲注入前所未有的活力。這些技術不僅讓旗艦設備成為「掌上游戲主機」,更通過將技術下放到次旗艦平臺,推動其普及,讓更多用户享受到卓越遊戲體驗。

  高通對移動遊戲生態的投入仍在持續,在即將於2025年9月召開的驍龍峰會上,高通將發佈下一代旗艦芯片,隨着驍龍峰會的臨近,我們有理由相信,高通將繼續以技術為核心,書寫移動遊戲的新篇章。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