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5-08-04 09:30
智通財經APP獲悉,來自《華爾街日報》的科技行業資深記者Tim Higgins近日發文稱,Facebook與Instagram母公司Meta(META.U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正加倍押注於智能手機之外的「端側AI」未來,計劃將先進AI大模型與智能化可穿戴設備完美融合,並且力爭在「后智能時代」挑戰蘋果(AAPL.US)在包括iPhone與可穿戴設備在內的廣泛消費電子領域的絕對主導地位。
根據市場消息,Meta最早將於今年年底推出首款帶高清電子屏幕的AI智能眼鏡——這款產品被視為Meta 力爭挑戰蘋果生態系統的iPhone及其他移動端消費電子設備在智能化消費電子市場主導地位的關鍵一步。聚焦於端側AI的這款結合手勢操控+單目屏幕「千美元級」AI智能眼鏡,力爭成為人工智能這一劃時代技術的最佳載體,可謂劍指蘋果消費電子生態。
毫無疑問,帶屏幕的智能眼鏡將成為Meta邁向真正「增強現實(AR)+AI」智能眼鏡的又一里程碑。該公司去年曾在內部預覽過相關技術。扎克伯格初步定於2027年推出的Hypernova 2將與Meta真正的「AR+AI」模式智能眼鏡研發產生部分重疊。后者需在現實世界上疊加交互式圖像、視頻和信息,技術要求遠高於Hypernova的簡易平視高清顯示器,且開發成本昂貴得多。
「后智能時代」這一新的描述則主要突出趨勢感,形容在智能手機需求增速持續放緩,同時AI智能眼鏡等新型搭載AI大模型的可穿戴消費電子載體滲透率持續激增,全球進入智能手機需求逐漸到達峰值,同時各類搭載AI大模型的智能消費電子崛起的「混戰時代」。
這款代號為「Hypernova」的智能眼鏡設備定價預計超過1000美元,最高可能達到1300至1400美元。知情人士表示,最終價格可能在臨近發佈時纔會確定。Meta目前最受歡迎的AI智能眼鏡款式Ray-Ban Meta起售價爲299美元,市場銷售表現超出預期。Meta表示,未來將繼續銷售這款入門級智能眼鏡產品,並希望藉助其熱度推動用户轉向更加高端的產品型號。
在上周發佈的一份市場宣言中,扎克伯格闡述了他的「個人超級智能」概念。該理念包括一款能夠「看見、聽見並在全天候與用户深度交互」的AI智能眼鏡,可能徹底取代智能手機成為通往基於人工智能的數字世界的最主要入口。
「如果個人超級智能能夠深刻了解我們日常生活、理解我們的目標並幫助我們實現目標,那麼它將是最有用的工具,」扎克伯格在宣言中寫道。
這家美國超大規模科技巨頭長期以來嘗試用Meta的智能化消費電子產品取代iPhone生態,但屢屢未能成功。如今,他認為蘋果在端側AI領域顯著「落后」,因而加大投資力度,開出鉅額薪酬招攬全球最頂級AI人才。Meta的AI智能眼鏡目前需與包括蘋果iPhone在內的市面上的主流智能手機配合使用,但Meta未來的AI智能眼鏡產品線機型預計將內置顯示屏並具備完整的AI助理等基於Meta獨家AI大模型的各項突破式AI功能。
蘋果AI策略可謂屢次受質疑。蘋果去年發佈端側人工智能功能——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但進展大幅慢於預期,重塑后嵌入最先進AI大模型的Siri全能語音版本可能要到2026年底,並且近期失去包括負責人工智能大模型開發與部署的最高主管龐若鳴在內的多位AI大模型領域人才。來自Wedbush的資深分析師Dan Ives 形容蘋果「坐在場邊,眼睜睜看着AI革命疾馳而過」。
其他的科技領袖們也在競逐全新的嵌入AI大模型的優先智能化設備。雲計算與電商巨頭亞馬遜(AMZN.US)正在計劃收購可穿戴設備初創公司 Bee,而OpenAI的掌舵者薩姆·奧特曼正與前蘋果設計師喬尼·艾夫合作開發一款尚未公開的AI智能化消費電子工具,他們相信這款端側AI設備可能挑戰蘋果智能手機在消費電子領域的領導者地位。
與此同時,蘋果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則為iPhone的持久強勁影響力辯護,稱即便出現互補性的智能化電子設備,iPhone 仍將是人們生活的最核心。「但隨着AI大模型發展速度超市場預期,扎克伯格看到了AI徹底改寫個人計算產品線規則的重大機遇,這一次他希望由自己來定義這一全新的消費電子時代。」Higgins在周日的科技行業專欄中寫道。
智能眼鏡,或將是人工智能技術的最佳端側載體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追蹤報告》,2024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 210% ,主要受到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強勁需求的推動。因此,Counterpoint Research所統計的全球智能眼鏡市場首次突破 200 萬臺大關,創下了前所未有的增長速度。
在今年,全球最大眼鏡製造商依視路陸遜梯卡(EssilorLuxottica SA)上周公佈的財報顯示,其與Meta合作推出的雷朋Meta智能眼鏡銷售額同比增長兩倍多,助力該公司2025年上半年總銷售額達到了140.2億歐元(約合162.5億美元),同比增長近10%。
依視路陸遜梯卡首席執行官Francesco Milleri和副首席執行官Paul du Saillant在一份聯合聲明中表示:「我們正在引領眼鏡作為下一代計算平臺的變革,屆時人工智能、傳感技術以及數據豐富的醫療保健基礎設施將相互融合,從而為人類賦能並釋放我們的全部潛能。雷朋Meta的成功、Oakley Meta Performance AI眼鏡的推出以及Nuance Audio的積極反響,都是我們在這個新領域達成的重要里程碑。」
根據Counterpoint的定義,Ray-Ban Meta智能眼鏡是市場上首款AI智能眼鏡。它們配備了集成NPU的 SoC、先進的攝像頭和音頻組件。這些技術使得核心智能功能得以實現,比如照片/視頻捕捉和音頻播放,同時藉助設備端AI算法、基於智能手機等消費電子的端側AI以及Llama AI大模型,支持廣泛的應用場景。
在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發佈之后,全球智能眼鏡市場需求激增。根據 Counterpoint 的《全球智能眼鏡型號出貨量跟蹤報告》,2023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同比增長了156%,2024年同比增長了210%,Meta 在 2024年獨佔市場份額的60%以上。
隨着邊緣計算、5G網絡以及人工智能技術的快速發展,端側消費電子設備越來越具備實時處理數據和與雲端AI大模型無縫交互的能力,這也使得智能眼鏡不僅能採集實時的環境數據(比如視覺、聲音、位置信息等),還可以通過本地初步處理與雲端AI大模型聯動,實現實時的生成式AI功能應用,即某些複雜的AI工作負載在雲端AI算力系統完成,而需要極速實時或敏感的任務在本地處理,比如語音交互、實時翻譯、增強現實導航和情境信息疊加等。
Counterpoint表示,隨着 Ray-Ban Meta 智能眼鏡的成功發佈,一波史無前例的AI智能眼鏡涌現出來,從供應鏈公司提供的參考設計產品到眼鏡品牌廠商推出的商業化產品,均已在2024年底之后問世。該機構預計,隨着2025年智能手機領軍企業們陸續推出首款AI智能眼鏡,且更多智能消費電子設備公司可能將在2025年和2026年陸續進入市場,Counterpoint預計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將實現60%的同比增長,並在2025年至2029年期間維持超過60%的年均複合增長率。